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时间:2022-10-24 09:20:03 来源:网友投稿

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致死性药物相互作用时有报告,如三唑仑与阿米替林,氟西汀与氯氮平,喷司他丁(pentostatin,酶抑制剂)与环磷酰胺等。据美国估计,从1966年到1996年的30年中共39个前瞻性研究统计表明,住院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致死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2%,仅1994年因此而死亡者为106000例。因药物相互作用的致死率,占住院患者致死原因的第4~6位。问题的严重性,还可以从最近美国FDA的几位官员发表的一篇令人深思的重要文章中得到反映。因为它集中讨论了新批准药物的安全性。在1980年到1998年的近20年里,FDA先后将其批准问世的13种新药从市场上撤出。其中非甾体抗炎药4个,抗高血压药和减肥药各两个,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抗抑郁药、抗组织胺药、以及抗菌药各一个。更为严重的是,有5种新药是在1997年11月至1998年12月一年中撤出的。对上述13种新药的审评同样是非常严格的,审评时间最长的是75个月,但它们上市后寿命最短的只有4个月,分别是苯恶洛芬、替马沙星和氟司喹南。最长的是芬氟拉明,为290个月。这些药物II期临床观察的病例最少的是芬氟拉明,为340例;最多的是特非那定,为5000例。它们上市后患者应用人数最少的是60万,为美贝拉地尔,最多的是750万,为特非那定。是什么原因使这些药物被撤出市场呢?就是因为陆续发现了未曾预料的严重不良反应。如二个减肥药芬氟拉明与右芬氟拉明可致心瓣膜缺损和肺动脉高压。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其它药物合用后,发生了严重的代谢性相互作用,特非那定和美贝拉地尔就属此例。

P450酶及其分类

药物相互作用一般分为药动学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相互作用两大类。药动学相互作用可发生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阶段,其中代谢性相互作用(metabolic interaction)发生率最高,约占药动学相互作用的40%,临床意义也最为重要。

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肝脏。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则依赖于微粒体中的多种酶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由于该酶系广泛分布于肝、肾、脑、皮肤、肺、胃肠道及胎盘等组织器官,因此由P450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发生在体内许多部位,但仍然以肝脏为主。肝P450由三部分组成:血红素蛋白(即P450),黄素蛋白(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及磷脂(磷脂酰胆碱),分子量约45000~55000道尔顿。代谢性相互作用的96%是由P450酶系介导。

P450酶系一般简称药酶,是1958年由Klingberg和Gorfinkle鉴定出它在还原状态下可与CO结合,并在波长为45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故名之。此酶除使少数前体药物(prodrug)代谢后生成活性代谢物起作用外,可使绝大多数药物的作用减弱或消失,这就是肝脏的灭活解毒功能。

P450酶系组成复杂,由基因多样性控制,称作P450基因超家族。目前已知至少有12个亚族。许多P450具有遗传多态性,这是引起个体间及种族间对同一底物代谢能力不同的原因之一。1993年Nelson等制定了根据P450分子的氨基酸序列、能够反映种族间P450基因超家族内的进化关系的统一命名法:凡P450基因表达的P450酶系氨基酸同源性大于40%的视为同一家族(family),以CYP(Cytochrome P450之缩写)后标一阿拉伯数字表示,如CYP2。氨基酸同源性大于55%者为同一亚族(subfamily),在家族的表达后面加一大写字母,如CYP2D。每一亚族中的单个P450酶,则是在表达式后再加上一个阿拉伯数字,如CYP2D6。涉及大多数药物代谢的酶系主要有CYP1、CYP2、CYP3三大家族。

CYP3A基因位于人的第7号染色体,根据核苷酸序列的不同,CYP3A有3、4、5、7四种亚型,但CYP3A3可以认为是CYP3A4的一种等位基因突变型,在人体中无活性表达,故实际上只有3种。

P450酶的诱导与抑制

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酶系统,可受遗传、年龄、机体状态、营养、疾病、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药物,能够显著影响药酶的活性。诱导药酶活性增强(酶促作用)、使其它药物或本身代谢加速、导致药效减弱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抑制或减弱药酶活性(酶抑作用)、减慢其它药物代谢、导致药效增强的药物,称为药酶抑制剂。

