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浅谈内部控制论文1【完整版】

时间:2023-06-22 10:10:02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第1篇一、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研究对于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国内相对于国外而言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国外学者研究的较为全面。而我国学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仅在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内部控制论文1,供大家参考。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1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1篇

一、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研究

对于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国内相对于国外而言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国外学者研究的较为全面。而我国学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仅在某方面达成了共识,例如在降低企业税务风险所要重视的自身控制方面,认为原因是内外因素共同促使的,既由于纳税人的因素,同时也由于税收行政以及立法方面的因素。对于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方面,部分学者认为要建立并且完善企业的税务风险以及控制体系,从而确保控制水平的提高,保障企业能够进行顺利的发展。还有学者则认为要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在内部控制方面建立一个预警体系,并且要在各个分析流程以及方法上进行综合性的运用,结合内外影响因素,利用各方面能够加以运用的资源对其进行税务风险评价,在税务风险的监控方面实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审阅和合理策划,从而实现零风险的目标。到目前为止,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完善程度。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并且有很多的企业对于这一领域的认识都不充分。根据对当前我国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主要在认识方面、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的建设方面和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实践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二、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原则分析

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根据这一内容可以对其原则进行研究分析。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相关原则可以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进行制定,下面主要对这些原则进行分析。首先就是牵制和授权的相关原则。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要求就是要能够在机构设置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
同时还要对兼顾企业的运营效率。为了能够在公平以及公正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要求内部控制的监督部门要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在这一组织过程中任何人都是受约束的,都是在内部控制之下的,而这一原则就是为了能够在对税务风险内部控制进行设计的时候在多个部门的基础上进行,并且部门之间是起到制约作用。而授权原则就是要在企业进行一些规章和手续的操作过程中,在相关的业务性质以及岗位的要求方面能够给予相关的任务以及职责的权限。在一定规定的基础上来对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人员实现权利以及责任等方面的统一,从而把责任人的权利以及义务得到有机的结合。另外就是全面合规的原则。企业的各层次以及过程当中要能够使得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得到全面的贯彻及实施。企业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要在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范围之内进行,而在过程上要能够从计划以及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以控制,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在税务风险上得以有效降低并控制,从而对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在对其控制体系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法律以及相关的法规,否则将会在企业的损失方面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M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M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问题分析。该企业成立于1997年,其总部是位于沿海A省的N市,主要是以超市和百货零售作为主营业务,对一些中小城镇的连锁企业进行服务,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该企业的连锁店已经在各市得到遍及,已经向周边省份进行战略转入,现在该公司正全力准备上市。该企业集团虽然已经在内部控制的体系建设上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所涉及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还很欠缺。该企业集团在税务事项的处理方面虽然能够在大体上依照相关的税法规定来处理,但是在整个的税务管理以及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上意识比较淡薄,大局观念得不到很好的把握,在税务问题上不能有充分的重视,处理较为被动,并且在有关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应对的链条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制度建设。具体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如下归纳。一方面是在税务的岗位设置方面不健全,该企业及其子公司在专门的税务岗位方面都没有进行人员设置,并且相关负责税务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安排,这一岗位主要是通过会计岗位的人员进行兼顾,例如报表会计负责申报企业所得税,成本会计负责申报营业税等。另一方面,岗位的轮换比较频繁,交接工作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对于上岗的人员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

四、完善M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问题的应对策略

1.关于企业的岗位设置

通过以上对于M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及其问题原因的分析,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通过考察以及对相关资料的解读下,对于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完善思路进行了如下探究。针对税务岗位没有完善设置的问题,可以对其进行专门岗位的设置,对于有关税种数据的收集、税款计算和申报缴纳等工作进行全面负责。该企业还应该对税收法规安排专人进行收集,并详细的分析其内容及对本企业造成的影响,积极的督促企业子公司进行学习、运用,从而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益,降低税务风险。税务审核方面工作要加强重视,安排专人进行监督审核,减少税务差错。

2.关于企业的激励机制控制

在涉税奖惩制度方面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灵活的制度,要能够把精神激励以及物质激励有效结合,从而最大化的促进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该企业的子公司税务事项的管理上,要努力探索出一个较为系统的税务风险管理流程,税务的事项要全面的涉及,流程环节要完善。子公司在遇到纳税评估的时候要及时向该企业集团反馈,而该企业集团要能够对于所反馈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共性问题方面要加强重视。

五、结语

本文主要就企业集团税务风险的概念以及特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而后结合实际案例对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在当前已经愈来愈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但是从当前这一领域的发展来看,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受到其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企业还应进一步努力,从实际出发,把巩固理论知识,全方面的进行思考,如此才能够把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得以有成效的建立起。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2篇

1.建立顶层设计、全员参与的内控管理体系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整体部署,内控机制建设更需要全员参与、分层管理。在日常工作当中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监督评价体系,做到定期对内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及时修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动态控制,确保内控工作的实效。其次是明确控制重点,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以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最后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控中的监督作用,切实落实事前审核、事中复核、事后监督的各项措施和制度,增强管理者的风险管理能力,尽可能避免经济损失。

2.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内部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逐渐应用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利用专业管理软件,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科学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灵活地应用企业财务资源和现代化的财务测评系统,对企业内控工作进行科学化策划、灵活的监督以及全面的控制,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在内控管理工作上的科学、合理、优化配置。在控制方式趋向信息技术的集成和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和实施ERP等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要充分发挥ERP等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在执行业务流程的过程同步实现内部控制的过程,实现内控控制时时、在线控制的目标。

3.与时俱进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

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在实际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是无法分割、相辅相成的。从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问题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内控管理与国际先进企业在内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生产经营中要将强化内控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学习借鉴先进企业在内控建设、内控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信条,不断优化内控运行环境。逐步形成人人有动力自觉内控观念和积极性,不断推动企业内控工作健康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企业要建立顶层设计、全员参与的内控体系,其次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企业内部控制,最后与时俱进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能力,加强业务流程管控,强化运行监督,为企业规范、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3篇

一、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一些不足与问题

1.企业管理层内控意识淡薄或认识不清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较原始的内部牵制阶段或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管;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尚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虽然制定了制度,但是企业职工随意性大,执行力低,内部控制制度停留于文字表而,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许多公司高层管理者在财务工作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现金管理混乱、不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或资金不能有效利用等等,管理者内控意识淡薄。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在经营管理上,中小企业仍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没有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偏重事后控制而忽略了事前预防机制。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待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后设法堵塞或予以惩罚,导致内部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会计控制失去效力。在资产控制上,中小企业只注重钱财物等有形资产的管理控制,而忽视了对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控制,使会计控制不能全方位地发挥控制作用。

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效性的局限

内部控制一般都是针对重复发生的常规事件来设置的,以减少企业运营风险,提高运行效率。当市场环境及社会形势、企业结构或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的调整经营战略,这就可能导致原有的控制程序对新的形势、新的经济业务失去作用。

4.职工岗位设置缺乏制约性

中小企业在岗位设置上存在一个比较严重地问题就是职工的-人多职,由于中小企业本来的规模就不是很大,所以往往会一人兼任几个职位,这样虽然最大限度的节约了陈本、充分使用了劳力,但是却会让各个岗位之间的牵制性变得很薄弱,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问题

1.对务数据失真

会计数据失真、做假的账在当今这个时代己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小企业账目不清,信息失真的卞要原因有二点:一是以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二是以达到偷税的目的,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业务少、交易金额小等特点,不容易引起检查机关的重视;最后是因为中小企业财务基础薄弱,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2.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资金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像心脏之于人一样。一旦这一环节出现问题,那么企业就无法正常的运转。现阶段的资金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资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周转缓慢,现金收回困难;存货的管理意识薄弱,造成现金呆滞等等。

