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时间:2022-10-19 16: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分析《普通生物学》的课程特点基础上,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专业背景优势,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以期逐步构建更适应本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活力。

关键词: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

《普通生物学》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生态学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知识面广,包括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进化论等的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将直接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学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的出现以及公众生态意识的增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生态与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当前,我国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形势严峻,已经进入大范围生态建设、生态恢复以及复合污染综合治理的新阶段,解决这些生态与环境问题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培养大批高质量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因此生态学专业已经成为21世纪迅猛发展的专业之一。如何通过《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提高对生态学专业的热爱,激发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普通生物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一般来说,《普通生物学》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是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架构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过程的重点;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也是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生态学专业《普通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探索与改革,逐渐构建了适合该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统筹教学内容,避免知识的过度重复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高的生物类基础课程,涉及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结合我校生态学专业过去几年的办学经验,如果严格按照该教材设置内容教学,将会有很多内容与以后开设的课程重复,缺乏新意,从而导致丧失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我们根据生态学专业所开课程没有动物生理学的特点,按照教材内容讲述讲授动物结构与功能以及植物形态与功能章节,而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由于后续开设了《遗传学》课程,这部分的内容就不再为学生讲解。对于生物进化部分,考虑到生态学专业特殊性,对于进化论部分我们重点讲授,并将生物多样性部分中动物器官和系统的进化的知识穿插到这部分进行简要的介绍;对于第生物多样性的进化部分的内容,考虑到生态学专业会有很多野外调查和规划的需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动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详细地为学生讲解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及分类学基础,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分类阶层,各阶层的分类学特征以及分类方法,为学生将来野外实习中动植物鉴定打下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穿插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普通生物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比较直观,在教学过程中用图片展示效果比较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在讲述植物和动物分类的部分内容,则通过展示多种不同类群的生物图片,比较其差异特点,以便理解和记忆。例如,讲金丝猴时,特别强调其向上的鼻孔,又称为仰鼻猴,运用多媒体把金丝猴的鼻孔特写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当然会记得金丝猴又称为仰鼻猴了。在讲解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区别时,运用多媒体很清楚地展示其形态与结构上的差异。灵活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更多的理论知识。《普通生物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举例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以便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多举例子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人体对高山适应的时候,讲述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稀薄,人体会除主动提高呼吸频率以吸入较多的空气入肺,心搏率和心输出量加大,经过肺和身体的动脉血流量多,重要的是身体还会逐步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改善血液输送氧的能力,这在运动员的训练中很有意义。比如中国足球过去总会安排在昆明红塔训练基地集训一段时间,以使得运动员体内的氧气输送能力提高,适应足球高强度的运动。此外,《普通生物学》大部分内容属于传统的知识,如果在讲解的时候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内容,会让学生没有学习激情,因此我们通常结合一些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甚至一些科普性质的内容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病毒时,结合禽流感,就是鸟类得了一个感冒,一般不会感染人类,但野鸭、野鹅等野生水禽,很可能通过与人类的密切接触直接将禽流感病毒传染人类,因此我们要避免直接接触。在讲解藻类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赤潮”现象及发生的原因。近年来,我国沿海局部藻类大量繁殖,出现了“赤潮”,对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例如在讲到生命起源时第一次出现的原始生命的化学构建模块如何组装成复杂分子的基础化学过程是“异养”和“自养”理论争论的焦点。异养理论强调在闪电等一类非生物能源的作用下,首先出现简单分子的原始状态,然后逐渐演化较高形态的复杂分子以及复杂分子体系,最终产生了原始的生命形式。该理论的难点在于种类繁多的复杂有机分子必须自发地产生。而自养理论认为原始生命自身形成是由于铁和硫等矿物质的催化促使简单生物分子产生。自养理论的难点在于目前已知的多步骤生化循环是结构复杂交错的酶复合物而不是矿物质的催化了这些原始生命的反应。微生物学家发现微生物在海底富含一氧化碳的无氧沉积物中生机勃勃,这项发现有助于打破僵局。生命形式可以在这种环境下诞生,这种独一无二的生化形式可能揭示了地球最初的新陈代谢模式,解决了两大阵营之间近二十年的激烈争论。

三、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教育部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因此,我们采取如下措施加强了《普通生物学》的实践教学。

1.设计优化合理的野外教学实践内容和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野外教学基地。针对生态学专业野外调查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指导思想是将动物学与植物学识别与生态样方调查相结合,使实习内容更加全面。根据实习基地的生物资源状况,合理设计不同且具体的实习路线、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2.采取教师辅导与学生独立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方式。传统的《普通生物学》野外教学方式是直接向学生灌输式理论知识。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式与理论教学的区别不大。在野外实习中,教师往往根据实习目的,每到一个实习点,就把学生召集起来,教师讲解实习内容,学生记笔记,返校后整理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教师批阅实习报告评分等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实际上是把课堂上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搬到了野外,并不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创新能力。很多时候,有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根本不听教师讲解,返校后往往抄抄其他同学的笔记应付了事。据此。我们在野外实习过程中采取了“由果溯因”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灌输式”有根本不同,它以教师辅导与学生独立实践相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的实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我们采用两种互动方式:一是由教师经常提问,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目标动植物,积极思考和解答具体问题,另一种就是每到一个实习地点,首先由教师介绍实习地区情况、实习的内容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观察,提出研究问题。这种带有研究性质的野外实践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野外实践教学的效果。

3.完善野外实践教学成绩评定体系。野外实践教学的成绩评定是检验野外实践教学质量及效果的形式之一。经过多年的总结,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行《普通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的成绩评定:①通过在野外现场活动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学生解答问题的正确性进行现场考核;②通过野外原始调查记录和各种动物、植物标本的采集情况进行间接考评;③通过考查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的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间接考评;④野外实习结束后,在学校进行书面闭卷考试;⑤撰写的实习总结报告。总的来说,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实验兴趣浓厚,并且积极地参与教师科研,同时考试合格率也比较高。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由于学时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给学生全面讲解《普通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导致学生在高年级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感觉比较吃力,因此如何在这些课程教学改革中寻求一个较好的平衡点,是未来教学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7.

基金项目:本工作受到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生物学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