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和体育课程中人的需要的发展变化

时间:2022-10-23 15: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体育中人的需要是随着体育的萌芽、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百年历程中,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是体育课程发展摆动的两极,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关键词]体育 人的需要 发展 两极

1、需要和人的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人的需要是指人体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不满足感,它可使人产生行动的动机。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都是人的需要,都是人的一种生存形态。个人需要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形态,社会需要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表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一致的,它们统一于人的需要,在最根本点上,二者之间是不存在矛盾的,它们只表明具体需要者的不同而已。

2、人的需要与体育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紧密联系

体育萌芽于原始社会,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及早期的生产劳动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原始社会的体育萌芽,归根到底是受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所决定和制约的。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我们祖先的生活极其艰难,于是人们开始目的有意识的以自身为对象加以改造培养的实践活动,这正是在原始社会中体育的萌芽,人们从最初由对自然物提出需要变成了对人自身提出增强征服改造自然能力的需要,用以保障生活,发展生产力。

随着奴隶制的建立,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类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谋生需要,而是形成了对体育广泛而又具体的需要,如军事的、教育的、娱乐的需要等,体育的运动形式也相对独立和日益丰富起来。奴隶社会对体育的需要是由于当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巩固其地位而产生的。在周朝,为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体育成为维护和巩固等级制的重要手段和教育内容,所谓“射礼政治”就是最典型的表现。当然,统治阶级为了健康、享乐也需要进行体育活动,但这种个人需要总体上是依附于社会需要,是作为社会需要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反映。而此时最下层的奴隶阶级,由于低贱的地位和残酷的奴役使他们不可能提出体育的需要,也没有从事体育的权利和条件。

在封建社会,体育发展缓慢,对体育的需要还重要局限在统治阶级范围,农民阶级对体育难以有普遍的需要。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一是受当时的手工生产劳动的约束。封建社会的劳动者主要以手工形式从事生活资料的生产,这种生产劳动的特点和方式总的来说是劳动者在身心方面有较为全面的发展,劳动者难以对体育产生强烈的要求。一是受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生产关系的约束。在封建社会,劳动者除了在人身权利上有较大改善,还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如农具、少量土地等,这些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他们更为注重和关心,而较少关注对体育的需要。三是统治阶级的压制。在欧洲表现为以神权否定人权,用宗教禁欲主义否定人的价值和享乐,在中国则是崇理禁欲,以理杀人,用严格的封建道德伦理规范约束人们的需要和追求。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体育具有广泛的社会需要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是与资本主义生产由于犬机器应用所带来的分工的极度专业化有密切关系的。然而分工却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威胁和影响,由于分工,劳动者的体力活动减少,精神负担加重,健康受到损害,工作难以维持,直接影响了资本家的利益。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家就必须增加对工人的体力投资,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以提高生产效率。此时,培养和提供强壮健康的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劳动力便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需要被提了出来。另一方面,作为无产者的工人,只有依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来维持生计,因而他们需要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身体,用以较长时间的工作,来保障自己的生存。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对体育产生了普遍的需要,体育也作为满足上述需要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之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迅速的发展,出现了众多运动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

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公有制的新兴的生产关系的建立,人才能最终从资本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社会的生产目的才能与人民的需要、利益从根本上统一起来,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和实现。在那时,体育才能真正具备是广泛的社会基础,为全体社会成员所需要和享有,成为培养和造就体质和精神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的手段之

综上所述,人的需要是随着体育的萌芽、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从原始社会对体育的生存的需要,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要以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为主,其它需要也有出现,但此时对体育的需要还是主要局限在统治阶级范围,个人需要难以满足。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对体育的需要也得到了大部分的满足,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个人对体育的需要还是无法得到充分实现。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将人类彻底解放出来,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才能统一起来,人对体育的需要也才能得到自我实现。

3、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百年历程中的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

我国自1903年清朝政府颁和实施《癸卯学制》,规定各级学堂开设体操科至今,100多年过去了,我国体育课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直至发展成为今天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在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百年历程中,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是体育课程发展摆动的两极。

(1)体育课程的社会需要

体育课程发展不可能超越特定的政治范畴,它不可能不体现某一时代、某一社会的政治要求。从历史来看,任何一个政府推行课程改革,都是从有益于维持和改善本阶级或本政权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新中国成立前,体育课程的发展毫无疑问首先是考虑了政治的需要,新中国建国初期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全盘引进苏联的体育课程,其首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苏联也是社会主义的,苏联的意识形态是马列主义的。

社会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总是要通过体育课程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末的兵操不过是清政府为挽救濒临灭亡的封建统治,而被迫引进的“西艺”课程之一,并借以兵操训练,培养机械的服从精神;民初沿袭兵操课程,与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着很大关系;1923年改体操为体育,能够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确认并推进,在于课程改革不但没有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而且还可以借课程改革缓和矛盾,粉饰太平:国民党统治时期则强调党化教育、体育与童子军及军事训练的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则突出表现为体育课程要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等。

其中社会(国家)的需要对体育课程

具有强制性作用。任何社会制度下、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存在不考虑社会(国家)需要的体育课程。

(2)体育课程的个体需要

儿童作为教育的对象和自我教育的主体,直接制约着体育课程发展,换而言之,体育课程质量的高低、教育的效果,必须通过儿童才能体现出来。体育课程的编订和实施,必须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对这个因素重视不够,20世纪初的学校兵操课程是完全没有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课程;1922年课程改革到国民党统治时期,虽然对“儿童”有所“重视”,甚至出现过“儿童中心”的观点,但总体上说依然是以社会或国家需要为中心的体育课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体育课程认识的局限性和“左”的影响,体育课程过分强调了工具性质,课程实施过于注重强迫性的生物训练,忽视或无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形成机械、呆板、枯燥和整齐划一的体育教育,压抑了儿童的个性,背离了儿童身心特点。

(3)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是体育课程的两极

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是体育课程发展摆动的一个两极。清末的体操科显然强调的是统治阶级需要;1923年的体育科,明显突出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国民党统治时期体育与童子军的综合课程,表现了国民党统治阶级的意志。新中国成立到“**”结束,我国体育课程表现出强烈的国家需要色彩;改革开放后,开始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特别是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明确提出了“体育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体育课程发展更容易受社会或国家因素的影响,甚至是某些政治家个人言论的影响。如清末的丧权辱国带来了兵式体操,抗战的需要带来了战时体育补充教材,毛泽东同志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示,整整影响了新中国体育课程50年的发展,这是体育课程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4)体育课程的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密不可分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不但共存于人的需要结构中,而且两者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个人的需要依赖于社会的需要,离开社会需要,个人需要就失去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社会需要也离不开个人需要,它是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归根结底是为个人需要服务的。离开个人需要,社会需要同样会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能性。

学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学生对体育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的需要,引导学生的合理需要是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涵。纵观学校体育的历史,不难发现,学校体育与社会的发展总是息息相关的,社会需要和主体需要也是紧密相连的。社会进步必然要对人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社会需要的标准势必就会发生变化,学校体育目标也就必须相应地做出调整。作为以培育学生、促进学生社会化为己任的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思想还是体育价值观念,都要顺应社会潮流而转变,要使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个性的优化、竞争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其它课程难以替代的优势,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

推荐访问:体育 浅谈 中人 变化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