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萦中国医药事业

时间:2022-11-04 16:1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走进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校长的办公室,不禁浮想起十几年前的往事。十几年前,我就是在这个办公室里,拜访了前任校长金铮。之后,这个办公室里又换了新的带头人金连弘校长。眼前的这位校长是在金连弘校长调任省卫生厅厅长之后,接任校长职位的。岁月变迁,沧海桑田。不变的是,一任又一任的校长,永远魂牵梦萦着中国的医药事业,渴望在他们的不懈耕耘下,中国的医学、药学能突飞猛进地发展,以告慰自己的人生,以报答自己的祖国。

杨宝峰校长今年46岁。初次见面,给人一种坦诚、儒雅的学者风范。访问中,我请他谈谈自己在中国医药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建树。他沉吟片刻,谦虚地说:“谈不上什么建树,还是谈谈我的忧虑和医生的责任吧。”

说到忧虑,他目前最感忧虑的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危害。自从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抗生素在控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60年代以后,由于对青霉素的滥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以一直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为例,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比例已从1995年的21%增加到1998年的25%。如果人们继续滥用青霉素,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人类将面临对曾经最容易治疗的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变得难以治疗的窘境。再以结核菌为例,20世纪50~60年代,由于雷米封等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使结核病的发病率下降到较低水平。但这以后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性结核菌的增加,目前结核病的发病明显出现死灰复燃的迹象。而且原来需要一种、两种抗结核药物治疗,现在则需要三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的联合应用才能治疗。据调查,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喹诺酮类抗生素价格便宜,抗菌谱广,是近年临床应用较多的抗生素之一。但恰恰是无限制地滥用造成耐药菌增长过快,竟使这类抗生素半数失效。万古霉素是一种临床中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的有效抗生素。但由于近年无限制地滥用,已经出现耐万古霉素的耐药细菌。而我国目前尚无治疗此耐药菌的新一代抗生素。如对此药再不加以保护,我国死于严重感染的病人数将明显增加。耐药病菌一旦侵袭感染其他人,抗生素都不能有效地杀灭或抑制它们。所以,耐药微生物的出现,是对整个人群健康的危害,而不仅仅是“谁滥用抗生素谁受害”。说到这,杨宝峰校长不无忧虑地说,我国各大城市使用的抗生素费用占医药总费用的30%~40%,一直居所有药物的首位。但其中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不超过50%~60%。抗生素滥用造成的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十分严重。例如,一半左右的耳聋患者是由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的滥用造成的;我国每年有19.2万人死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其中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占2/3以上。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本来可以不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竟然因为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过敏性休克、肝、肾严重损害,甚至因此而死亡,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

说到责任,杨宝峰校长的面色更加凝重。他说,耐药微生物的出现,使抗生素的有效寿命明显缩短。人们不得不研制新的抗生素,同时也给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已研制出的抗生素近200种之多。但新抗生素的开发并未使耐药微生物减少,新抗生素的滥用又产生了新的耐药微生物,形成恶性循环。一般抗生素的开发时间为10~15年,费用5亿美元左右。而滥用抗生素几年就将出现耐药微生物。新型抗生素的开发速度远没有耐药细菌产生的速度快。照此下去,人类将面临对感染性疾病“无药可治”的困境。这样的前景展望,不能不让中国医药的研究者感到责任重大,不敢怠慢自己的职责。

杨宝峰校长说到这里,有一段短暂的沉默。从他庄重的神色中,我看得出,一种神圣的职责在冲击着他的心灵。这些年来,杨宝峰校长正是在这种神圣职责的冲击下,勤奋耕耘,努力探索,潜心研究开发出数种用于临床的新药。他的2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卫生部和省级科研成果奖,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188篇,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首次在国内外提出抗心率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学说,并发现抗心率失常药物最佳靶点。他还提出抗心率失常中药临床疗效较弱的原因及增强中草药药效的新理论。他著书立说十余部,特别在抗心率失常药物、膜片钳及基因钳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方面,独有建树。他1995年获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优秀回国留学人员;2000年获吴阶平、保罗杨森科技进步奖;2001年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众多的科研成果,汗水获得的殊荣,造就了杨宝峰校长的人生之路。那么他成功的基石是怎样铺就的?难道仅仅是机遇吗?我怀着敬佩的心情问起了这个问题。杨校长的心情变得轻松,语态也变得愉快起来。他满怀深情地回忆了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孩童时代,他曾偷着翻越小学校的围墙。学校的校工以为他淘气,暗中跟踪后,却发现他在窗下偷听老师的讲课。在吉林省的县中学念书时,3000多学生只评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校长说:“他年龄最小,成绩最好,又懂事,最好的学生就是他了!”在沈阳药学院学习时,他走路、上街,都不忘背单词,不忘回顾学习的内容。晚自习时,更是与灯光、星光相伴。放假时,他回到家中。亲人问他:“最想干什么?”他回答:“睡觉。”亲人又问:“在学校不睡觉?”他回答:“学校的教室太宽敞,灯光太明亮了,舍不得睡觉。”在哈医大做学生、当研究生时,他更是发挥了少年求学时的“特长”———跳墙。因为他从教室、实验室走出时,天上往往繁星一片,校园内的门早已关闭了。他1990年去日本求学。日本人的勤奋不怕苦是有名的。但是,他们熬时间熬不过杨宝峰;搞起科学研究来,没有杨宝峰痴迷。比到最后,日本学者感叹地说:“要说最努力的人,就是杨了!”同样,杨宝峰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加拿大校方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永不歇息的人!

杨宝峰校长说起往事,感慨万千地说:“我不承认聪明,我只承认努力,只有付出努力的人,才能获得收获!”1980年,他在内蒙古通辽医学院当助教时,有一位老师病了,不能给学生上课。在他的请求下,教研室同意让他临时代课。没想到学生们不让他上讲台,原因是他年轻,还是工农兵学员。教研室主任见学生“罢课”,马上走进教室,对学生们说:“请同学们让杨老师讲半个小时,之后如果感到不满意,谁都可以离开教室。”于是,杨宝峰第一次走上了讲台,此时的他胸有成竹,因为他将500余页的《新编药理学》几乎全部背了下来,而且在和老教师相互切磋问题时,往往是他的解答得到最终的肯定。他在课堂上讲了半个小时,就准备离开教室。这时,学生们都站了起来,为这位年轻的教师叫好,请求他继续讲下去。

如今的杨宝峰校长早已是众多硕士、博士生的导师。他的学生讲起自己的老师,充满了自豪的神色。有一位学生说自己的老师实在“小气”得很,又实在大方得很。有一次,老师将一摞用过的纸送给他说:“这些纸的背面可以作草稿纸,能为你的父母省点钱。”他还对办公室的人员说:“天还没黑下来。别开灯好吗?”可是,他一看见自己的学生在学习,在实验,就大方起来:“把灯开亮些,要注意眼睛。”有一次,他获得了15万元的医药开发成果奖,他自己只留了3000元,其余的全部捐给了学校,帮助了困难的老师和学生

这就是杨宝峰,一位永远奋斗的人,一个关爱他人的人,一个永远魂牵梦萦中国医药事业的人!

推荐访问:魂牵梦萦 中国医药 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