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外医学图书编辑人才培养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11-04 14:20:04 来源:网友投稿

近些年来,各社出书品种数猛增,医学类图书也不例外,这就意味着每年的出版字数也在不断增加,造成了医学图书编辑人员紧缺,各医学类出版社及部分科技社都在社会上招聘社外加工编辑。而医学编辑这个职业比较特殊,从教育的角度看,该专业应该属于交叉学科,医学院校没有设立这个专业。品种的激增和编辑人员的相对不足导致近年来医学图书编辑质量下降,内容或文字“硬伤”频现。社外医学编辑承担了各医学社大量的文字加工任务,如果不对此人群进行系统培训,出书质量将难以保证。因此,如何能在短期内有效地提高医学图书编辑的素质是各从事医学图书出版的出版社面临的问题。现结合自己十几年做医学编辑的经验和近几年参与社外编辑人员培训的体会谈以下几点浅见。

一、提出“医学图书编辑”概念的缘由

医学图书编辑是医学编辑的一个分支,本文提出医学图书编辑的概念,是想强调它有别于医学期刊编辑和医学报纸编辑(其主要工作方式以采编为主,在此不赘述)。现在各社所聘社外编辑中医学期刊编辑占大部分,而且多数社内编辑认为,大家都是同一行当,可以现找现用,而忽视了对医学期刊编辑的培训。其实不然,要想把一名医学期刊编辑培养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图书编辑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医学图书编辑培养对象的初步选定

培养对象的选定非常重要。许多出版社对选定培养对象未加以重视,培养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有些人并不适合这份工作,轻则浪费了培训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重则造成出书质量不合格。我认为选定培养对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医学专业背景知识完备,文字功底较好

如果离开医学背景,医学编辑工作即是无本之木。因此,培养对象首先要求毕业于医学院校,有相关医学专业知识;其次要求有相对好的语言文字功底,许多作者文笔并不好,如果编辑再没有能力对书稿修改润色,出现贻笑大方的语句则会难以避免。

2. 有良好的求知欲,做事细致谨慎

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因此做医学编辑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自己医学背景知识,边学边做的过程。如果墨守成规,不求长进,知识水平很快就会跟不上医学发展水平,编辑工作中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硬伤”。举个简单的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初生物化学教科书中三大物质代谢是主要内容,而到了21世纪初,分子生物学部分已占了很大比重,如果90年代初毕业的医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未再学习分子生物学的知识,编辑相关内容的书稿出错的概率就很大。因此我们在编辑工作中注意强调,如果加工编辑对书中30%以上的内容看不懂,就应放弃对此书稿的编辑加工,由他人接管。

工作细致谨慎是编辑必备的素质之一,一部书稿需要潜心研读才能做好编辑工作。如果只浮在表面,踏不下心来工作,肯定会出重大错误。毋庸讳言,有些书稿是作者为晋职称东拼西凑出来的;有些医学大家的书稿只是专家挂名,实则其研究生“操刀”代笔,这样写出的书稿中到处设置着“陷阱”。如果编辑把关不严,出错在所难免。例如笔者近期终审一部书稿时发现,书中讲的考点评析下对应的考题与考点多处不相关,有关“贫血”的考题竟出现在了“胰腺病”的考点之下,这属于书稿编写和编辑加工工作的重大失误,如果不经调整照常出版,后果可想而知。

3. 有充足的业余时间

充足的时间是工作质量的保证前提,由同一个编辑用10天和20天时间编辑完成的同一本书稿的编辑质量是不一样的。近年各社都缩短了出书周期,对编辑工作完成时间也作了限定,有些社外编辑日常工作很忙,接下出版社的书稿后为了在期限内完成,敷衍了事。我们在质检中有时会发现,个别编辑跳页或浏览加工书稿,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被随意放过,一些前言不搭后语的句子竟然未被发现。像这样的编辑即使医学背景知识和编辑知识兼备也应尽早淘汰,首先不负责任,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其次没有充足时间,难以保证出版质量。

三、培训工作着眼点

社外编辑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指望在短期内速成。但培训过程也有其门道,如果培养着眼点正确,被培训人员成才指“年”可待;如果方法不得当,会做一辈子编辑工作也不得要领。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做了十几年医学期刊编辑工作的编辑把书稿改得满篇花,却没发现几处“硬伤”,仔细查对他改的错误才发现,主要是把“病人”改为“患者”、“粘膜”改为“黏膜”,有这些所谓的“软伤”碍眼,自然不容易发现“硬伤”。我在此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一个编辑只能改出用黑马校对即能扫描出的错误,他肯定不是个称职的编辑,因为人眼赶不上电脑的辨别力,当你的编辑工作能被校对软件取代时,你离失业就不远了,道理不讲自明。同理,如果编辑培训结果只是让学员知道了几十个宜用和不宜用的词或词组,要么是培训者敷衍了事,要么是培训者对编辑工作也只是略知皮毛。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医学编辑培训着眼点。

