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类专业“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并重培养模式的探索

时间:2022-11-03 17: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前,食品行业对食品类专业人才需求大,却招聘不到合适的学生,但学生难以如愿就业。如何使高校食品类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生产需要,同时促进毕业生就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以培养学生扎实专业理论和技能及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吃苦耐劳精神教学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并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充足、专业技能强、适应面广、符合食品产业持续发展需要的学生教学方式。

关键词:食品专业;本科生;专业教育;思想教育;素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17.01.061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Techn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 in Major of Food Specialty

ZHOU Minsheng,ZHANG Guangjie,MA Xuemei

(School of Biotechnology and Food,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yang,He"nan 455000,China)

Abstract:Recently,the food industries have large demand for food professionals but hard to recruit qualified graduate,as the opposite the difficult for students majored in food specialties to obtain employment. How to make the food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et the needs of production,and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of food specialty,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e authors hav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which is based on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ove for the food industry and the spirit of hard work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which focused on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theory and professional skill. The results shown that training mode of techn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practical experience,strong professional skills,wide adaptability,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od industry.

Key words:food specialty;undergraduate;techn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education;accomplishment enhance

民以食為天,食品工业的良好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1],因此各国都将食品工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食品行业面临着新的要求和压力,但也获到了发展新机遇,这就需要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补充进来。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促使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到2014年我国开设食品专业的高校已有235所,但人才培养却不大尽人意。招收的很多学生并非热爱食品行业,缺乏学习目标和兴趣,以致4年中自我封闭专业学习得过且过,毕业时理论肤浅、技能低下、奉献精神缺乏、人际交流、心理自我调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高,难以满足企业社会要求,影响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发挥思想教育引领作用,促使学生消除错误认识,继而热爱食品行业,顺利圆满完成本科阶段学习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

以安阳工学院食品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培养学生扎实专业理论和专业素养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敢于吃苦、勇于奉献精神的“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并重教学模式。在研究过程中,2条路线同时开展、相互促进。3年来在院领导、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三方协作下,实现了生源趋向稳定和培养质量提升。

1 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生就职意向和行业需求偏差过大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工厂多建在城郊或乡下,环境差、工作艰苦,待遇相对偏低。受原有观念影响,很多学生在择业时倾向于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期望高薪金、重要岗位一步到位,不愿下基层和进食品厂[2],不愿从事食品研发、质量检验和产品营销工作。而单位对新近人员的培养往往从一线开始,待其掌握一定经验后,才会重用。同时环境好、待遇高的单位数量少,这样产生一边是用人单位招聘不到人,另一边是学生漂浮不定难以如愿就业[2]。

1.2 学生对食品行业认识存在误解

很多食品类专业学生来自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有尽快改变家庭面貌的强烈愿望,认为学习食品专业的无非将来到食品厂参加方便面、面包、酱、醋、酒生产,了解现代食品生产、食品科技发展、今后前景方向甚少,感觉食品类专业就业发展前途黯淡,更谈不上对食品专业有多少兴趣、进行专业上探究;表现学习懈怠,最终专业理论不扎实、技能较差,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不足。

1.3 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增强食品

行业的生产、贮运、营销对经验、动手能力、协作交流能力等要求较高,而很多学生经历简单,学到的仅限于理论知识,与企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同时因一直受父母呵护、教师关爱和同学帮助,不少学生畏惧艰苦,奉献精神差,不愿接受艰辛岗位锻炼。此外,食品生产关系到民生安全的大问题,而对人的品德素养要求更高,一些学生诚信意识欠缺,让用人单位担心[2]。

2 改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举措

2.1 做好学生“思想教育”

(1)待好“进门客”。新人是一块白布,上面的风景决定于教师手中,同时第一印象在人们认识新事物中非常关键,因此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让新生尽早尽多地认识食品专业的来龙去脉、食品产业发展优势、行内知名专家学者、成绩出色的校友以及往届学生考研就业等,增进学生们专业自豪感、身份认同、行业归属感。学生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生产阅历缺乏,对陌生的事物好奇心强、印象深刻,利用图片、视频、实地参观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不同类型食品企业生产情况,增强学生对食品行业的兴趣与亲和感,建立“学好专业做好食品关系千家万户”的观念。通过数据分析世界主要国家食品产业的状况、趋势、人员职能、毕业生就业的出路及发展前景等,使学生对专业有清晰认识,同时意识自己作为新生力量应有的担当,消除学生的困惑、抵触,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

