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感染与预防

时间:2022-10-22 20: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人类发展的历史是和感染性疾病(传染病)斗争的历史。20世纪抗菌药物(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使得许多致命的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得到了临床治愈,并被很好的控制,显著地提高了人类的寿命。但是,只要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耐药性,并且迅速传播。抗菌药物使用近一个世纪来,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害。近年来多重耐药菌的产生,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与预防

1 概述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包括泛耐药(XDR)和全耐药(PDR)。MDRO的感染多发生在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使用广谱抗生素等情况下。MDRO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临床预后差。主要感染类型有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等,MDRO的诊治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最棘手的问题。2014年WHO发布《抗生素耐药全球监测报告2014》,显示目前全球抗生素耐药情况已经非常严峻,一些泛耐药的菌株甚至出现“无药可救”的状况,抗菌药物耐药性泛滥在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同时,还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

2 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危险因素

(1)近期接受多种抗菌药物(≥3种)治疗,过多地使用抗菌药物造成基因突变、耐药基因转移、耐药菌被筛选出来。

(2)从MDRO高流行病区或医疗机构转入,或既往有MDRO定植或感染史。

(3)老年、免疫力低下(包括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的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

(4)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病情危重或曾经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

(5)接受过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等。

3 多重耐药菌传播

通过医务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患者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株在医院内传播,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甚至在社区进行传播。医院内MDRO的传播源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传播源。MDRO感染患者及携带者是主要的生物性传播源,被MDRO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等构成非生物性传播源。传播途径呈多种形式:接触(包括媒介)传播,咳嗽飞沫传播,MDRO污染空调出风口时空气传播,操作产生飞沫或气溶胶的也可导致传播。

4 常见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I型新德里金属p-内酰胺酶[NDM-I]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5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积极提供行政以及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确保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在本医疗机构内顺利开展。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包括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从医疗、临床药学、护理、医技、后勤等多学科、多部门的角度,监督和促进医务人员执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相关标准、制度和规范。

(2)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文件,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诱导产生。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加强感染病专家和临床药师会诊,干预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建立健全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病例的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合格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的方法,具有检出常见多重耐药菌的能力。

(4)加强手卫生管理,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积极推行接触隔离措施,工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医疗物品的清洁、消毒工作。

(5)去除定植如对于持续存在鼻腔MRSA定植的病人及医务人员,可以采用莫匹罗星或消毒剂(洗必泰)清除。

推荐访问:耐药 感染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