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不足的治理研究

时间:2022-10-23 11: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报告,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高达0.469,不仅超过国际上0.4的警戒线,而且高于报告中127个国家的平均值,属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国家。表1为1990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及构成的时间序列:

将上述数据序列中的“劳动者报酬”与“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以及企业盈余(即营业余额)”进行比较计算弹性系数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劳动者报酬在整个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下降,2000年之前,劳动者报酬的占比基本稳定在51%-53%之间小幅波动,2000年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来,这一比例快速下降到40%左右,降幅达25%,且仍处于下降趋势中;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增速加快,占比迅速提高,这与当期投资过热密切相关;企业税收保持持续稳定小幅增长;企业利润水平明显提升。(见图1)

2、预防性储蓄的扩大进一步压制了最终消费增长

从统计数据看,2000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开始超过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增速差呈现扩大化趋势(排除06-07年因股市因素影响年份)。居民储蓄存款(M2-M1)差额逐步扩大,M2中居民储蓄存款构成的占比较高,已由90年代初的50%左右稳步升至近期的65%以上,因此M2的变化主要由居民储蓄主导。而90年代初期以来,医疗、教育、住房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对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影响加深,在预防性和强制性动机影响下,居民储蓄率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3、各部门边际需求倾向的变化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图2:中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情况变动走势

通过计算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并对数据序列作图(见图2),可以看出,自80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均呈现逐步下滑的走势。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80年代后期0.8左右的水平下降到目前的0.6;农村居民同期边际消费倾向的降幅也处于大体相当的水平。

---政府边际消费倾向

图3:政府边际消费倾向走势

从我国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情况看,尽管在1992年--2008年的时间段内,政府消费支出增长了近10倍,但同期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高达17.6倍。政府在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免费以及低价货物与服务的净支出相对下降,政府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严重的下滑走势。从图3可以看到,除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和08年次贷危机下,政府边际消费倾向有所上升外,其余多数年份始终处于下降走势中,90年代以来政府消费的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

---企业边际投资率的变化

图4:基于企业利润角度的边际投资率变动

从企业角度看,考察利润增长和投资增长的关系,从利润增长的视角看企业投资边际增长率的变化,也是反映企业层面投资需求变化的重要指标。我们选取工业企业利润指标和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计算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边际投资率。从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情况看,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企业边际投资率呈现快速上升,至2002年达到高点,此后随着国家针对过热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企业边际投资率有所下降,2006年有所回升,之后两年持续下滑(见图4)。从企业边际投资率的波动可以看出,亚洲金融危机后,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投资需求被迅速放大,投资高增长在带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越来越面临着投资转化为资本存量后所带来的产能压力,90年代后期我国市场出现的总量共大于求的格局在02年之后的投资热过程中被进一步强化,表现为持续性的供给总量超过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量而出现过剩,资源初加工产品、一般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等供给过剩,工业企业边际投资率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走势,投资需求逐步萎缩。

(三)经济增长外部需求的不足

1、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中外部需求拉动的强化

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增长模式不同,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中最终消费需求的占比是较低的。因此在消费需求之外,投资需求和进出口的变动对有效需求的不足的影响仍十分重要。因此在讨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时,外部需求的变动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多年 ,我们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经济的真正腾飞和发展是在1992年正式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目标后十多年中,由于我国对其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外汇、外贸、价格体系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于2002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在贸易和投资的推动下实现了大幅度跨越,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快速提高,由1978年的9.7%猛增到2007年的64.8%。外部需求在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成为国内产能的重要承接体。

2、经济增长外部需求的变化趋势和影响需求扩大的压力

尽管经济理论表明,对外贸易能使一个经济体发挥其比较优势以提高生产率,并能促进技术转移,以及通过国际竞争提高效率。2008年以来尤其是进入2008年四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的影响,欧美等主要进口国家外需急剧萎缩,到目前为止,出口额增速连续11个月大幅下滑,加上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经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正面临着外部变量波动加大的风险,外部需求的萎缩加剧了国内经济有效需求的总体不足。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消费需求不足与投资需求不足的产生,决不仅仅是通常意义的经济增长周期波动,而是我国经济转型期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是转型期的制度缺损和矛盾所导致的供给结构与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必然反映。现阶段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及其引致的经济过剩运行,既反映了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困难和矛盾,更体现了转型期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矛盾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

