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库斯》中宗教主题的艺术表现手法研究

时间:2022-11-06 14:3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代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在《伊库斯》一剧中如何将宗教系统地运用在戏剧表演和舞台表现手法上。本文从舞台表演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彼得?谢弗通过运用这些细致的表达向人们阐述了习惯,习俗和风俗这三种从根本上影响世人的精神力量。从而深化到精神层次,给予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匮乏精神需求的思想挣扎。

关键词 《伊库斯》 彼得?谢弗 宗教 精神

《伊库斯》是英国戏剧家彼得?谢弗于1973年创作的现实推理悬疑剧。自从1974年10月24日在伦敦国家剧院大获成功之后,该剧一路出演,直到1981年9月,七年之间共计1209场演出。谢弗曾经在接受汤姆巴克利的采访时评价过《伊库斯》与其以前作品之间的关系,他提到这部作品将以更加现代、直白的方式带给观众更加直接的感官效果:

“观众对于这样一部历史性的戏剧表演来说,是我们所需要注意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细节”。

这个需求也恰好在后来被谢弗本人一个记者朋友偶然的对话所证实。这个朋友提到,谢弗创作《伊库斯》的灵感来源正是他在一个晚餐时候听闻的一则恐怖的犯罪事件。事件中一个年轻的男孩,动机不明,用尖锐的金属钉刺瞎了六匹马的眼睛。谢弗后来说到自己对案件发展并不知情,而且他也毫无要去继续探究的意思。

在《伊库斯》中,谢弗讲述了精神科医生马丁?戴萨特接收了一名平日举止纯良,但却出人意料地刺瞎了马厩中马的男孩的故事。学界在对《伊库斯》评论中经常会用到宗教、仪式和神话等等字眼。如马喜文、吕春媚提到“《伊库斯》虽与古希腊时代相差甚远,但在人物设计及语言上都与古希腊悲剧有着很多相似之处”(1)。潘薇也指出“这一家人的主要问题就是宗教信仰”(2)。但是在如今研究里,鲜有分析谢弗是如何将宗教、仪式以及神话融合运用的。欧文?华尔登在每一幕末的特殊结尾时这样评价:

“…the play instantly fill the theatre with the sense of a potent and ancient force returning to life.”

如果把这些瞬间呈现出来是这个研究的重点.研究《伊库斯》这部剧中的宗教元素有助于加深对谢弗创作和技巧运用的理解。谢弗在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性表现手法,如观众席的结构、默剧、马匹的展示、人、录音和肢体语言来满足宗教性的第一要素。这些独特的表达手法组成了一个非语言的表达,在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象征性的舞台

《伊库斯》的舞台背景被描述成“圆形的木台上搭建了一个方形的木台……有些类似于一个拳击台”。这个及其具有内涵的舞台设计就非常复杂,在观众面前形成了一个宗教化的公共擂台形象。方形的木台就成为了这部剧的主要情景发生地,周围的环绕舞台则是一个过渡地盘。两张长凳,一张坐着戴萨特和艾伦,另一张给艾伦的父母。而艾伦的父母,则一直站在圆环之外。所有的这些都表现出来这些视觉感官的东西都是在主要表演之外的。这些在外围的东西都是为围观者所准备的。而演出范围之外的长椅都是给演员准备的,他们不在表演的时候可以坐在上面。在舞台上方摆满一排一排的长凳,是当时没有分区的剧院所流行的观众席。这样的摆设同时也影射着它独有的内涵:这就像一个医学上的角斗场一样,有些类似传统的搏击角斗场,但是也有不同之处。观众坐着的地方,把他们变成了“实习医生”的角色。坐在高处,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观摩”整个过程。这样一来,观众们不仅仅是作为旁观者,更是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融入整个剧。

马匹的形象刻画是整个《伊库斯》里面最为重要的事情,比其他所有角色和设计都让人记忆深刻。他们要求演员蒙上栗色的绒布,穿上四英寸高的金属马蹄铁。还要带上由铁丝和皮革做成的面具.这些面具都是经过舞台导演悉心指导过后仔细描绘出来的。通过这种形式,马的形象也同样将宗教的重要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很多场景中,舞台指导要求演员在扮演马匹的时候要按照一种非常严格的行为去佩戴面具。在一次晚间骑行开始的时候,这个过程被描述成为:

“三个扮演马匹的演员分别从他们所在位置表演马匹上场。他们从梯子上解下马面具,动作一致,从左到右,同一时间戴上面具,接着摇晃着像马一样走向方形台的中央。”

谢弗主要担心的是,演员们从来不会去尝试饰演一种纯良乖巧的家养动物。他甚至会去要求演员不可以四肢同时着地蹲下,甚至轻微向前弯腰。这样,布兰登?吉尔说到:“谢弗先生会去努力使我们相信,有一个异教徒马,它会从一个个体的马的生死中分离出来,并且值得我们去尊敬……这个拉丁文‘equus’就代表是不止一匹马,就好像‘men’这个词也表示了很多人一样” (4) 。这种象征性的表达使得这部剧能够变得隽永和特殊,甚至达到了宇宙的层次(6)。

2默剧

谢弗在该剧中使用了默剧。默劇是界乎舞蹈與戲劇之間的一種表演藝術。演出者基本不用文字語言,只以自己身體的形體動作,表現出不同的情緒、情節與故事。被誉为天才的默剧艺术表演家卓别林曾说这是一种“凌驾于政治之上的伟大艺术”。对于《伊库斯》舞台演出本身来说,每幕中间长时间的衔接是非常困难的。然后谢弗在出色地运用了默剧之后使衔接变得自然方便了。每一次艾伦和马匹在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时候,谢弗运用默剧来避免任何世俗和普通的感官。艾伦和马之间的沟通是不寻常的,谢弗在这个时候用到默剧从一开始就使这个沟通变得纯净。艾伦第一次到马厩接触到马匹的时候,就运用了默剧的表达。他抚摸马的身体,并且所有使用到的道具也全部都是没有声音的。这一点格外重要,因为后来被用到弄瞎马匹双眼的弯钩也在其中。接着,当艾伦在描述自己骑着拿格特夜晚出行的时候,准备仪式也是用默剧的形式出演的。在这两个例子里,默剧的使用深化了演出的宗教特性。如果这些表演都被直截了当得刻画或者表现出来,将远远没有这样用默剧去表达充满内涵和神秘感。

