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建设浅议

时间:2022-11-04 11: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病毒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信息网络安全服务不中断。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内部信息不受外部威胁,因此信息通常要加密。为保障信息安全,做好防范与防治。

关键词:信息安全 病毒 计算机系统安全 网络安全 防范与防治

1 网络信息安全的特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信息网络涉及到国家的政府、军事、文教等诸多领域,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许多信息是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商业经济信息、银行资金转账、股票证券、能源资源数据、科研数据等重要的信息。其中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通常利用计算机犯罪很难留下犯罪证据,这也大大刺激了计算机高技术犯罪案件的发生。计算机犯罪率的迅速增加,使各国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网络系统面临着很大的威胁,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网络信息安全特征:

保证信息安全,最根本的就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征发挥作用。因此,下面先介绍信息安全的五大特征。

1.1 完整性 指信息在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过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坏和非丢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样性,使信息能正确生成、存储、传输,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征。

1.2 保密性 指信息按给定要求不泄漏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或过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绝有用信息泄漏给非授权个人或实体,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的特征。

1.3 可用性 指网络信息可被授权实体正确访问,并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的特征,即在系统运行时能正确存取所需信息,当系统遭受攻击或破坏时,能迅速恢复并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一种安全性能。

1.4 不可否认性 指通信双方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本身,以及参与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本人的真实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样性和完成的操作与承诺。

1.5 可控性 指对流通在网络系统中的信息传播及具体内容能够实现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网络系统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可控。除了采用常规的传播站点和传播内容监控这种形式外,最典型的如密码的托管政策,当加密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时,必须严格按规定可控执行。

2 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

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方方面面,不可一一罗列。但这些威胁根据其性质,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信息泄露:保护的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2 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2.3 拒绝服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2.4 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2.5 窃听:用各种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例如对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等。

2.6 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2.7 假冒:通过欺骗通信系统(或用户)达到非法用户冒充成为合法用户,或者特权小的用户冒充成为特权大的用户的目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黑客大多采用的就是假冒攻击。

2.8 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例如,攻击者通过各种攻击手段发现原本应保密,但是却又暴露出来的一些系统“特性”,利用这些“特性”,攻击者可以绕过防线守卫者侵入系统的内部。

2.9 授权侵犯:被授权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统或资源的某个人,却将此权限用于其他非授权的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

2.10 计算机病毒:这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染和侵害功能的程序,行为类似病毒,故称作计算机病毒。

2.11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当前约束操作信息行为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很多人打法律的擦边球,这就给信息窃取、信息破坏者以可趁之机。

3 网络信息安全措施

3.1 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全面性

信息安全问题需要全面考虑,系统安全程度取决于系统最薄弱的环节。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包括计算机的物理组成部分、信息和功能的安全保护。就其物理组成部分的保护而言,应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设备、设施的完好,运行环境的安全,从而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的危害,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和信息处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信息安全保护主要针对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防止非法使用、更改,防止窃取、破坏,防止遗失、损害和泄露;功能安全保护主要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控制能力、恢复能力,如防止非法存取信息,防止系统故障影响信息处理的正常工作等。

3.2 网络信息安全具有过程性或生命周期性

一个完整的安全过程至少应包括安全目标与原则的确定、风险分析、需求分析、安全策略研究、安全体系结构的研究、安全实施领域的确定、安全技术与产品的测试与选型、安全工程的实施、安全工程的实施监理、安全工程的测试与运行、安全意识的教育与技术培训、安全稽核与检查、应急响应等,这一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工程的生命周期,经过安全稽核与检查后,又形成新一轮的生命周期,是一个不断往复的不断上升的螺旋式安全模型。信息技术在发展,黑客水平也在提高,安全策略、安全体系、安全技术也必须动态地调整,在最大程度上使安全系统能够跟上实际情况的变化发挥效用,使整个安全系统处于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动态过程中。

3.3网络信息安全具有层次性和相对性

需要用多层次的安全技术、方法与手段,分层次地化解安全风险。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标是在安全性和通信方便性之间建立平衡。要求计算机系统越安全,对通信的限制和使用的难度就越大。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时通信必不可少,它包括括跨组织、跨地区的以及全球的通信,这里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显然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计算机的安全程度应与所涉及的信息的价值相匹配,应当有一个从低、中到高级的多层次的安全系统,分别对不同重要性的信息资料给与不同级别的保护。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可言。

计算机病毒在形式上越来越难以辨别,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已就要求网络防毒产品在技术上更先进,功能上更全面。安全措施应该与保护的信息与网络系统的价值相称。因此,实施信息安全工程要充分权衡风险威胁与防御措施的利弊与得失,在安全级别与投资代价之间取得一个企业能够接受的平衡点。这样实施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唐礼勇.“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生讲义 安全程序设计1、2.

[2]姚家奕主编.管理信息系统[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劳帼龄:网络安全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信息安全 建设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