即使没有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在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格局加大、政府消费边际与企业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边际下滑的趋势下,我国经济增长格局中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其中消费不足又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国际间经济运行态势对我国的传递甚至倍增的效应,也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过剩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我国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既有短期性因素,又有在一个较长时期起作用的因素,需求不足与过剩运行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并存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由政府投资为主向民间投资为主转变、国内收入分配格局向居民分配倾斜转变之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弊端和经济过剩运行的态势将持续存在,这将是我国经济转型在较长期间内将要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

三、治理有效需求不足政策的有效性

一般来说,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有四种情况,即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四种组合。四种组合有三种类型即“双紧型”、“松紧结合型”、“双松型”。我国治理通货膨胀采用“双紧型”,治理通货紧缩采用“双松型”,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相机选择“松紧结合型”政策组合。

无论是采取哪种类型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以政策的有效性为最终目标。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主要就是指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财政政策有效性问题,即主要是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能否促进经济增长。那么,什么是判断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标准呢?我们认为,不能照搬“流动性陷阱”和“挤出效应”标准。因为这个标准假定市场是成熟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市场还不是太成熟的市场,中国的政策工具除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外,还有其他的政策工具。因此,我们认为应将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与启动市场有效需求是判断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基本标准。

(一)1998年的总体方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罕见大洪水的负面影响,为避免宏观经济由“软着陆”变为“急刹车”,中央果断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趋势。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在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或通货紧缩趋势时,一般是同时采用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由于当时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偏多、企业贷款需求不足等原因,只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本质上讲,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银行大量购买国债,也是一种积极的货币政策,两者并不矛盾。

1、大规模发行国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据统计,1998-2001年间,我国共发行国债5100多亿长期建设国债,对拉动经济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测算,国债投资对1998、1999、2000年三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1.5百分点、两个百分点和1.7百分点。利用国债资金进行重点建设,不仅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而且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消费、促进出口和支持改革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2000年年中,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转机,当年GDP增长率恢复到8%,扭转了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趋势。到2000年,中国已经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机。

2、医疗、教育、住房三大市场化改革

作为扩大内需的配套措施,从1998年起我国陆续启动对医疗、教育、住房三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此前这三大领域一直由政府财政负担,具有很强大社会保障性质,改革后,医疗、教育和住房成本全面上升,在当时对于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即期消费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由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居民收入增长与日益增加的负担不匹配,社会舆论反弹明显。近几年来政府对三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又进行了调整,逐步恢复政府在这些领域的社会保障职能,减轻居民负担,刺激消费增长。

3、央行高频率动用几乎所有的货币政策手段

具体操作措施包括:取消了贷款限额控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增加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信贷供给能力;降低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从1996年5月开始降息,到2002年2月为止,前后连续8次降息,刺激需求,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5次;下调贴现和再贴现利率,改变贴现和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恢复债券回购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以满足其他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出台一系列信贷政策,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央行公布了《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指导性意见》。 这些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高频率运用,对于减缓经济下滑和防止更严重的通货紧缩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98年至2002年M2平均年增长14.69%。

(二)2008年的总体方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我国接连遭遇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内外经济环境同时严峻的情况下,中央再次提出“扩大内需”的战略,稳定经济增长。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十项基本措施,决定在未来两年投资4万亿人民币,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

货币政策方面:

财政政策方面:

在各项政策措施快速实施后,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2009年9月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7.9%。投资增速持续加快,消费稳定较快增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从我国应对两次有效需求不足的实践可以看出,解决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矛盾,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必不可少,但重点应放在加大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力度彻底扭转居民收入增长滞后和差距过大局面,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国民收入水平,致力于扩大内需和供给结构的双向调整,才能从根本上有助于需求和供给的平衡,促进有效需求的回升。在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有必要,因为当前的有效需求不足确实有着国内经济的运行和周期变化中的原因和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实施扩张性的宏观政策能起到拉动需求的作用,并且效果日渐显著。但是,应当看到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体制上的种种原因,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解决。如果不在改革方面下大力气,单靠继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就很可能使实施扩张性的宏观政策长期化,从而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

推荐访问:治理 需求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