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品德教育教学模式

时间:2022-11-03 1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学校品德教育是整个社会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老师说教的教学模式以及“填鸭式”教学,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简要论述一下品德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

[关    键    词]  品德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08-0046-02

当代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却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多元价值观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德育的思路,就不得不面对德育“失效”的尴尬结果。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学校发展的新挑战最终催生了我校品德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品德课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知识的框架,对学生需要什么没有关注,很少触及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参与度差,厌学情绪严重。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在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过程单纯以教为主,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也与新课程标准对德育课的培养目标格格不入,因此,创新品德教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喜欢的品德教育模式主要有社会实践、活动体验、案例分析、问题探讨、角色扮演等。所以学校在“品德技能合一”教学改革下,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心智健全、品德优良的优秀公民”为总体发展目标,提出了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和体验、在过程中形成品德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品德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前后对比

(一)教学理念。传统的模式把德育的“理解”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创新模式形成以品德实践为核心、“四个学会”为目标,实施“活课程,大课堂”、实现从“教”转向“学与行”的行为转变。

(二)教学大纲与教材。传统模式使用传统政治思想教育课大纲和指定教材;创新模式开发设计全新的课程架构及其课程标准,相应的系列教材与教学指导书。

(三)教学模式。传统模式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式教学”;创新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全面推行“活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准备立体化教案;以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等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做中学的学习方式。

(四)学习载体资源。传统模式以单纯的理论式学习课本为载体;创新模式搭载企业实践、社区服务、校园文化、轻工大讲坛、主题活动等载体,拓宽学习资源和渠道。

(五)学习场所。传统模式局限于传统的课室;创新模式实施“大课堂”模式,把教学场所延伸到校园,特别是把企业、社区纳入教学环境。

(六)实践方面。传统模式是单纯的理论学习;创新模式围绕实践核心,借助校企(社区)品德实践基地、拓展活动基地等,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品德践行教育活动。

(七)评价模式。传统模式采用理论考试;创新模式推行多元化学生品德评价体系,围绕品德实践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创新品德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小组讨论法。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分成若干小组的形式,就某一个或几个能够引发不同意见的问题,进行自由交流讨论以求获得正确共识。具体实施的过程可以课程“职场人生”为例:教师提供问题:辞职有哪些步骤?请每个小组根据讨论、交流并作答。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形成统一的结果后得出结论,随后教师让其组员对讨论结果进行演讲和论述,演讲时教师进行记录,演讲完毕后,教师鼓励小组成员进行补充说明,然后让其他小组提问本小组成员,最后教师提问并总结点评,表扬任务完成得较好的小组。小组讨论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和总结能力。

(二)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通过一种特殊的“会议”形式,使参加人员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为解决问题提供一系列创造性设想的创造方法。具体操作:教师用幻灯片展出当今城市市区优美环境的图片,以及一些落后的中小城市脏乱差的市区环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城市怎么了?”按照头脑风暴法的原则,不得批评,畅所欲言,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与发言。一边听取学生的想法一边板书,最终由教师总结与补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角色扮演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中人物的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市场营销”课程中的产品推销课题,就可以采用此教学方法,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确定角色→布置场景→明确观察者任务→进行表演→分析评论→提升概括。

(四)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选择的案例一般是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基本步骤包括:教师提前准备案例→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教师归纳总结。

(五)社会实践。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使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具体实施以课题“吃苦耐劳”为例,学生通过钳工实习,体验吃苦耐劳的

精神。

(六)体验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比如,团队合作课题,采用“风雨人生路”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情感,实现教学目的。

四、对创新品德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的思考

(一)注重行动导向,强调学习方法。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他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更多的时候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是学生碰到问题时候的咨询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准备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

(二)注重互相合作,强调全面学习。所有需要学生解决的学习问题,都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同承担不同的角色,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问题获得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获得经验的过程。学生通过工作研究、配合和理解全面掌握知识,并通过社交生活中各种行为的不断规范,学会合作方法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注重兴趣培养,强调独立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目的的重要指导内容。同时,学生通过独立制订工作计划,独立完成工作内容,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独立检验结果,从而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

能力。

总之,作为品德教师,要认清自己肩上的重任,与时俱进地充实教育教学最新理论。善于在教学中创新,在创新中教学,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为己任。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把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采用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德育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充分表现自己,使学生在乐学、好学、善学中,达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的有机统一,成为能适应新型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学明.在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6):75.

[3]王德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微观考证[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94.

[4]钱可铭.论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优化[J].教育学术月刊,2008(7).

[5]陈小萍.浅析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论文联盟,2010(4).

推荐访问:浅谈 品德 教学模式 创新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