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些措施及对策

1.建立有效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有效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两方而入手,一方而可以完善管理,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企业职位的理想状态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真实情况是规模小,人员也少,无法实现专人专岗的工作机制,所以加强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例如:遵循会计相关法规,出纳人员不兼任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和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等。另一方而是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制度的制定只是成功了一半,只有真正的得到落实了才是真正的成功。

2.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的素质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仅涉及会计人员,它还贯穿着整个企业的其他人员。首先是管理者,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采取的具体行动,从而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增强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内部控制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力实施;其次是会计人员,这些人员直接在内部控制工作,会计职工的工作素质与道德素质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发展状况;最后是企业其他人员,虽然他们不是直接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但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氛围是有整体人员塑造的,与每个个体相互影响。

3.加强对会计信息、资金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措施是“不做假的账”,因此在加强会计人员技术水平和内部控制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此外,还要加强营业资金管理,实现资金管理效益;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及财产控制等等,硬化制度约束,加强对会计信息、资金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4.利用政府职能,加强服务、监督、促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与它自身有关系,还与整个社会大背景紧密相连,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今,中小企业在发展之路上遇到了瓶颈,政府不仅要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更应该通过政策的制定帮扶监督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夯实基础。而企业也应该积极的讨求政府的帮助,渡过难关。

四、结语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提出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是今后完善改革发展的关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己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国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管理中存在很多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刁能得到更快速地发展。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4篇

一、目前国有以及国有控制企业控制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国有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系统,但是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内审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内部控制监督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就目前情况来说,多数国有以及国有控股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由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标准不规范,各行其是,造成了监控主体的缺位,缺乏有效的监督。

二、目前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也是带动全球经济的主要力量。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内部控制在企业生产机构等各方面广泛引用,但是还是存在不足。近此年来,仍然发生很多案件,例如中石油以及银行等,都暴露了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存有严重的问题。据调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权力机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阶层的问题、对企业的风险意识以及对企业的全面评估预算、内部监督的执行力等相关内容都存在着不足。随着产业结构的改革,国有企业的发展前景开阔,企业内部特殊控制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企业存在的这此问题不容忽视。

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性

简单的说,企业内部控制特殊的中心就是产权问题。当然,产权并不只是财产的所有权,其中还包括财产的管理权与使用权。在管理层方面,国企高层有董事会、高级经理,以及他们聘请的一此中层干部和员工。在这此复杂的关系中,拥有较高的财产支配权就会促使企业管理层利用一此手段骗取奖励的冲动,从而败坏道德。因此,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公司管治问题。它主要指由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股东、董事会以及经理组成的运行机制和制度的安排。简单的说,就是维护股东、公司以及社会公共利益,让公司能够正常的运行。它包括企业的人力管理阶层、权力机构的产生以及权力的分配等相关内容,这此都成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

2.权力机构的定位。在国企管理模式下,所采取的组织结构都是通过董事会以及最高经理管理层来实现的,然而他们都是在党委领导的决定下履行职能,因此,这此复杂的关系定位问题就出现了。例如: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时候,董事会、最高管理层以及党委会权力的分配就出现了差异。董事会受到党委会的制裁,权力变得削弱,这也是目前国企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明确权力的分配权,才能确定管理层对谁负责的问题。

3.企业高管层权力复杂。就目前大多数企业,董事长身负两个职位,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样对公司经理层的管理监督也严重削弱了,使得经理层的权力得不到发挥,失去了制衡。这种现象在大型企业表现的极为严重。迄今为止,母子公司的关系较为突出,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让企业的经营能力减弱,管理效率也大大降低了。

4.人力资源的改革。企业内部控制主要以层层授权为基准,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与控制,这样的管理方式,往往忽视了高层管理自身的弊端,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没有时效性。因此,对企业高层管理采取的方式只能通过鼓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针对现在的国有控股而言,企业出现管理层与部分职工持股的现象。众所周知,国企是国家大型企业,关系着国家经济,一旦被国外的企业所垄断,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国有控股意味着保证国有资产的增高,并不意味着收购某个企业。

5.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一个好的企业离不开管理,就目前企业来看,部分企业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缺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内部控制问题。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鼓励员工举报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查分析,给予奖励。另一方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杜绝外来领导胜任企业高层管理的现象,尽量避免政府领导的任命。

四、国有及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总的来说,要想解决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其根本就是制度的建立。要想企业的各项制度都得到完善,在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建立一项专门的制度。随着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刚刚得到改进,在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有所需求。企业应该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建立完整与标准的运作流程,让企业得到更好的管理。众所周知,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不可分,要想内部控制得到完善,首先要分析目前的企业经营管理。针对大多数企业来讲,现有的内部控制在工作效率上不能得以体现,发挥不了内部控制的真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将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结合在一起,优化业务,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执行力

目前,大多数国有及国有企业控股都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多数企业仅仅局限在内部的管理要求上,缺乏实际性的操作,企业内部的监督往往是形式,因此也不能根据发现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难以达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内部控制上不能形成有效的投诉举报,对部分问题的出现不能及时汇报,因此监督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虽然部分国企有这样的负责人,也成立了纪检监察,但针对违纪行为,实名举报较少,整体上不能进行及时的调查处理。反反复复,日积月累,这此刁、的问题逐渐扩大,因此对企业的内部监督也就忽视了,不能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企业的监督执行力,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转变传统观念,深刻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理念不断改革,企业内部控制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对企业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企业领导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依靠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推进,从这个理念出发,切实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并且明确各个内部控制工作内容和重点。其次,国企管理者应该有较强的意识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义化,将内部控制理念落实到每个管理者和员工的心中,并且贯穿整个经营运作流程,规范企业行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目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这此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众所周知,国企的生存与发展,代表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想企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不容忽视。如今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为企业的风险以及经营目标提供了有利的举措。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中,要与企业自身相结合,进行有效的制度管理,对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样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才能发挥到极限,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5篇

1烟草商业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状

1.1内控意识薄弱,企业文化缺失

烟草商业企业作为市场经营主体,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更注重销售业务,忽略了内控意识和行为的关联性,没有从内控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是单纯地为了应付检查,致使不能及时发现内控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手段,使得内控执行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内控效果的实现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且其具有不确定性、隐形化、长期化的特征。因此烟草商业企业管理者在权衡成本与效益时,往往更倾向于抓经营和效益,而弱化了对内控的重视程度,导致其未能将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并有意识地培养员工良好的素质和品德,缺乏自上而下的内控氛围,难以形成独立的企业文化。

1.2内部控制缺乏风险管理性

在国家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环境下,烟草商业企业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受卷烟售价提高、控烟力度加大、卷烟生产和销售受限等系列措施的影响,烟草企业面临着销售增长速度回落、卷烟结构空间变窄、市场需求拐点逼近、卷烟库存增加等问题,进一步导致了烟草商业企业经营风险、库存风险和信贷风险的增加。烟草商业企业虽然在内控制度之下初步建立起了风险意识,但缺乏科学的内控标准评价体系,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控制系统,影响了自身风险评估和应对能力。

1.3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与监管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不健全。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在部门设置、人员配置方面实现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但烟草商业企业审计、纪检监察、整顿规范办、内管派驻办等部门存在权责交叉错位、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未能形成有效的、互相制衡的内控机制。另一方面监督运作机制存在不足。烟草商业企业实行的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其内部审计部门缺乏从孕育至发展成熟的过程,难以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监督和管理体制。一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利用“同级监督和下查一级”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查力度和审查覆盖面,但忽略了对企业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的监督和管理,且审计的重点主要针对财务工作,强调事后的控制,更多的是追究责任而非改变现状。另一方面烟草商业企业实行了审计委派制的管理模式,省级企业设立审计派驻办对所属子公司进行监督。但由于烟草企业负责人直管审计工作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内控工作负总责,内审部门难以系统地控制与识别内控风险点,未能全面掌握企业内控执行情况并对权利进行有效监督,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

