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民航的新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时间:2022-10-21 15:00:05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馓i8?6w~_uMzMm6׽iMzm4]5Dߏiv^2MtMtۯiiimwm5m6iZ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育人能力。

(三)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本专业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本校特色,依托民航地区管理局、民航办、安监局、机场、航空公司、航空经济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及相关大中型企业等,推进与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实质性合作,构建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5-6],探索校、政、企三方协同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201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航局签订协议共建郑州航院,以此为契机,本专业已与河南省民航办、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机场集团等建立良好的校政、校企合作关系,促进了郑州航院民航安全特色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实施与优化。

四、郑州航院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一)优化实习环节

郑州航院安全工程专业依托民航机场、通航机场、航空公司、航空工业相关企业,建立稳定的学生实践、青年教师培养基地。目前学生定期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实习。

本专业积极探索“请进来、走出去”的灵活的实习模式;为保证专业实习质量,探讨“定向集中式”模式,每个集中实习单位根据企业规模派驻不同数量的学生,并配备实习指导教师。

(二)优化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本专业探讨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联合授课的培养模式;探索以“工程设计型”课程为载体培养工科学生的系统思维、工程思维、设计思维、批判性思维、数字化思维等。

本专业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了事故调查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实践、航空安全工程课程设计等。

(三)形成可持续的学生创新能力机制

学校设有完善和良好的学业导师制度,每个学生均有明确的专业学业导师,负责其大学四年连续的学业指导与监督。根据学业导师科研方向,建立可持续、可传承的创新小组(团队),为学生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并为学生撰写论文、发明专利、参加比赛提供有力支撑。

本专业依托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开展了郑州航院安全科技创新大赛,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全国安全大赛等提供基础平台,持续增强学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障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的达成。

组织学生成立了“安全之家社团”,以组织学校安全科技创新大赛、相关安全宣传、知识竞赛与教育培训等专业实践活动。依托学校创新创业中心提供的良好工作条件和丰富资源,组织学生成立科技工作室,入驻众创空间,开展创新项目运作,并孵化创业项目,以项目为驱动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水平。

五、结论

本文以打造管工结合优势突出、航空安全特色明显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目的,主要开展了安全工程专业内涵建设和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两个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建立了新形势下面向航空的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满足国家、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参考。

郑州航院安全工程专业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理念引入校、政、企三方协同培养机制建设中,依据国际标准和新形势来指导和检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将学业导师制度、教学团队切实融入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中,在建立创新小组(团队)和相关科技创新竞赛的持续健康机制上具有一定创新性。

本研究将进一步促进安全工程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专业特色发展思路,树立特色专业品牌,打造精品本科工程,为培养满足国家、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做积极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夏建国,赵军.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5-19+65.

[2] 周開发,曾玉珍. 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 重庆高教研究,2017(3):22-35.

[3] 李润求,施式亮,李石林,等. 专业认证下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6):41-44.

[4] 王雨. 专业认证框架下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5):169-172.

[5] 樊颖. 政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3):3-4+22.

[6] 阳富强,沈斐敏,陈伯辉. 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1):205-210.

[责任编辑:庞丹丹]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民航 面向 实践 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