一般而言,酶抑制作用所致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远大于酶促作用,约占全部相互作用的70%;酶促作用占23%,其它为7%。目前,大多数严重相互作用,不仅给患者招致人身危害和死亡,也使一些新药因此而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在药物相互作用中,促使其它药物代谢改变的药物,称为促变药(precipitant drug),而被改变的药物称为受变药(object drug)。如新近报告依曲康唑每日200mg与非洛地平(络合喜)每日5mg并用4日后,因依曲康唑(促变药)抑制CYP3A4(酶抑作用),使非洛地平(主要被CYP3A4代谢,受变药)的血药浓度增高约8倍,消除半衰期延长约2倍,结果引致血压过度降低和心动过速。又如依曲康唑(促变药)使洛伐他汀(受变药)的AUC比安慰剂增加20倍以上,其活性代谢物――洛伐他汀酸的AUC增加约13倍,结果引发骨骼肌溶解等不良反应。类似作用还发生在环孢素或红霉素(均为促变药),而导致肌痛或肌溶解危险性增加。反之,利福平(促变药)可使咪达唑仑或三唑仑的血药浓度减少90%以上(酶促反应),导致药效显著减弱。

由于P450的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使药物代谢存在着种族和个体差异,尤其是CYP2C19和2D6。一般分为两种表型,即快代谢型EM(extensive metabolizer)和慢代谢型PM(poor metabolizer)。表型分型可采用药酶的特定底物作为探针药或工具药,如异喹胍、右美沙芬等,判定人群中的EM和PM。也可用DNA作等位基因进行基因分型。这对合理用药和预防不良反应,有着重要意义。

系铃与解铃

发生在体内的、日益重要的代谢性相互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能否防范于未然、做到事前预报呢?这个结目前是用体外实验方法来验证体内代谢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往只能做到定性水平。随着对药物代谢分子水平的认识和体外研究技术的进步,在许多情况下,能够成功地预测或评估体内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美国FDA最近统计1992年至1997年共批准新分子实体(NMEs)194个,其中约30%在申报时提供了以代谢为基础的研究资料。关于药物代谢研究的发展速度非常快,1992年仅有10%的NMEs提供了体外相互作用的研究资料,但到了1997年就达到50%。如果按照药物类别统计,以神经系统药物最多,接近70%;其次为抗病毒药、心血管药、抗肿瘤药、胃肠道药等。在此期间尚未进行体外相互作用研究的有放射性药品、皮肤用药、牙科用药、抗炎药、镇痛药以及眼科用药和非处方药。如果按照给药途径统计,目前主要进行的几乎都是口服方法,其它途径研究较少。

迄今,体外研究方法仍然以化学反应为主,约占80%,即采用肝细胞微粒体为载体,选择CYP各亚族的标记抑制剂(又称探针抑制剂,probe inhibitors),测定促变药或受变药的IC50或抑制常数Ki,据此即可判定彼此间有无代谢性相互作用。例如,咪达唑仑的羟化代谢几乎完全依赖于CYP3A4,体外实验选择酮康唑为特异性抑制剂,测得抑制常数Ki<0.1umol/L,口服400mg酮康唑的血药浓度≥1umol/mL即可达到上述Ki,此时可使并用的咪达唑仑的清除率减少95%,这个预测被临床所证实每日口服400mg酮康唑,4天后,咪达唑仑清除率减少94%。目前常用的CYP酶标记抑制剂有:CYP1A2的拉呋茶碱(Furafylline)、咖啡因、α萘黄酮、氟夫沙明、乙酰苯胺、苯佐黄酮;CYP2A6的香豆素;2B6的奥芬那君(Orphenadrine);2C8/9的磺胺苯吡唑、甲苯磺丁脲;2C19的S-美芬妥英(S-Mephenytoin)、奥美拉唑;2D6的奎尼丁、丁呋洛尔(Bufuralol);2E1的二去氧胞苷、甲吡唑(Fomepizole)、P-硝基酚、苯胺、氯唑沙宗、异烟肼等;3A4/5的酮康唑、醋竹桃霉素、环孢素、红霉素、孕烯二酮、咪达唑仑、雌二醇、氨苯砜、克霉唑,以及4A的月桂酸(Lauric acid)等。

临床前的体外试验,基本上可以预测药物在体内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大大减少上市后因严重相互作用而被淘汰的巨大风险,对未来开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临床医师和药师,对此必须给予密切的关注,尽力把那些严重、甚至致死的相互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文章节选自孙忠实,朱珠《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推荐访问:研究进展 相互作用 代谢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