1.4内部控制人力资源力量薄弱

烟草商业企业内控人员缺乏专业的职业素养,工作胜任能力相对欠缺,内控参与度不高,精财务、懂管理、通审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仍然匮乏。即使是设计完整的内部控制,也会由于企业监管人员能力与内部控制职能不相匹配,导致出现判断失误、对内控制度的理解偏差、指令性误读等情况,使得内部控制功能失效。

1.5内部控制体系信息沟通不畅

目前大部分烟草商业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但实际效果不显著,尤其是在信息传递准确性、及时性、完备性及信息沟通质量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①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不完善。主要用于企业内部文件的收发转及处理答复,信息的上传下达需历经多重会商与分级审核,影响工作效率。

②缺乏良好的横纵向沟通机制,未能实现事前量化分析及事中管控,信息不能有效及时接获,使得内控事项大多流于事后控制。

③渠道受限导致信息失真或信息价值降低,尤其体现在外部信息的获取与沟通方面,比如产品投入与市场信息反馈、技术进步趋势、消费需求变化等。

④未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信息系统控制与保密意识不足。

2烟草企业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的对策

2.1创建良好的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环境

(1)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建立企业内控文化。一方面通过自上而下地开展宣讲会、知识竞赛、培训会、组织讨论等多样化形式,发挥群体的文化优势,掀起内部控制体系知识学习热潮,展现内控体系的重要性。树立全员内控的观念,学习从内控的角度去分析自身岗位风险点,并找到内控关键点。另一方面积极借鉴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内控建设效率。定期召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阶段性总结会议,就当前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整改建议,研究创新思路,并预测下一步发展方向。

(2)构建精简高效的组织体系。首先,明晰组织机构职能权限,根据部门功能分工、岗位职责,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杜绝职能交叉重复;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内部层级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形成相互制衡的内控机制。其次,构建多层次内控防线。设置不相容岗位,形成部门内部牵制力;以审计监督为核心,辅以纪检监察、内部监管为保障,同时进行考核评价,全方位形成监督合力,确保内部控制的实用性和效率性。

(3)激励与约束并重,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将内控执行情况与绩效考评体系挂钩,不定期对责任部门进行抽查考核,根据评价结果奖优罚劣,从而建立系统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2.2加强风险评估管理,创新风险评估机制

(1)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健全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合理制定风险分级标准、评估细则、控制流程和应对措施等,形成风险评估框架体系。根据工作经验或专家指导意见建立企业风险库,提升针对风险点、控制点以及缺陷点的筛选甄别能力,区分风险事项类别、分析风险成因、评估风险概率,有计划地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应对、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报告等措施。

(2)创新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内部控制规范,完善对预算、资金、工程、资产、财务、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监管评价机制,并根据业务流程的实施效果,及时反馈内控执行情况,并以此进行分析考核,综合管理层意见,持续创新改进;明晰监管部门权责,提高责任与法制意识,实现由“人制”到“法制”的良性转变。

2.3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

(1)优化审计机构管理模式,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建立审计委员会,派驻地市级企业的内审人员应由上一级公司领导,人员编制、薪酬发放、工作安排由上一级公司负责,实现检查权、建议权、处罚权相统一,管理权与监督权相分离,才能真正实现审计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和监督的功能。

(2)健全内部审计管理细则,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责权限、人员配备及任职条件,设置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方法和要求、责任与奖惩;以专项审计与日常监督为出发点,进行问题查找与风险评估,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层次递进,达到风险控制效果。

(3)强化内外部共同监督。一方面在烟草行业内部合理抽调素质与能力较高的审计人员参与审计工作,其具有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状况、业务流程、工作规则等方面的优势,使审计工作更贴合企业实际,有效推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可通过社会审计机构聘请专业的审计人员,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识别控制设计和运行存在的缺陷和等级,分析形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有利于克服烟草商业企业同级监督模式的缺陷,促进审计作用的全面发挥。

2.4加强人才综合素质

(1)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全方位培训,培养精财务、懂管理、通审计、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内部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合理引入良性竞争机制,激发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价值观建设,提升内控参与度,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主的内控制约机制。(2)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根据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合理引进懂经营、精管理、业务通的高级人才,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5借助电子信息技术,优化控制手段

(1)制定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应综合考量战略目标、机构设置、管理流程、技术水平等因素,优化业务流程,围绕企业需求进行系统功能设置,有序组织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同步内部控制环节与信息系统控制节点,实现自动控制监督。同时保证企业各部门、层级信息上传下达有序通畅,通过内控流程的有效实施来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2)搭建公众信息平台,聘请信息专业技术人才参与系统设计,在互联网数据的大背景下,需特别注重网络安全工作,以平台硬件、软件设施双支撑为基础,严格规范输入输出控制、数据加密、文件存储、人员权限设置等方面,筑好风险防线。

(3)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融合“两烟”生产经营,打通横、纵向数据平台脉络,实现财务、审计、纪检、整顿、营销、物流等全方位数据共享,同时拓展数据预警、授权考评等多元化功能,以信息化、数据化建设推动烟草商业企业由传统向现代企业转变,切实提升内部控制的实效性。

3结论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新经济环境下,烟草商业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配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改革。把现代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手段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当中,在风险管理视角下建立权责清晰、制衡有力、持续修正的动态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烟草行业总体竞争实力持续增强。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6篇

一、微小企业的定义

按经济规模划分微小企业,微小企业定义为每户年销售收入低于500万元的企业和个体户。国际上一般按照组织规模划分微小企业,如欧盟委员会从人员规模上把欧洲的企业分为五类,前三类可归入微小企业,第一类是没有雇员的企业,第_类是“非常小企业”,雇员人数1-9人,第三类为“小企业”,雇员人数为10-19人。从我国和各国的经济结构特征上看,微小企业资木运作和投入都较小,绝大多数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没有分离开来,产权结构完全私有制,并且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微小型企业涉及各个领域如技术服务性行业、装配型制造行业、手工作坊和小型种植、养殖业,还包括家庭手工业、修理修配、图书借阅、旅店服务、餐饮服务、小饭桌、小商品零售、搬家、钟点工、家庭清洁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婴幼儿看护和教育服务、残疾儿童教育训练和寄托服务、养老服务、病人看护、幼儿和学生接送服务、洗染缝补、复印打字和理发、地摊商贩、街头游商等诸多行业。由于微小企业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微小企业的发展的好坏会在各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人员,在业务运作过程中行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它是具有控制功能的各种方式,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措施及程序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面高的,是企业的集中管理水平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能保证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计划得以充分实现的有效管理制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在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进行相互制约和进行有效的监督,己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以适应经济市场的生存之道,使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可以坦然的、自如的应对。

三、当前微小企业内部控制面临问题的原因

首先,微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都不够全面,在总体上看微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覆盖该企业中所有部门和人员,并没有涉及到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和各个业务领域。特别在相应的财务部门,微小企业会计工作更显混乱,核算不准确面造成会计信息与真实不对称的现象非常严重。

