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治疗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1-06 17: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择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4例进行研究,根据是否采取院前急救治疗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未采取院前急救治疗,研究组采取院前急救治疗,后对比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死亡及致残情况。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84.38%显著高于参照组56.28%,且致残率9.39%、死亡率6.25%显著低于参照组25.00%、18.75%,p<0.05。 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院前急诊治疗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急诊治疗;抢救成功;致残;死亡

作为常见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性脑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行院前急诊治疗能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临床价值显著[1]。本文就此探究院前急诊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一般资料和急救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4例进行研究。根据是否采取院前急救治疗将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32例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8、14,年龄在42岁~73岁间,均值为(56.36±5.14)岁,高血压疾病病程在1年~11年间,均值为(5.23±1.01)年;研究组32例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9、13,年龄在43岁~74岁间,均值为(56.45±5.17)岁,高血压疾病病程在1年~10年间,均值为(5.34±1.05)年。对比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差异并不显著,P>0.05。

1.2 急救方法

参照组:本组患者在入院前不采取院前急救治疗,接诊后只行常规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及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等处理。

研究组:本组患者则在接诊后采取院前急救治疗。具体措施为:(1)急救准备。120指挥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需立即组织急救人员赶往患者发病现场,同时告知医院急诊科人员做好急救准备。(2)现场急救。①到达急救现场后,在对患者病史进行仔细询问后,做出初步疾病诊断。②严密监测、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如血压、体温。③遵循急救流程及规范进行对应急救治疗,如清理患者口腔、气管分泌物,针对舌体后坠患者给予面罩给氧或口咽通气处理,针对呼吸平稳患者采取鼻腔鼻导管吸氧处理,针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处理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控制患者收缩压在150mmHg~180mmHg间、舒张压在100mmHg~110mmHg间,体温控制在33℃~36℃间。针对血压过低患者可适当采取甘露醇治疗,针对抽搐、躁动的患者可适量采取安定药物。在对患者行转运处理时需固定好患者的头部,并保持其体位为平卧位,入院后需对急诊医生进行患者病情及具体情况的讲解。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死亡及致残例数,并行对比分析。其中若患者的疾病症状消失,血压稳定,恢复正常生活及行动则为抢救成功。

1.4数据处理

采取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指标以n(%)表示,组间对比行卡方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死亡及致残情况可知,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致残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下表。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急、危险大,其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患者发病后需及时送院就诊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而院前急诊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

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致使机体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丧失张力,纤维素性坏死进而形成动脉瘤。若外界刺激,则动脉瘤破裂出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院前急诊治疗,接诊后需立即进行急救准备,医护人员到达急救現场后,需行初步诊断,并采取对应急救措施,如体征监测、呼吸道清理、给氧以及维持患者体温、血压及颅内压等,于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缩短患者救治时间,进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3]。结合结果可知,研究组抢救成功率、致残率、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采取院前急诊治疗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崔庆山.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9):40.

[2]周玉桂.院前急诊治疗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8):9558-9559.

[3]陈海燕,姜丽萍.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4):1696-1698.

推荐访问:脑出血 高血压 急诊 患者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