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2-10-21 08:50:03 来源:网友投稿

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大产业增长最快的是信息业,从1990~2003年信息业的平均实际增长率达到5.69%,其中1990~2000年平均增长更是达到6.47%,其速度是GDP的两倍。从就业来看,90年代的变化最为明显,2000年在IT就业的人数比1990年增长了136万人,占私人产业就业比重的4.8%。毫无疑问,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革命强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持久不衰,并且引导其他高科技创新以集群的形式出现,从而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新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给美国经济界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全面和根本性的推动。

一、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

美国是当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信息产业的绝大部分领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一大产业,这除了与美国作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拥有的雄厚经济及科研实力密不可分外,还在于美国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了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

(一)基础研究环节获得绝对优势地位的战略

强化与高技术产业相关的基础研究,在源头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从而在中下游产业链条发挥主导作用。其最具代表性的做法是加大研发投入。例如,美国2000年在高技术产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达2653亿美元,占世界研究开发经费总支出的41.7%。2003财政年,美国政府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额达到101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投向高技术产业的。与美国在基础研究高强度投入成正相关的产出是,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占全世界的67.4%,生物技术的发明占全世界的57.1%,药品方面占59.8%,总体高技术水平遥遥领先。美国一贯注重耗资大、费时长、风险高的基础研究,“二战”时期,基于大量知识密集型军事研究的需要,创建了许多大型实验室,引进了许多第一流的科研人员,装备了第一流的技术设备,很快就把美国的基础研究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信息产业领域的很多技术创新成果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发出来的,如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等。1950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主要支持各个领域的基础研究,从而使美国的基础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美国民间数目众多的私人企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向国内许多的非盈利性研究机构和大学实验室提供大量基础研究资助,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基础研究的长盛不衰。

(二)大力支持应用与开发研究的战略

为了提高信息产业的全球竞争力,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开始重新调整和企业界的关系,扩大政府与企业界的合作,拟定了一系列的电子信息开发计划,积极引导大公司围绕经济繁荣、国家安全、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国家目标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活动,在政府的支持下使美国在半导体、微电子和其他信息技术与产品的制造、工艺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根据英国工贸部评选出的过去一个年度全球研发投资最慷慨的1000家大公司分析,2004-2005年度,这1000家大公司的研发投资总额2197亿英镑,其中有52%的公司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的5%。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的5%。这意味着这些公司主要的投资集中在研发领域,平均费用相当于公司运营利润的80%。其中研发投入最多的行业有汽车、IT、制药、电子。从地区投资增长来看,美国的增长率为7%,紧随其后的亚太地区以6%的增长率超越了欧洲的2%。在研发投资1000家大公司中,美国公司占42%。与此同时,大公司的投资对整个国家和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例如,微软占据软件行业研发投资的23%,2007年,微软研发投入的减少直接导致软件行业研发投资下降9个百分点。事实上,研发投入已经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1000家大公司的市值同期增长18%的幅度远远超过了研发投资5%的增幅。更重要的是,研发投入保证了公司业绩的持续提升。舍得为技术买单就是为企业赢得了市场的有利地位。而那些在研发上持续投入的公司将丧失与顶级企业竞争的资格,只能在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应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

(三)风险投资战略

在风险资本的推动下,美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得以迅速崛起,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萌芽并茁壮成长。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所长W·F·米勒说: “由于风险投资的参与,科学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已由原先的20年缩短至10年以下。”苹果(Apple)、英特尔(Intel)、微软(Microsoft)、雅虎(Yahoo)……这些信息产业巨星的成功之路上,几乎都留下了风险投资家的足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美国高新技术产业辉煌的今天,更没有如今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新经济。