但是存在养一些问题,一方面企业内部对会计的控制意识还没有认识上去。如我们黑龙江省的一些微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就很浅薄,他们总是肤浅的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系列的财务文件和规章制度是死板的教条的,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的灵活运转。有的人还认为微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实施的必要,并且不认真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造成有章不循,并且执法不严,在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唯意愿所转移,使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并使相关制度的执行受到限制。另一个方面则在于,微小企业自身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有:第一,国家有关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并不明确面且具体说到使用情沉是其操作性和可用性又不是很强。第_,有关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及要求存在分散化的情a5}十分严重,既没有体现出会计职能的完整性,也没有体现出会计职能的重要性。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首先,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仍需提高。由于这些年经济体质的大范围的改革和迅速发展,要求会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在原有水平上应有相应发展和提高,现阶段部分企业己经开始采用会计电算化等相关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软件和网络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监管和控制,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自己专业知识外还需掌握相应计算机的知识。

其次,微小企业负责人并不重视微小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也不在运用相关控制制度上起带头。或只对自己的员工严要求面不对自己的的行为和所犯的错误予以指止等众多错误做法。在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压力下,许多的微小企业更注重业务发展和追求更高经济目标的实现,所以经常忽视微小企业内部的建设,管理者们都希望建立一个与当前经济形式相适应的并且更为有力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机制的相应制度。

另外,就是未能处理好发展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有的微小企业管理人员,甚至还可笑的认为,内部管理机制的控制制度不但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反面还要占用人工编制,增加经营成木,使木来就不大的企业在开销上又增加了负担。止因为他们这些人的肤浅观点,使木来就缺乏管理机制的微小企业更加的涣散,使企业的发展受极大的限制,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涣散使违法和舞弊现象常常出现,并在有些方面不但没有减少开支反面则大大加大了开支。使企业在竞争中总处于劣势地位,使企业在面临重大风险的应对力有所下降了。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一个完整的控制机制,必须将所有的程序的内容运用预算控制、实物控制、系统控制等手段。让每个环节都能紧密的联系起来,相互制约和相互牵制,达到对各个部分的运作合理性进行监管和}控制的目的。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要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措施,要对参与经济业务事项全过程的业务人员建立起相互管理,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监督机制的内部联系,并且要求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面必须要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对前面己完成的工作的止确性进行检查和检验,以确保其合法和合理性。并要求明确相关各部门人员的工作业务所涉及的的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使微小企业在制度上可以达到控制风险,防范舞弊行为,纠止差错的效果。并且要求各部「〕要严格遵守《会计法》、《审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令,并加强规范会计工作。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7篇

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及住房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国家房地产业已转入高速发展的方向。在这样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与竞争的年代,作为决定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的成本控制,各个房地产企业只有将其放在中心位置,科学合理控制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每一阶段的成本,真正把握商机,化解风险,从而实现预期利润,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为取得好的收益,当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好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工作,率先准确无误把握宏观经济的走势及时机,并且加以从企业内部着手,通过加强和改进内部管理工作水准来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将会为企业带来极大地经济效益。

一、房地产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及分析

1、资金链风险与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

在成本控制方面,从成本构成情况来看,房地产企业的成本主要是工程成本,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其重心在房地产项目的设计阶段,当房地产项目设计方案一旦确定,其工程概预算随之确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成本只能在工程概预算的基础上进行控制,其弹性空间非常有限。无论是总公司,还是分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设计及工程概预算,都是由外部聘的专业中介机构完成,这种安排虽有助于公司以较低的成本使用外部资源,但在工程概预算方面,如果公司过于依赖外聘机构,由于工程概预算主要依据通用的标准进行编制,公司就难以在成本管控政策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并没有予以识辨,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脱节。

2、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层面出现偏差

随着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在现有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都制定了一套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与其相对应的效果却存在较大的偏差,在集团公司内部不同子公司或分公司之间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并不完全相同,有时甚至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集团公司加强控制增加了难度。另外公司的组织部门依照职能设置,不能适应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由于集团内不同公司对同一业务的处理流程或管理流程不一致,必然导致其内部岗位设置及要求、不同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存在较大差异。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各项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要求、关键控制点的确定,以及企业的风险防范都存在很大差异,这对于提高整体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3、内部控制措施与各开发阶段面临的风险问题

房地产企业在日常管理和控制过程中,信息系统的运用并不普遍,企业的日常控制措施和方法过于传统,即使是对子公司的大部分管理和控制活动,也主要依赖于经办个人的经验和专业判断,这就导致相同管理和控制活动在不同公司、不同部门、甚至同一公司、同一部门的不同经办人员,都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公司内部,虽然有不少信息处理系统。但各系统之间并没有实现集成,这种情况必然会极大地降低整个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效率。

房地产企业在各开发阶段面临的问题及主要风险控制点:

一是战略管理阶段:项目开发时机风险、项目地点选择风险、开发物业类型风险和开发规模风险,这些风险与市场开发部的关系定位不清以及市场运作能力不足相关,该类风险主要归因于开发商主观上对市场、开发成本、租金、售价、开发周期及资金筹措等预测错误和决策失误。

二是前期规划阶段:土地购买风险、土地拆迁安置风险、融资风险;
地块选择不合理,相关手续不完备,无法及时融资,没有长期稳定长效的融资渠道。

三是项目设计阶段:设计质量风险、设计技术风险;
工程人员与市场有脱节,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尚有欠缺,前期设计时间延误的原因还在于前期策划中的营销策划、开发及设计三条线衔接不畅,项目规划设计部门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规划设计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成本在事先没有监控机制,也无法建立产品研发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工程管理阶段:承包合同风险、工期风险、质量风险和成本风险等。项目经验无法积累传递,市场的需求不能很快反映到工程部门,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由监理公司负责,但监理公司的抽查工作对工程质量控制不够严格。

五是销售阶段:销售价格风险、营销风险等;
客户服务中心定位不清楚,营销策划部对市场预期存在偏差,开发产品定价不符合市场消费需求。

二、房地产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近年来,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基于风险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因其科学性和执行性强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文针对当前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对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建议和帮助。

1、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实时监测其面临的各种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当关注其随时面临的来自市场内外的各种风险。对此,房地产企业管理层应当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实时监测其面临的各种风险。首先,房地产企业应当组建风险监测部门,搜集来自市场、企业内部(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专司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再者,房地产企业还应当结合企业内部实际以及市场变化,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该指标体系予以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以期更加完美地监测各种风险信息。

2、制定各阶段成本控制措施,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1)战略研究阶段成本控制:对企业而言,战略研究主要是为确定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而开展的活动,其效果在短期内很难衡量,由此战略研究阶段的工作主要取决于团队的素质和公司高层的重视程度,同时也需要市场、工程等相关专业部门的共同参与。

2)前期规划阶段成本控制:由于前期规划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的工作,在投资决策阶段,公司需要组织一个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行业的管理经验团队,成本控制人员要参与投资决策阶段的具体工作。土地成本支出约占项目总支出的20-30%,对土地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开发风险和升值空间。前期开发费一般占项目总支出的3%左右,但因各地实际收费差异也有很大差别,企业应注意同相关部门协调,确保既符合政府政策要求,又满足项目开发利益。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成本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一般占项目总支出的一半以上,企业需要分析当前区域经济形势,掌握建筑市场中施工企业总体状况,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

3)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75%以上,在此阶段,成本控制人员通过恰当地与开发商的建筑师、设计院的设计师密切配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具体程序是:专题调研→设计任务书→方案设计→图纸会审。在设计任务书中,把包含成本控制内容的意图系统、明确地告知设计单位。及时组织图纸会审,从设计、工程、销售等多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加强设计质量检查监督,增强事前控制的力度。