在剧中,无语言声乐的运用也是《伊库斯》这部剧中体现宗教性非常重要的一点。在这部剧中,最令人难以忘记的声音应该属于“马鸣声”,这也是谢弗本人特别指出的地方。这些声音是由不参与演出的演员来专门配音的。谢弗在这一点的指导上稍显模糊,他希望这些声音听起来略带滑稽,但是要响亮和具有压迫性,但又不可以模仿马的嘶鸣或低鸣。这个声音需要“传达或展现了马之神灵的声音”(8)。马声第一出现在艾伦在沙滩上讲述自己和马匹的故事的时候,在开场的时候又重复了一次,也同时在刺瞎马匹双眼的时候出现。

同时,马匹们金属的马蹄铁踏在木质舞台上时发出的声音,也同时传达了马匹在艾伦生命中的存在。它一直在回响,从开场时艾伦第一次和拿格特外出时有一个轻微的擦伤,直到剧末结尾时被引诱着走下台。马蹄铁的声音在剧中具有的是多面的。声音的多样性加强了马匹这个角色的性格多样化,使得它们每次的出现似乎都带着不同的情绪:温顺的、焦躁的或者愤怒的。同时他们也强有力地在剧中展现了马匹在艾伦生命中的存在意义,即使这些马匹不在舞台上。

3动作

除了默剧的运用之外,谢弗还使用了动作和对空间的操控来影响整个剧作。他频繁地避免用到实际行的舞台布置,更多地去尝试一些象征性的表达去增强他自己想要的效果。在很多个例子中,在舞台周围布置的金属环可以使得他把两个舞台一体化(1)。在同希瑟的交谈中,戴萨特的描述被夸张地转换成了与另一个女护士的交谈。而这一转换的完成就在于,这个女护士围绕着金属环来回答戴萨特提出的问题。同样的技巧也运用到了同一场景中后来戴萨特和艾伦之间的一场对话上。再到后来,当吉尔和艾伦从与弗兰克在电影院门口的对抗到慢慢围绕着圆环走动的时候,这个圆环变成了提供他们转换场景的一个方式。

4象征性的仪式

谢弗同时也运用了象征性的习惯表达、风俗表达和仪式表达。在这个剧中,这种联合应用使观众们对这三种平日就容易弄混淆的东西产生了更加清晰的理解。习惯的力量谢弗自己也有所提及,他说习惯是一种重复的,不经过思考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不具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6)。在对于戴萨特医生的描述时,他总是在家一遍一遍地重复阅读和织毛衣表现了习惯这种东西的绝对空虚性。习惯是很舒服的,而且方便简单,但是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他潜意识里对希腊和古代众神的热情被这些舒服的生活习惯不断加强深化。而正是这些习惯才使他一直一贫如洗。

而精神学科被认为是一种精细的仪式。也可以被定义成为是一种准确的,模式化的“游戏”(8)。而这个游戏是可以被社会所接收的。他和艾伦之间“提问和回答”的游戏,以及假设的运用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当代风俗。还有一个风俗也在艾伦被介绍给马厩工作的时候被提及过。在这里谢弗介绍了一种戏剧习俗:在幕后可以默念商业名字的祷文。这种常规的旋律是风俗的典型代表,在本剧中的高潮在于艾伦的重复:“对不起”。当然了,以上所有这些例子都不在宗教仪式范围之内,原因在于,他们都不能回答关于生命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就“美话的语言”多使用在古希腊悲剧上来比较(3),这些多样化的象征性的表达对于《伊库斯》是具有极大的实际,戏剧和哲学意义的。在实际角度上来说,默剧和空间操控的象征性运用使得谢弗把这些故事的元素更加直接地表达给观众。而这些东西如果用了直接的表达,其效果和震撼力将远远不如运用前者。同时,谢弗也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到驾驭自如。甚至他都不用在幕中间稍作停顿,做一些灯光调整或者是布景调节。在戏剧层面上,谢弗巧妙运用了声音的变化对放大情感的影响。最后在哲学印象上,他运用象征性呈现来表达了这部剧可以脱离现实,在更高甚至更广泛的层面上来影响和刺激观众。可以看出,谢弗先生在《伊库斯》一剧的表现手法里,运用了多重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多元化集为一体的经典剧作。

参考文献

[1] 马喜文,吕春媚.彼得·谢弗伊库斯中的古希腊悲剧元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

[2] 潘薇.理智与情感的对抗——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的名剧 《马》 解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4).

[3] 章安祺.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 彼得?谢弗.外国当代剧作选(二)[M].刘安义,一匡,译.中国戏剧社,1991.

[5] Peter Shaffer, quoted by Buckley, Tom,“Write me, said the Play to Peter Shaffer.” New York Times Magazines, 13 April 1975, p24.

[6] Peter Shaffer, “A Note on the Play,” The Collected Works of Peter Shaffer, p,398

[7] Shaffer, Peter. Equus [M]. London: Penguin Group, 1973, p13-14.

[8] Clive Barnes, “Stage: Perkins in ‘Equus,’” New York Times, 17 July 1975, p19

推荐访问:表现手法 宗教 艺术 主题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