许多经济学家指出,风险投资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效应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风险投资对半导体行业的大力资助,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微电子技术奠定了基础。1957年,在风险投资家阿瑟·洛克的安排下,工业家谢尔曼·费尔柴尔德资助诺宜斯为首的“八人帮”成立仙童半导体公司。两年后,诺宜斯发明可以将多个晶体管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集成电路技术,加速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进程。1968年7月,风险投资家洛克又作为主要投资人注资3250万美元、风险企业家诺宜斯和摩尔每人投资25万美元成立英特尔公司,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研究与开发。1969年,该公司推出自己的第一个产品——全球第一颗双级半导体存储芯片3101;1971年又推出全球第一颗微处理器4004。到1989年共开发出7种型号的微处理器,每种型号功能都跃上一个新台阶。1992年设计出含300万晶体管的新一代微处理器,名叫“Pentium”(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奔腾”)。在竞争激烈的民办半导体市场上,英特尔公司参加美国政府组织的14家大半导体公司联合技术攻关的“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为在1992年后夺回日本在半导体业抢占的世界市场份额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把自己推上了半导体霸主的宝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个人电脑微处理器的供应商,市场占有率高达80%;最大的电脑键盘供应商,市场份额达15%。第二,风险投资对计算机的投资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1957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对数字设备公司(DEC)投资不到7万美元,到1971年持有DEC的股份价值增加到3.55亿美元。这一成功的投资不仅改变了美国风险投资业的未来,也由此改变了美国的经济结构。因为DEC研制的程控数据处理机PDP-1计算机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键盘和显示器与机器人直接对话,把计算机带进一个小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再次,风险投资对软件业的投资为信息技术商业化的发展插上了翅膀。比尔·盖茨投资75000美元为IBM的新型个人电脑开发MS-DOS操作系统获得成功,成为风险投资至今最杰出的案例之一。

美国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措施有:(1)税收优惠。国会通过降低长期投资收益税的税率,刺激更多资金进入这个领域。(2)提供R&D补贴。由于风险投资企业具有很强创新能力,通常是大企业和政府科研机构的2~4倍,其每100万美元的R&D投入能开发出6倍的产品,因此联邦政府每年将3%的R&D经费投入风险投资。(3)信息服务。为小企业提供信息收集、情报分析和咨询服务,解决小企业没有能力广泛收集信息的问题。(4)提供信用担保。由国家财政拨出一笔资金设立信用担保基金并由专门组织管理,对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款提供担保,以此拓宽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5)放宽行政管理。对风险企业申请专利、并购等商业行为放松管制,让其自由发展。(6)政府订货。根据国家发展计划有倾向性地集中采购,从而降低投资回收风险和市场营销风险。

(四)重视人才培养战略

信息产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人才最丰富的国家,美国在今天也遇到信息产业发展中人才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主要采取了4个方面的措施:(1)政府通过建立网上大学等一些形式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计划;(2)政府和教育部门联手出击,政府提供资金,教育部门提供技术支持;(3)采取一些措施,调动企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积极性;(4)增加了信息技术人才的签证数量。据统计,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印度的技术移民,现在已经占据了硅谷中1/4企业的领导岗位。1998年,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工程师们总共掌握了2775家硅谷企业,销售总额为168亿美元,雇用员工数量超过59万人。1980~1984年间,硅谷企业中只有13%的CEO是中国人和印度人,而在1995~1998年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29%。这些来自外国的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使得美国不费任何代价就迅速抢占了新技术的至高点。

二、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把信息产业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出要在未来25年内出现飞跃式发展,使之与全国分阶段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客观形势相适应,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发展信息产业既要参考美国的经验,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出合理的发展计划。

(一)政府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与支持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制定前瞻性、具有可操作性的产业政策,扶持信息产业的发展。放宽管制,引导资金流入,在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为目标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一些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另外,政策导向要有弹性和透明度,可组织各种半官方研究咨询机构,为政府制定政策发表意见,同时对信息企业提供指导。经验证明,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手段相比,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空间,以尽可能地避免对产业和企业运作的直接干预,通过创造最终需求来培育产业的发展能力,从而激发产业和企业自身的快速、持续成长。

(二)增加核心技术研发投入

中国在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及其研发方面还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应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发展核心技术,我国信息产业在短期内是不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匹敌的,但至少在某些领域可以实现技术的领先。这就要从本国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拓宽信息企业的融资渠道

成立风险企业担保基金,为信息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使信息企业更容易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目前中国准备由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有政府担保的贷款,以刺激中小企业发展,可以考虑对信息企业采取更加宽松的条件或成立专门的风险企业担保基金,解决信息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另外,与外资合作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并促进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加大与国外风险投资的合作,使中国条件优良的信息企业能获得国外资金和高科技管理经验,从而培养出信息企业的创业者、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这相当于为国内信息企业创造了国际竞争环境。

(四)培养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我国政府应该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信息人才的培养,支持社会和企业进行的培训活动,以此来加速人才培养,为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信息人才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改革企业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多种、多层次的奖励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将科技人员的创新与其收益联系起来,鼓励创新。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信息产业局)

(责任编辑:方涵)

推荐访问:美国 启示 战略 我国 信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