4)工程管理阶段成本控制: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开发项目的预算编制不可避免地与现实情况产生偏差。因而工程管理阶段需要同时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成本控制。事前控制即在设计时细化图纸并注意施工的可操作性,招标时明确招标的内容、范围及搭接部分的关系,避免出现漏项或重叠工程。事中控制即发生变更时,施工前估价,施工后确认,一事一签证,内容明确,范围清楚。发生变更要及时处理,必须有开发商、监理、施工方的三方签字方能认可,事后控制即对已发生的变更分析原因,寻找可以避免或减少变更的控制方法,为以后的项目积累经验。

5)市场营销阶段成本控制:市场营销阶段的成本并不是简单地以成本节约为目标,应同时考虑当时的市场行情,在行情下滑时,节约营销费用,可能是进一步降低市场销售份额,在行情向好时,市场营销费用应达到适当控制。所以市场营销阶段的成本都必须与市场营销策划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或成效相联系,即要杜绝不必然的成本开支,也不影响市场销售。

三、经验教训

内部控制应该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解决企业的关键问题,对房地产公司来说,宏观的大环境,开发产品的周期性、资金管理、筹融资政策等因素影响很大,因此内部控制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内部控制制度应能够不断调整,以使公司更好的适应不同环境的要素。

内部控制覆盖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在以风险为导向的控制下,应以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各环节关键风险控制点为重点,结合房地产行业组织结构、流程设计以及企业的战略目标,以求实现内部控制在风险防范、提高资本运营和管理效益方面的目标。

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对于房地产企业发现并识别风险以及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针对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提供改善内部控制的建议,有利于促进我国房地产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有效运行。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成本控制作为发现并保证预期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在未来的项目开发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8篇

一、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内环境不理想

首先,家族式企业治理结构比较简单,其经营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所有者的手中,管理层和内部员工存在着密切关系,造成了家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度较低,不利于进一步发展。其次,家族式企业管理层和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高效率,从而忽视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二)忽视风险控制

很多家族式企业管理者对于风险控制并不是十分重视,认为需要做风险防范的都是大型公司和上市企业,但是事实上,家族式企业往往为了增加销路,追求利润,盲目地扩大规模,其所面临的风险往往比大型国有企业还要高。

(三)控制活动不到位

首先,许多家族式企业任人唯亲,出现一人多职的现象,这违背了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其次,权力的划分不明确,这样容易让某些人利用这种空挡,询私舞弊,增加企业的风险。最后,缺乏严格统一的工作流程,家族式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随意性较大,缺乏一套固定的流程为他们做指导,这样不仅导致企业经营效率低、错误率高。

(四)信息与沟通不畅

就家族式企业内部而言,员工很少找老板主动交流,员工与员工之间也交流甚少,这就会导致企业内部信息沟通闭塞。就外部而言,家族式企业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信息获取也不太重视,并且总是局限于一个小的环境圈中,对于外部各种大的局势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家族式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完善。在相当多的家族式企业中,并未意识到审计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没有派专职人员执行审计工作,审计的范围也不全面,造成审计工作资源浪费,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职能流于形式。

二、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建议

通过上而提到的研究发现,我国家族式企业的仟务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完善或者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好的发展家族式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保证效率,提高存在价值和必要性

(一)优化内部环境

首先,完善家族式企业的治理结构,进一步明晰产权,让家族成员以外的投资者也拥有企业产权,同时通过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法人治理机构,使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其次,改进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者的态度,把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标准,监督和制约家族式企业的经营管理,使管理层和内部员工对内部控制充分重视起来,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

(二)重视风险控制

建立风险防范系统,通过分析报表以及公司管理当中的资料,得出企业目前存在的隐患: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对风险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交给公司管理层,从而使家族式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规避风险;建立风险应急机制消除或降低风险:建立风险责任机制寻找负责对象,通过合理奖惩制度给相关责任人敲响警钟,规避风险。

(三)加强控制措施

在人员控制方面应该进行职责划分,各司其职:在处理业务方面实施授权批准控制,实现权责分离:在工作流程方面制定严格规范的工作流程给员工以参照。

(四)强化信息沟通

就内部而言,家族式企业内部员工要将工作中出现的例外事项及时主动的报告给相应层级的管理者,同时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外部而言,家族式企业应采用FRY系统,重视建立客户档案信息,及时的反应业务信息和经营情况,与此同时,家族式企业要积极主动的了解外部市场的信息,使企业紧跟市场变化的步伐

(五)加强内部监督

首先,强化管理层和内部人员的审计意识,要求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对于内部监督的理解,管理者更要增强监督意识。其次,派遣专职人员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工作本身就具有独立性,如果由其他职位的工作人员来从事审计工作,或者直接忽视审计工作,那么审计制度的设立是无效的。此外,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也十分重要,内部审计不仅仅需要对个体进行评价而且还要对内部整体审核。

三、结语

家族式企业作为新生力量,逐步走到了经济发展的最前线。但是,由于家族式企业发展时间不够长,许多外因内因都阻碍着家族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确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本篇文章通过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几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解释了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最终结合家族式企业的特点为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9篇

一、引言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为了企业会计工作事务的发展,纷纷采用起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模式。

电算化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的会计财务软件对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了合理的处理。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重要组成是内部控制。但是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存在这种种问题,这个话题成为了各个企业会计的关注焦点。

二、电算化管理中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1、相关财务软件存在安全控制方面的问题

在相关财务软件的方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管理主要是以计算机上相关的软件为主导的,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在控制意识方面和技术方面的忽视,相关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着安全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相关会计财务软件更新换代的比较慢,跟不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导致种种漏洞以及危害的发生;
相关会计财务软件内部的数据信息容易泄露,保密度不够,相关的安全措施比较缺乏少见。

2、会计工作人员存在专业素质方面的问题

在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上来看,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现代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和相关财务软件会不停地更新换代,会计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但是如今社会上不乏存在一些会计工作人员存在这种种问题:缺乏职业大的、没掌握专业技能等问题。而且有些现有的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也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不能对电算化系统和相关软件进行熟练的操作,导致电算化系统一些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会计工作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上的问题不利于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有效性作用,还会导致会计财务相关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比较低下,最严重的情况还会发生违法乱纪的不良行为,相當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3、会计电算化管理缺乏了基础的管理和控制

会计电算化管理缺少相关的管理和控制,导致工作上的不规范和监控管理难度的加大。我国规定企业会计以计算机代替掉意外传统的手工进账和手工记账等财务工作。而这些会计工作单位必须要经过统计的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和审批。但是我国却存在着不少没有经过正规审批的会计工作单位。一些相关的会计工作规章制度并没有得到落实,使一些企业的会计动作单位在管理和控制上存在着不小的缺陷。

4、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上不明确

一些企业会计在引入电算化管理模式后并没有制定最新的职责分工也没有相关的最新岗位制度。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人员,而会计电算化之下的工作人员职责分工大多数都只是继续电算化管理之前原有的职责分工,并不能适应新型的电算化管理的模式。非常容易出现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工作人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等降低工作效率的情况的出现。再者,在会计电算化的模式下,大部分会计工作都需要用计算机来操作。而且大部分的软件都需要密码等权限才能使用,这样子就很多时候会出现因为密码泄露而出现会计财务数据信息丢失和出现很严重的财务危机。除此之外,由于一些企业会计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度不够完善,会出现一些工作人员不经证据的流程进行工作,例如越权越级操作。甚至还会有一些顶替操作的恶劣行为的出现。

