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5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

时间:2022-10-22 09: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通过对承德县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了解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缺陷发生的部位、原因,为进一步制订出生缺陷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承德县一个乡镇2005年-2011年出生的2185例围生儿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儿26例,发生率11.89‰,26例出生缺陷儿中,前5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脑积水脊柱裂,肢体畸形,外耳附耳,结论:2005至2011年承德县出生缺陷发生率很高,先天性心脏病位居首位,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开展广泛健康教育 ,普及优生知识,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做好三级预防工作,是减少出生缺陷的积极措施;加强孕期保健,特别是在胚胎敏感期开展监测工作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出生缺陷;围生儿;监测

【中图分类号】R7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356-01

出生缺陷是指先天性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它包括遗传性疾病和非遗传性的各种先天异常。出生缺陷监测在于掌握某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水平及动态,研究可能的病因和对策,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本文对我县的一个乡镇2005年10月至2011年9月出生的2185例围生儿中发生的出生缺陷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承德县一个乡镇作为监测点 凡是本乡镇孕产妇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内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产后7天内死亡的缺陷儿)均为监测对象。

1.2 监测方法: 根据国家妇幼卫生监测中心制定的“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按照23 类出生缺陷定义、特征及诊断标准进行监测。由经过统一专业培训医务人员负责监测工作。以村为单位进行监测。参与行政村21个。监测时间为2005年10月至2011年9月间我乡镇的孕产妇所分娩的围生儿。监测按全国统一的出生缺陷登记表和季报表,专人管理,专人填写监测指导。

2 结果

2.1 全镇6年中共监测围生儿2185例,查出出生缺陷26例,畸形种类12种,出生缺陷发生率11.89‰。出生缺陷中以单发畸形为主,占95 %。先天性心脏病占第一位,唇腭裂占第二位,第三位是脑积水脊柱裂,第四位是肢体畸形,第五位是外耳附耳。

2.2 出生缺陷与孕早期的关系 26例出生缺陷监测中:其中3例先天性心脏病孕早期感冒服药,2例唇腭裂早孕期剧吐,1例唇腭裂母亲先天智障,1例无脑儿孕前及孕早期 接触农药,1例肛门闭锁的孕早期服中药。其他病例未查明原因。

2.3出生缺陷与性别的关系26例出生缺陷儿中男16例,发生率61.5%,女10例,38.5%。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

3 讨论

3.1 发生率分析 关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椐文献报道各省市为5.76‰-16.2‰,本文调查围产儿是2185例,出生缺陷儿为26例,发生率为11.89‰,符合一般发生率。但是,统计的26例是通过肉眼和彩超诊断的,对不明原因的死胎,内脏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等畸形种类 ,受基层的诊断,检查技术及设备影响,出生时不能立即诊断,所以实际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远远高于此。

3.2 病因分析 目前公认出生缺陷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滥用药物、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关,也与营养过多或缺乏有关。本文中3例有孕早期感冒服药史,2例妊娠剧吐,1例孕早期接触农药史。据调查资料显示产妇年龄大于35岁的缺陷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另外,出生缺陷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但是大部分病例 病因不明。可能与孕妇的文化素质低,优生优育的健康知识缺乏有一定关系。

3.3 为减少出生缺陷达到优生的目的,应加强以下工作

3.3.1 婚前保健 防近亲结婚,做婚前检查,大力宣传优生知识。

3.3.2 加强孕前教育,推广对准备怀孕的妇女于孕前3个月开始投服叶酸至怀孕后3个月,提高早孕建卡率,定期做产前检查和B超系统筛查,及时发现畸形儿,在28周前终止妊娠。

3.3.3 加强孕期营养指导,引导广大孕妇科学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适当增加孕期体重。

3.3.4 积极加大宣传力度督导孕妇按时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孕期并发症。

3.3.5 孕妇年龄大于35岁是发生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应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宣传出生缺陷高龄孕妇孕育产生的危害,同时对高年龄的孕妇要特别加强护理,充分发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二级预防工作的作用,控制缺陷儿的孕育,以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3.3.6 健全三级保健网络,培训出生缺陷监测队伍,使她们能掌握技术和作好宣传工作,通过她们大力宣传引起社会和家庭对防范出生缺陷的认识,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刘小毓.围产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458459.

推荐访问:监测 缺陷 出生 情况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