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11-03 15: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课堂问题行为。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容易引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和课堂纪律问题,影响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本人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实只要认真分析课堂问题行为,就可以对其予以正确的归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减少或控制问题行为的发生,确保课堂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

关键词: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对策

作者简介:赵晶(1979- ),女,河北保定人,本科,就职于保定高级技工学校,河北大学在读教育硕士。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02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地方,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它是由教师、学生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的社会体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受一定刺激所引起的违反课堂规范、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称之为“课堂问题行为”。

近年来,由于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扩招、学生生源数量的减少以及地方职教学校竞争等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形势不容乐观,为争取到更多的生源,学校招生门槛逐年降低,导致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随之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作为一线教师,感觉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在逐渐增多。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笔者从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特征、原因及管理策略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1、课堂问题行为表现

依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长期观察发现,目前中职生的课堂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外向型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故旷课、迟到、早退、随意进出教室、吃零食、高声喧哗、接打电话、聚众聊天等行为。另一类是内向型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玩手机游戏、上课心不在焉、睡觉、害怕提问、听歌、做其他科的作业、看课外读物等行为。外向型行为问题容易被觉察,它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而内向性问题行为虽不直接威胁课堂秩序.不直接影响他人学习,但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很大,对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也有较大的危害。

2、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性

2.1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

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各种各样,且具有普遍性。中职学生大部分是中考的失败者,在初中时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就较差,到了中职学校,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也还较差,表现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较为普遍。因此,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涉及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

2.2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以轻度为主。

虽然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但这些问题行为的程度轻重有所不同,主要以轻度为主。我国对中小学课堂违纪行为的调查资料显示,轻度违纪行为占 84%,比较严重的占 14%,非常严重的仅占 2%。从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可以看出,虽然他们的问题行为无论在人数还是在频率上都较为普遍,但主要以说话、玩手机、吃零食、睡觉等这些轻度问题行为为主。

2.3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以玩手机最为突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上网已成为“时尚”。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网络成瘾却令人担忧。特别是中职生的自制能力有限,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几乎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在课堂问题行为表现中以玩手机现象最为突出。这是目前课堂管理的顽疾,最主要是对学生身心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3.1 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中有将近60%的问题属于学生自身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3.1.1 学习动机不明确,有厌学情绪。

在关于“你为什么来此校就读”的调查中,学生的回答不一:有的是父母让来的,说年龄还小,在学校再上两年学;有的是同学带过来的,来这就为了找个伴一起玩;有的初中毕业两三年,在社会上工作过一段时间,又回来学技术;有的初中没毕业就直接上技校。总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无所事事,从而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

3.1.2成人感强烈,自控能力差。

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心理发展和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常常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在处理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时,易出现困惑、苦闷、焦虑。同时,中职生毕业后就要步入社会独立谋生,由此引发的成人感更为强烈,自我意识增强,对家长及老师说教容易表现出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由于自控能力差,在课堂极易发生顶撞老师、不服从管理等问题行为。

3.1.3 自信心不足,缺乏成就动机。

在职业学校学生中,有的同学因为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有的同学没有理解提高职业素养的意义,将学习目标错误地定位在及格线上;还有的同学对技能人才的价值认识不足,认为不需要为今后的就业而努力奋斗。自信心不足,缺乏成就动机,表现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问题行为频发。

3.2 教师的因素

3.2.1 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教学方法不灵活。

如果教师在课堂内容的讲授上内容单调,缺乏新意或难度较大,学生就会厌学。同时,教师教学方法是否灵活,也影响着课堂的管理。以前的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教学生学,而现在教学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势利导,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3.2.2 对问题行为的处理方式欠妥当。

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当学生问题行为发生时,其实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大多数教师在调整学生行为时,经常采用最简便易行的方式——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师这种片面处理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行为,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学生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对于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治毫无益处。

3.2.3 接受相关培训有限。

中职学校有相当一部分为非师范类教师,他们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习和培训,在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时只是盲目地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个人经验进行处理,而不是运用专业的教育管理手段。目前中职学生的课堂现状已经向教师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职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应对如此纷繁复杂的课堂行为问题。

3.3 家庭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塑造人们灵魂的第一个环节。家庭教育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最易于把各种道德规范内化为孩子的个体道德品质。因此,家庭的不良影响和教育是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

3.4 社会环境因素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价值观念呈多元化态势,这都为尚未成熟的中职生适应社会生活增加了难度。对现代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与生活压力,感到紧张与不安;对人际关系的急剧变化,感到烦恼和困惑。所有这些因社会快速发展而带来的新奇、震惊、困惑、紧张、不安和烦恼等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都容易使中职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

4、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4.1 加强学生就业教育

确立目标是追求成功的驱动力。学校应该对中职生加强就业教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社会竞争意识,认识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及其重要作用。其次让他们掌握扎实过硬的技术本领,使中职生有一技之长。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他们才会充满自信,才会愿意追求成功。

4.2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应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大多教师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其实教师只有处理好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教师要掌握课堂管理艺术。课堂上,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学生,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各种预料不到的问题。教师需运用课堂管理的智慧去灵活、巧妙的解决问题。

4.3 提倡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地方,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家庭和学校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就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 ,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卓见成效。

4.4 重视社会教育对学生的作用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快速变动的社会环境,使中职生面临着太多的社会影响源。学生的价值观、学习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呈现出更多的时代特征。社会影响对中职生的教化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学校必须重视社会教育力量的发挥,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面对中职生经常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应该结合其时代特征不断地总结分析,探索其管理对策,以便积极应对,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吴志宏.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

[3]佟恒敏.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探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 2010,27(2)

推荐访问:对策 中职 课堂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