5、内部控制中相关会计财务软件实用性不大

前面说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相关工作软件更新换代得也比较频繁,但是不是所有工作软件在经过更新换代以后都会比较实用,有些工作软件在更新换代后还不如以前旧版的实用。还有一种情况,企业在选购电算化系统的时候没有预先了解清楚该系统的实用性,缺乏目的性。一些企业没有对电算化系统和相关工作软件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会计工作人员不能熟练的操作使用系统和软件,就会导致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不能正常有效的发挥作用。

三、对策

1、建立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制度

首先,要制定出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制度,才能让工作人员有相关的规定可以遵循。企业需要及时更新和改进相关的电算化操作系统,设立出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操作密码进行妥善的管理,避免数据信息的泄露。禁止员工越权处理、无权操作和顶替操作等行为的发生,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就以退职作处理。企业会计要经过正轨的审批才能运行下去,例如通过同级的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企业要监理处新的岗位制度适应新型的电算化管理模式,明确员工的职责分工。避免员工因分工不明确而怠慢工作的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培训,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专业素质。企业要积极地引进人才,采取考核的形式去检验员工是否掌握相关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和电算化系统的操作技能。企业要做好宣传职业道德和相关工作法律法规的工作,避免出现员工做出非法乱纪行为的情况,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3、提高相关软件和电算化系统的实用性

企业会计在采购电算化系统的时候应该预先对其进行彻底的了解,提高实用性。并定期对系统和软件进行更新和改进等维护工作。在引进新型的系统和软件的时候要对员工进行讲解和培训,促进员工早日熟练操作系统,充分发挥电算化系统的作用和优势。

四、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会计逐渐实现了电算化管理的新型模式。但是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存在着种种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这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10篇

成本管理是企业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一个适应企 业生产运营模式的成本管控体系,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市场 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管内控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更新管理观念。加强成本管理,严 格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成管内部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制 度,对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成本管理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在企 业的经营管理中占重要地位,而目前企业没有在员工心里树立起自 身的成本意识,职工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只把自己当作是生产者, 缺乏为企业献技献策的主动性。企业员工成本意识淡漠,而经营者自 身也不是全能的,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知识与技能的局限性,再加上 缺乏市场观念,从而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 误区与迟缓。

1.2成本费用标准脱离实际,成管内控不能贯穿全过程企业当 前执行的成本管理制度相对落后,成本管理仅限于财务法规中有关 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并没有与企业本身所处的环境及实际生 产经营状况相联系,只注重对生产过程的成本计划、分析和考核,而 现代成本控制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控制等三个部分,每一部 分的成本控制工作又包含了预算、执行、核算、分析过程,但是我们 采取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使成本费用标准脱离企业实际,难以发挥 应有的控制作用。

1.3缺乏保证制度执行的机制原先的一些成本管理制度由于 本身制定得不合理,或过于理想化,或随着新经营状况的出现,原有 制度已不能适应却没及时修改,从而使得制度不具可操作性。而有 些订立比较完备的制度,由于缺乏保证制度执行的机制,对内部控制 执行情况既没有检查监督,也无相应的奖惩措施,所以内部控制制 度成为一纸空文。

从上面企业实际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上可以看出,企业在内 部控制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以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解决。

2加强内部控制,规范成本管理

2.1树立并提高企业全员的成管内控意识和成管内控素质企 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管理者以及相关人员的意识,因此为提高企 业的决策,降低成本支出,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管理者要从切实行动入手,提高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 位。同时企业管理者也要注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及时 根据企业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其次企业管理者要营造重视内部控 制的氛围,强化对员工意识的培养,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使得其符 合企业成本控制的要求。

2.2建立健全企业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决策事 前成本管理内控体系,完善企业内部事中成本控制体系,建立企业 内部成本管理的事后责任考核体系,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成本管理内 控控制体系。成本管控机制的目的就是实现产品成本的降低,提高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①成本预算控制。以年度成本预算为准绳,以月度成本预算为目标,将月度预算的各项成本费用指标下达至各作业部和职能部室,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分解到区域和班组,并实现责任到人。

②成本执行控制。即成本过程控制,主要是发挥财务部的控制作用, 按成本项目和费用要素,规定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和存储成本,明确制 造费用支出范围和标准,加强对制造费用的控制,规范成本开支项目、 标准和支付程序,严格成本控制。建立周期预测制度,根据每一周期的 实际消耗情况,预测全月成本及降本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与月度预算 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解决。③成本 核算控制。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制订必要的消耗定额,明确与成本费用 核算有关的原始记录及凭证的传递流程和管理制度等。成本费用的归 集、分配必须遵循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财务人员在处理 业务时,应当对发票、结算凭证等相关凭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 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核算的正确性。④成本分析控制。企业在 搞好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本部门、车间和班级小指标分析 体系,建立定期的成本分析制度,企业各级别单位应按月进行成本分 析。逐级落实,逐级上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

2.3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企业要建立执行考核机 制,保证激励机制的实效性,则必须以制度为先,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由专人负责考核,并且对考核结果实行严格的追究机制。

①、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使成本管理 责任的情况与个人利益相挂钩,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实 处。企业要改变以往的落后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员 工按照规则制度从事具体工作,保证企业成本的最低消耗。通过激 励可以提高员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 目的。②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无论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有多高,执 行内部控制的最终手段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一是企业要建 立制度明确的约束条款,明确企业员工的行为,将员工的行为置于 规则制度中;
二是企业要严格落实执行规则制度,并且将内部控制 执行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以此激励员工按照相应的制度 规定从事工作;
三是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奖罚机制,对于违反内部控 制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处罚,比如扣除奖金等,而对于严格执行内 部控制的则要给予必要的奖励。

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实 现激励兼容。将企业全体职工的岗位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和激励约 束有机结合,才能把成本管理内控有效发挥的完美体现。

总之,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企业面对的内外部环境的变 化,成本问题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创 造出符合企业自身的成管内控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补充完 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成本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产品成本的持续 优化,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11篇

在企业当中,企业会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显著的作用。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当中,必须重视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利用准确的会计信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获得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企业当中,企业会计的作用正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因此,应对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意义加以明确,结合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一、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促进资金效率提升

在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中,对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企业设置财务管理部门,目的就在于对企业成本进行更好的管理,从而尽量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在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之下,能够实现企业资金投入效率、使用效率的提升。例如,通过内部控制,能够计算企业内部库存,并结合日常实际需求,对资金有计划地使用。根据供需变化情况,对采购方针进行灵活调整。企业利用内部控制优化资金使用,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1]。

(二)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内部控制当中,对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如果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将会对企业良好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物质因素、人为因素等,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通过内部控制,严格的区分工作人员的权利、职责,反复核查会计信息,严密监督财务管理。当发现某个环节存在问题时,可通过内部控制及时解决,从而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三)更好的保护资金安全

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资金安全保护有着重要意义。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是获取利润,因而对于资金安全十分关注[2]。企业资金具有流动性的风险,而通过内部控制,分离不相容职责、控制授权审批、控制预算等方法,更好保护企业资金安全,对企业采购进行核查、对企业资金进行盘点,帮助企业更好的掌握资金动向,从而为企业资金安全提供充分的保护。

二、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问题

(一)管控意识薄弱

在我国当前很多企业当中,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将会对企业综合竞争力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对企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市场当中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企业会计重要的工作与职能,对于企业经济安全、会计信息、资金利用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当前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着意识薄弱、素质不足、制度不全、监督不力等问题。对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强化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职能,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关键词:企业会计;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形成正确的理解,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对企业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缺乏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意识,因而相关的管理规定、控制措施等没能得到及时的建立,使得企业发展受到了阻碍。

(二)管控制度缺失

在一些企业当中,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着不完善和不健全的情况[3]。会计行为需要相应的制度做规范,而管控制度的缺失,难以为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有效的规范和科学的指导,使得企业会计工作容易陷入混乱。由于缺乏健全的管控制度,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提升,在工作中会不思进取,难以有效提升企业会计的工作效率,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三)人员素质不足