1. 审内容是重中之重

拿来书稿就开始加工是初学编辑加工通常易犯的错误,其实审内容才是重中之重。首先要审内容是否与书名相符,是否有缺漏,再审是否有封建迷信、伪科学和不健康的内容。在医学书稿中涉及政治问题者较少,但有时会涉及领土问题,应予以注意;另外,伪科学和宗教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出版了伪科学和与我国宗教政策相悖的内容,相当于踩了出版的“红线”,后果可想而知。

2. 先审谋篇布局,再修饰细节

谋篇布局是书稿的“大梁”,如果仅仅修饰文字而未关注架构,即使编辑得再美也是败笔之作。医学专业类图书多在30万字以上,由多名作者参与完成,如果主编非常负责,架构不会有大问题;如果主编未尽其责,就会出现各章节作者“各行其是”的问题。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让编辑养成良好的审读文稿架构的习惯,如果发现架构有重大问题,应及时退修,以免文字编辑完成后才发现架构有问题,作者、编辑均须返工,白费时间和精力。

3. 明确读者对象才能修改得当

医学图书分为医学专业图书和医学科普图书,在编辑工作中明确读者对象才能有的放矢地修改。医学专业书应治学严谨,医学科普书应尽量浅显易懂。在医学科普书中,写作、编辑过于专业化是常见问题。比如有的编辑把一些老百姓熟知的商品药名通通改为了专业通用药名,导致读者阅读理解障碍(提倡的做法是,在前者之后批注后者)。因此,如何灵活掌握医学编辑规范尺度也是应注意的问题。书既然是为读者编的,就应从读者角度出发;如果为了规范而规范,使内容艰涩难懂,导致读者放弃购买,也就背离了出版的初衷。医学专业社打造医学科普畅销书乏力与此不无关系。

4. 文字表达不可忽视

提高医学编辑的文字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许多医学专业作者的文笔一般,即使是专业知识描述也会出现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如果编辑不加以修正和润色,读者阅读就会有障碍,甚至无法理解。在培训中应让编辑人员尝试写书评,以考查其对书稿的整体把握情况,并锻炼其文字组织能力。

5. 消灭一处“硬伤”胜于改正5处“软伤”

“硬伤”和“软伤”是相对而言的,在这里我把“软伤”暂定义为编辑规范中规范的宜用和不宜用(不包括文字词句的错误),如“粘膜”与“黏膜”,“霍奇金病”和“何杰金病”,“克隆病”与“克罗恩病”等,这些所谓“软伤”是编辑看得出而读者不易看出的;而“硬伤”是指医学专业知识的明显错误,如教辅参考书中问题的答案错误,文不对题,单位、剂量错误等,这些往往是编辑因背景知识不足或一时马虎而未看出的。读者在选书时不易发现“软伤”,只要专业内容没错,他就会放心购买;但如果读者发现书中有多处“硬伤”,他就会放弃购买,即使当时没细看买了,事后也会要求退书或写一篇长信来斥责出版社的失职。因此,在编辑培训工作中一定要强调“硬伤”的概念,强调消灭“硬伤”的重要性。“软伤”可以用校对软件解决,而“硬伤”就只能靠编辑头脑中的知识来解决了。

6. 巧用黑马软件消除常规碍眼错误

在文字加工过程中黑马校对软件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各社的编校手册中都规范有宜用和不宜用的词或词组,把这些内容补在校对软件的补充修改词库中就可发挥作用。消灭书稿中的错误可比喻为找“陷阱”,如果一页中只有两三个“陷阱”,找到相对容易些;如果一页有十几处“陷阱”,找全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学会用现代化工具协助做好编辑工作是编辑培训必不可少的内容。

7. 定期交流编辑心得

做医学编辑工作要求专业知识面广博,同行之间定期交流近期编辑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拓展知识面的很好方法。我在从事终审工作的几年里收获很大,在修正其他编辑遗漏错误的同时,也从他们修改的文稿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医学编辑工作是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过程,只有学无止境,才能跟得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因此,只靠几次培训不可能解决编辑人员的编辑功底问题,教会其做个有心人,勤学勤看勤交流,其编辑水平才会不断提高,这才是解决合格医学图书编辑人员匮乏问题的根本。

在图书出版量激增的今天,重策划轻编辑质量已成了各社的通病,许多社对社内编辑的考核要求只是效益和码洋,造成社内编辑自身的编辑素质修养都未达到要求;社内编辑是社外编辑的培训主体,如果主体的素养都有待达标,被培养客体达标情况可想而知。医学是大科技的一个重要分支,需要严谨治学,如果编辑工作浮皮潦草,对整个医学出版工作的影响将是致命的。要繁荣医学学术出版,必须策划与编辑加工并重。各医学社应重视承担着大量编辑加工工作的社内和社外编辑队伍的长期培养,以保证医学图书的出版质量。出版质量不合格的图书是不负责任的出版,不负责任的出版必然受到市场的惩罚。在此与同道共勉。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点滴 体会 编辑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