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路径及定位探索

时间:2022-11-07 16: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本文首次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对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概念进行划分,根据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带动、地理位置和政策借鉴三方面的优势说明长三角地区在现代产业体系全局中的重要意义,结合长三角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融合 长三角地区

现代产业体系概念在2007年由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报告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行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报告将促进两化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学术界对现代产业体系的研究始于2007年。在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初期,大部分都是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与构建对策启示方面论述的。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开始明晰。张明哲(2010)认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的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中国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其核心是一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关于其中的核心内容,田家欣(2010)、刘钊(2011)等学者的看法也基本一致。自200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公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将“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定义为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以来,很多学者开始从现代产业体系特征这一角度出发进行了相关研究。王新新(2012)归纳的五个特征中将决定中的“可持续性”改为“动态性”。钱霞(2012)将其特征总结为创新性、可持续性、融合性和开放性。而在2013年以后,学术界对现代产业体系概念的研究已近成熟,大量研究开始进入到产业体系内部。

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划分

上述学者提出的相关概念基本上是狭义的现代产业体系,主要面向当下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与需求,具体探讨了现阶段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依赖和目标定位。笔者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具有极强时间性和区域性的概念。

不同于邓丽(2011)等人尝试在西部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笔者认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地区更具技术储备、人才储备、资本储备等实现产业业态现代化的必备因素,并从区域、路径和定位三个方面将现狭义的现代产业体系定义为:以不断实现产业融合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加强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两化融合和制造业服务化程度,不断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三次产业间深度融合,从而加速建成价值链不断向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不断向核心技术延伸的现代区域产业体系,最终促成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然而,广义的现代产业体系则是持续和动态的产业体系,立足于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所处的技术知识变革、国际竞合关系调整和国内经济增长极变化等特点,同步于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科学技术革命、经济结构调整、分工体系重建等,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与外部环境,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不同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优化,以支撑经济总量扩充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确保我国产业业态实现持续性现代化。

长三角地区在现代产业体系全局中的作用

(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对腹地经济的辐射拉动潜力巨大

2010年上海、浙江、江苏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分别为10.3%、11.9%和12.7%。2011年三个地区的经济增速除江苏仍实现了11%的增速外,上海、浙江增速下降到个位数。从这一趋势看,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速呈现明显下行趋势。在积极推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这一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依靠资源与劳动力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纺织业、服装鞋帽制造业、文体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优势制造业,通过长三角地区与长三角经济腹地之间的区域联动对安徽、江西等地的经济辐射拉动作用巨大。首先,长三角经济腹地在利用自身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承接长三角传统优势产业转移方面大有作为,能够以其实现产业经济错位发展;其次,产业的区域间转移和承接,必然会使得长三角地区一部分产业资本流向经济腹地,可以很好促进后者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最后,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向经济腹地延伸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可以依靠丰富的技术储备和领先的自主创新优势,充分发挥对经济腹地很好的技术和知识外溢效应,帮助经济腹地完成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二)长三角地区地缘优势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承前启后作用明显

长三角地区处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位于长江入海口,陆上交通发达,水运便利。2013年,全国拥有高铁的城市为26个(港澳台除外),其中长江中下游城市占了9个,地区内上海、武汉更位列全国四大铁路枢纽的第二、三位,南京、徐州、蚌埠、合肥亦属地区内重要交通枢纽。而且在全国铁路五纵三横的总布局中,京九线、京沪线、长三角城际等重要交通枢纽贯穿其中。地区内四通八达,交通极其便利。长江中下游流域是“典型的交通经济带”。经过长期建设,早已形成水路、铁路、公路等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为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向内延伸和资源的空间集中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基础,创造了极大的区域联动便利。另外,上海、江苏和浙江基本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整体处于京津冀与珠三角区域的重要中间地段,既能依靠沿海优势吸收外来资本流入和发展对外贸易,还能利用临近京津冀和珠三角的独特区位优势,更有效地促成和强化发达经济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竞争合作。不仅如此,进一步泛化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北方有山东紧邻江苏,南方有福建紧邻浙江;面向内陆地区,同处长江中下游地区,长三角地区对安徽、江西,甚至是湖南、湖北的经济辐射带动效应也是十分明显。