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其工作主体是人。而当前很多企业中的会计人员,整体能力与素质不足,无法完全胜任会计工作。在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中,与企业内部各个方面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囊括了十分广泛的内容。因此,企业会计人员除了基本的会计知识技能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但一些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水平十分有限,自身知识体系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也没能及时更新自身的业务知识,使得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受到了影响。

(四)监督力度不足

监督是确保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而当前一些企业在监督力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虽然很多企业都采取了内部控制的管理措施,但对于监督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4]。在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中,如果缺乏有力的监督,就有可能会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等严重问题。此外,监督力度不足,也容易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进而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

三、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优化管控意识

在企业当中,要对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意识进行优化,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会对企业经营策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有效的内部控制之下,企业才能够形成正确的发展策略,进而获得更大的效益[5]。企业管理者要对管控意识进行优化与提升,对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提高重视,在管控制度、管理规范等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使企业会计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更好的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准确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二)完善管控制度

企业要注重对管控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为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和保障。企业应完善管控制度,建立基础财务信息体系,有效分析整合各项信息,为企业生产和经营提供指导[6]。在企业财务信息管理中,应引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采取电算化的方式,更加高效、便捷的处理核算企业财务信息,从而使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效率得到提升,进而推动企业管理内控水平的提升。

(三)提高人员素质

在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当中,要注重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在选聘会计人员的时候,要根据科学的标准进行选择,在考核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其道德修养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于企业中已有的会计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更加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措施,提高其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7]。此外,企业应当提供继续教育、对外交流的机会,使会计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会计知识与信息动态,丰富和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此外,还应定期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考核,配合科学的奖惩机制,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监督管理

在企业中,要对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进行强化。在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当中,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对企业日常活动进行监督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在监督管理中,要对关键点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为企业正确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要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明确各个员工的权责,对监督人员、会计人员的责任进行落实,形成良好的相互制衡。此外,必须分离监督审核与具体业务,使双方的工作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制约,使监督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结论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正在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此,企业要想取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能够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企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从而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12篇

所谓内部控制制度,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它是企业为管理当局的需要,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和体系。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原则

1. 适用性原则

每一个企业制定何种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相互协调的方针、措施等。

2.程式定位原则

企业应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明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做到职、责、权、利相结合。

3. 有效性原则

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对出现的违法违规现象按规定进行相应的惩处,并及时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结果与企业原定的经营战略方针比较,出现薄弱环节应时修正并完善。

4. 健全性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测等五项要素,并覆盖各项业务和部门。

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各种制度、方法和程序的自我调控体系。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法规制度控制,即企业以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为标准,对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控制。

2.组织机构控制,指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

3.人员素质控制,是指对企业职工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控制。

4.职务分离控制,即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所形成的控制。

5.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级人员只有经过授权批准,才能执行有关经济业务的控制。

6.目标计划控制,指根据企业计划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7.内部会计控制,指通过会计的核算和监督所进行的控制,它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8.财产管理控制,是指为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所进行的控制?。

9.业务程序控制,是指通过制定标准程序和规范手续对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10.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或单位内部的专职机构及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借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刻不容缓,而且十分必要。

三、目前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必然导致内部控制不完善。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较为严重。这说明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理解还停留在较低阶段,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认识还很模糊。

2.控制活动存在问题。首先,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其次,信用控制漏洞较多。再次,投资控制比较薄弱。

3.风险评估与管理存在问题。企业对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大多数企业都仅对可能存在风险的一项或几项业务进行了风险评估,企业很少定期对客户信用、财务管理、采购、销售、物流等管理活动都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没有贯穿到企业的所有业务、各个环节。

4. 信息与沟通存在问题。信息与沟通也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要素,内部控制效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哪个环节需要改进等等,这些信息都需要流畅地传达到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但我国的企业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仅处在初始阶段。

四、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要保护企业资产的完全完整,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规范企业的相关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下就如何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能,提出四方面的解决对策:

1.增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首先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其核心作用。其次是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的适当外部化,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再次是明确董事会内部分工,设立专门委员会。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为内部控制程序的落实创造较好的人文环境。

3.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同时是内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和再控制,以消除影响内部控制的各种因素,也是落实内控的一个保证。

4.建立落实机制。制度落实好坏,除人的主观因素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机制来制约。需要建立相关人员的责任制、定期考核机制和必要的责任追究机制,使内部控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以上所述的几点对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强化董事会的作用是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前提,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是手段,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是保证,建立落实机制是关键。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13篇

【摘 要】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因此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章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进一步阐述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控制环境;
风险控制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含义

1.内部控制的含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完整、安全,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措施、手续的总称。

2.内部审计的含义

单位内部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成立独立的审计机构,根据有关制度、法规,采用一定方法,对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检查,作出建议、提出报告的一种监督活动。

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内控有效性以及经营活动效果、效率等开展的评价活动。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当今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作用

1.内部控制的作用

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财产物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盗窃、贪污、滥用、毁坏等不法行为的有效控制,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

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职责确定分工,严格各种制度、手续、检查监督手段、审批程序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纠正失误和弊端,防止出现偏差。

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审计监督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揭露弊端,检查错误,评价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只有具备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资料的真实、信息的准确,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2.内部审计的作用

防护作用: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本单位经济活动以及财务收支情况等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加强防护措施,保护合法、抑制非法,防止本单位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制约作用:内部审计人员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对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检查,对各种违法、违规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促使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在合法、效益的轨道上运行,保护国家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

管理、控制职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本单位各部门的经营管理、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等进行系统的审查、取证、分析,客观公正地作出结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协助本单位领导进行更为科学、更合理的决策,改进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和控制职能。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控环境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我国企业内控环境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例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 监事会、经理层之间权责不明确,缺乏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监事会没有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其次,经营者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蒙骗所有者,甚至有的企业领导者不顾法规法纪,粉饰政绩,弄虚作假。最后,人员业务素质和思想认识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尤其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有的老企业领导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水平上,这大大限制了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的有效性。

2.缺乏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的加以处理。一般,企业的风险管理就是按公司规定的经营战略,选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 风险评估是分析和识别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通过风险评估找出业务风险点,并采取恰当的方法降低风险。我国许多企业都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3.信息沟通不畅

会计信息是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和债权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做出投资决策及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可以保证有关各方及时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施管理和控制。

4.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得不到有效执行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两个方面,内部控制的失败要么是制度设计不合理,要么是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造成的。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是保证企业良好运作的关键,但设计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得不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也就会形同虚设。有些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陈旧过时不适应变化了的生产经营环境或不符合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要求,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具体执行时走了样,成了有章不循,内部控制制度也就成了一张空文。

四、需要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1.构建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企业有效运作之前提,建立企业内控制度可以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及时纠正、防止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内控体系就好比企业的神经网络,要全方位的建立企业内控制度,使“可控”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纳入其范围,真正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控”,使内控网络触及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个角落。

2.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把经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紧密挂钩,建立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营者的积极性。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相应奖励;
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做到动力与压力结合,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目的。第二,使董事会不仅要有职有责,更要尽职尽责,建立制度,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董事会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层,所以董事会只有具有相应的能力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监控、引导的职责。第三,完善企业内部的用人机制。建立企业家持证上岗和人才资格考评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提拨和任用,一律经过严格的考评、考核。第四,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的控制,提高人员素质,更要提高会计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素质。企业员工的素质不仅仅包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素质,更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道德方面素质;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我国部分企业员工的价值水准和道德观念尚未达到可自觉遵守内部控制有关要求的情况下,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将其直接纳入内部控制结构当中,将更为必要。

3.改善企业监督制度

内部控制是过程,这个过程要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来实现。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实行授权监督,监督者既履行权利又履行义务,职能到位,如果监督者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监督,就要负相应责任,这样才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通过国家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对企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监督,真正建立起包括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在内的“三位一体”监督体系。

4.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一般而言,企业的财务和管理信息构成企业的信息系统,财务信息以会计为主,提供财务方面的有关信息,而管理信息还提供许多非财务信息。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营运状况,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利用资产财务一体化系统,实现财务和产、供、销数据集成及信息共享,保证预决算、监督、考核、评价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五、结论

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离不开内部审计。一个现代化企业健全、完善的内控系统,必须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及高素质、高责任心的内部审计人员,它们既是内控系统中重要的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控目标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制度是否完善,是健全内控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内部审计还能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我国经济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正在和世界经济接轨,为增强我国企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14篇

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概念与范围

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基础,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及时性、经济性、有效性的过程。或者说,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在特定期限内,分析与判断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各种缺陷并对这些缺陷进行评定,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合理化改进意见的过程。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与实践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学习。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包括: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和非财务信息的全面审计。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错报发生的最有力工具。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增加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信心,而对企业做出投资决策。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分析

鉴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相应的基础理论及规范呈现出混乱的局面,企业经营者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明显不足,审计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已经不能再适应复杂的经济环境,因此,审计弊端日渐凸显;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只对企业内部的经济问题进行检查,审计工作会影响内部的团结;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削弱了自身的权利,使企业失去了自主经营的权利,从而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进行干扰,使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审计过程流于形式,丧失了其在企业运营过程监督与管理的权威性。

与国外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相比较,我国审计体系不够健全、起步时间也比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内部控制相对薄弱,有关挪用、侵占或诈骗企业财产的行为亦屡见不鲜,企业所有者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致使企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陷入经营困境。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不断,已经有许多企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需要我们高度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流程的不合理,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失控。许多管理者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将内部审计机构控制在本职权利内,使其受自身控制,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不具有独立性与权威性,人为控制、回避审计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不明确,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人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导致企业内部监督不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受到企业内部利益的限制,当企业出现违规行为时,内部控制审计就会失效,最终引起审计风险。

(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化技能不足

首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不到位,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不健全,局限于企业内部环境的限制,缺乏审计部门的专业指导。其次,内部审计人员缺少专业技能,许多内部审计人员都是由财务人员兼任。从专业角度来说,专业化技术不精,审计过程会习惯性的用会计眼光、思路审视问题,使审计工作效能低下、审计质量不高,查处力度不到位,影响审计工作的深度发展。最后,内部控制审计刚刚起步,许多内容都比较新颖,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明显不足,理论与实务的把握程度不够。因此,协调审计工作差异,实现资源共享,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三)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度不高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审计工作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事,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没有关系,也不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因此,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自觉性不够,致使企业内部控制基础薄弱。企业管理者对于各种管理服务缺少必要的理解,并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巨大潜力,只是片面的认为审计是对自己的工作找毛病,从心理上就对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排斥,致使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受到管理者权利的控制,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也不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分析、评判问题,尤其是企业管理者进行违规操作时,内部控制审计更是无能为力,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使企业财务工作不能得到监控,为企业埋下经营隐患。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

身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在内部控制审计部门配置适宜的技术、资源及人力,努力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人员的地位,坚持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框架,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审计机构,在审计部门与被审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力求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权限、责任,以书面形式形成规章,得到企业管理者及各部门的认可。审计部门需要及时汇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赢得管理者的信赖,确保审计权利可以有效执行。

(二)提高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专业化技能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应积极倡导学习理念,在审计部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部门之间定期进行业务交流,探索不同业务的审计流程,鼓励审计人员从实践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深入思考面临的新问题、新环境、新形势,将每一个内部控制审计项目当成一门课题来研究与分析,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审计空间,提升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应以淡然平和心态尽其职能,不为利益所动。同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从交谈中找到审计线索,完成审计工作。

(三)提高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度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更好的完成,一定要在企业内部改变观念,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利用自我评价的方式,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建立,通过对经营、财务状况的了解,及早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时整改。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审计部门。协调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审计形象,通过促进内部控制审计的快速发展,减少外部审计工作量及审计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增强内部控制审计法规的执行力度

由于受当前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相关法规不够完善,对于企业内部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不强,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到位,加大了企业违规操作的概率,给企业带来了各种风险。许多审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与企业管理者相互勾结、铤而走险,出具虚假审计信息,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所以,当前应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政策、法规,严格控制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使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具有真实性、完整性与独立性。

总之,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高效运行,努力降低企业审计成本,使内部控制审计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源动力。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 第15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以快速的发展,各工业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力也愈加激烈。由于我国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其工业企业内部控制仍处于较低级阶段,仍需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只有不断加强工业企业内部控制才能确保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顿会计秩序。

关键词:工业企业 内部控制 企业制度 会计法律法规

一、我国工业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1、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加之,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工业企业得以稳定的发展以及壮大。在工业企业日益壮大的今天,工业企业会计信息舞弊事件屡见不鲜,而且有愈加激烈的趋势。工业企业偷税漏税、虚报成本费用、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事项、虚盈实亏以及资产利润不实等不良现象纷纷登上了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舞台,这些不良现象不仅给工业企业本身以及投资人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危害了公众的基本利益,严重的影响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2、缺乏完善的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在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以实物资产为主,在那些工业企业之中,仓库保管与生产生活控制以及销售与收款控制是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与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重要的内容。我国工业企业由于管理经营不到位,使工业企业实物资产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致使工业企业潜亏增加,经济效益低下,给我国工业企业公司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3、我国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思想觉悟落后。

目前,各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其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原始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工业企业内部控制部门的发展需求。且目前,大部分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落后,缺乏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他们沉迷于享受物资生活,完全丢弃了以往那种创业精神,久而久之,将会造成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以及人才资源空虚,严重的制约了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我国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提高工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工业企业管理经营的成败最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好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工业企业良好发展的指明灯,故而,现阶段,加强我国工业企业会计信息是促进工业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工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应做到:首先,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知识是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故而,因首要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其次,加强工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诚信”二字,诚信是工业企业实现良好发展的门户,以此,加强工业企业高层人员以及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再次,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加强内部控制部门的监督力度。完善会计部门的法律法规,会计部门的法律法规与经济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强内部控制部门的监督力度,能够大大的限制工业企业不良行为以及现象的出现。

重塑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的统称。它主要包括经济性质和经营类型、管理层的经营理念、管理层倡导的组织文化、法人治理结构、各项职责的分工及相应人员的胜任能力、人力资源政策及其执行。控制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企业各项控制措施能否执行及执行的效果。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各级管理层对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的确认,主要包括识别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类风险,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分析各类风险。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环境风云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风险不断提高。但很多工业企业风险意识淡薄,忽视风险控制,如盲目使用巨额资金,轻率进行投资。因此,建立风险控制系统作为一项独立的内部控制目标,有利于强化工业企业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

加强企业内部监督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企业内部监督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的独立监督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内部审计既是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它环节的主要力量,其作用不仅在于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还应该帮助企业创建一些程序,以期达到组织成功的软控制环境的营造,并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意指工业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身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有效性及实施效率效果的评估,以期更好地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控制自我评估可由管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评估活动,密切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其目的是使员工了解缺陷的位置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然后自我采取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推荐访问:浅谈 内部控制 论文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1 浅谈内部控制论文(汇总15篇) 内部控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