(三)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政策对升级全局产业结构的积极促进作用

长三角地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了其对长三角经济腹地的辐射带动效应和区域产业政策的可移植性。2008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将长三角扩展到江浙两省全境。《意见》还首次提出要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在更广范围内发挥带动效应。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专门提出将安徽纳入长三角规划范畴,鼓励安徽抓住长三角产业调整机会,提高区域经济开放度,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促进自身产业结构升级。《意见》在两省一市范围内扩大了长三角区域内产业经济的凝聚力,《规划》则进一步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扩大到长江中游区域,更大程度地发挥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另外,2012年国家在上海选择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旨在减轻服务业企业负担,促进服务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201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力争2015年上海市在金融创新和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方面有更多进展,从而为长三角和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支撑。此外,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群岛国家级新区等一系列政策试点和示范区的建成,都会在相关条件成熟之后,在长三角和泛长三角地区推行。长三角作为一系列国家战略的重点推行地区,其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都具有极强的外部性特征,对强化区域联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三角地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位

(一)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作为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也是长三角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即通过创新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未来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将逐渐沿着第三产业占据产业优势地位方向演进。其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优势的进一步削弱,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也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强调产业发展的资本密集型,特别是更高层次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演进也会伴随技术进步,在产业价值链不断向产业核心技术延伸的基础上实现产业价值链向高附加值的延伸,从而实现经济总量扩充和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

(二)产业融合深度化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张明之,2009)。尽管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间融合趋势明显,但是这种融合很大程度仍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产业融合,产业间的延伸互补和三次产业间的内部深度融合仍有待强化。首先,长三角地区应进一步强化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渗透融合,同时利用高新技术向其他产业的跃迁;其次,要进一步实现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功能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如通过产业融合改变或增加原先产业的功能;最后,在构建长三角现代产业体系进程中培育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共生,从而提升三次产业的综合竞争力,锁定相关产业价值链高端。

(三)产业发展生态化

在长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中,重化工产业表现十分突出,在支撑区域内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考验着地区内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在构建长三角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时,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点在于实现长三角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在实现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生态化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可在多方面寻找路径支撑。一是区域内经济发展要逐渐减少对传统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大力发展区域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节能产业;二是在升级传统产品制造业时,不断改进工艺设计,促进产品和服务的非物质化,如提高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尽量减少对物质材料的依赖;三是不断强化地区内产业间“废料”处理资源化能力,特别是强化长三角地区内重化工企业污染处理能力和工业废料的资源化能力;四是产业经济发展重点要逐渐从“立足陆地”转到“面向海洋”,科学利用沿海地区海洋资源,加快地区内蓝色经济建设步伐。

(四)产业环境开放化

2013年令世人瞩目的大事件莫过于上海自贸区的挂牌成立,其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未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是否稳固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的产业环境开放程度的高低。首先,在空间范围方面,长三角地区应加快培育经济腹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将沿海发达地区与经济腹地的区域联动,增加经济腹地产业经济的对外交流能力和经济开放程度;其次,在定位层次方面,长三角地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区域内行业应具备较高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能够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将自身锁定在价值链高端;最后,在开放深度方面,长三角其他地区应在上海自贸区内相关政策成熟时进一步将自身的经济开放重点从商品贸易领域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到服务贸易领域,从而增加我国重要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钊.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山东社会科学,2011(5)

2.张明哲.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1)

3.王新新.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现代产业理论和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2(14)

4.王晓东.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效率比较研究—基于动态竞争的解释[M].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4)

5.张冬梅.产业经济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张明之.“世界工厂”变迁[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7.戚本超,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1-2012)[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推荐访问:路径 定位 探索 区域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