(2)做好服务指导。学院领导把握方向和原则,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约谈或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发现解决学生思想上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症结。处理过程中联系专业特色,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进行生活规划,引导学生参与专业教师主導的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活动和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使学生懂得学校所学和职业关联,清楚食品行业的历史、现在、未来及对期盼怎样人才,使学生确立适当学习和职业规划。同时整个期间留意生活困难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争取企业社会爱心资助、联系勤工助学岗位、增提助学金和心理交流辅导等帮助其走出困境,成功完成学业。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食品工业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基础,更承载着14亿人的营养健康。目前,人们对安全、营养、美味和便捷食品的要求不断增高,如何在追求生产效益的同时保障消费者权益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食品领域今后生力军的学生们应有所担当,在学校学好专业理论,增强专业技能,提高行业素养,树立“热爱专业、奉献社会”的理念,以便食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引导学生在解决行业问题中获得成就感。目前,很多食品企业地处偏僻、技术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生产工艺落后、原料加工率低、产品品种单调、管理粗放、效益差。优秀本科生利用自己扎实的理论结合企业经验容易解决问题,从而受到单位重用,在企业的决策、管理及发展方向等发挥重要作用。

(5)指导学生养成耐劳诚信品质。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言传身教,增强学生对吃苦诚信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密切校企合作,创造学生更多实践机会,让其在参与中切实体会过程艰辛,在成果收获中感受劳动的快乐。教育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规范操作试验、真实书写报告实习总结、拒绝考试作弊论文剽窃,建立合理的奖惩措施,使学生认识诚信对以后生活工作的影响。

2.2 强化“专业教育”,重视“思想教育”

(1)统一素质培养和知识传授。做人做事做学问是相辅相成的,但现在很多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只偏重于专业理论和技术教育,而轻视对学生在道德修养、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锻炼和心理疏导方面的教育,导致很多学生或高分低能、或体质娇弱、或人格偏执等。因此,要在整个本科培养阶段中,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能力提升与引导为人处事等教育放在相同的位置,同时使这几方面工作相互配合、相互益彰。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通过实习活动,保障学生获取实际知识,强化专业知识、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

(2)融素质教育到社会实践。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开放试验等工作,培养学生科研的兴趣,提升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食品企业,了解到企业技术难题和开发思路,并运用学到的理论参与企业产品技术开发。通过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拓展学生学科思维,拓宽行业视野。

2.3 做好对象跟踪和工作总结

通过邮件、QQ、微信、面谈、侧面打听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就业动态,定期或不定期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和总结存在的成绩与不足,研究改进的方法措施。项目完成时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专业进行一次全面总结,结合类似高校学生学习、就业情况数据,汇总经验教训,促进食品类专业应用人才培养工作效果。

3 食品类专业并重培养模式应用的效果

(1)学生从事食品类行业的意愿和思想稳定性显著增强。通过思想和专业双方面教育,学生对食品行业错误认识基本得到了改变,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同时专业生源稳定下来、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后思想也变得稳定。与前几届相比,入学后要求转专业的现象基本消失,考研人数明显增加,毕业时选择食品相关单位的就业率逐渐回升,已选择食品或相关行业的毕业生跳槽人数和次数大幅减少。

(2)学生未来职业勾画变得清晰、妥帖。一系列的培训实习和生产科研实践,增强了学生对食品理论和技术理解,提高了学生食品专业技能,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离校后的工作方向认识更清晰,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合理,对毕业去向判断更主动准确。

(3)學生的研发意识得以激发,专业技能提高。在学习实践中学生逐渐对食品制作产生浓厚兴趣,结合生产实际积极思考、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如开发新的糕点、饮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并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创新试验项目的实施和申报,如2014级食品专业学生成功申报6项校级和2项省级大学生科技基金项目;2013级36人参加“今麦郎”生产研发,其中2人在生产实习期间直接晋升为科长。通过参与创新项目,学生明确了科研思路,感受了科研艰辛和快乐,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提升了资料收集、设计试验、论文写作的能力。一些学生的成果公开发表在《食品研究与开发》《保鲜与加工》《中国调味品》和《农产品加工》等核心期刊上,而一些利用自己掌握的面包、蛋糕制作技术开设了糕点店。此外,一些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新开普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烹饪大赛、营养配餐大赛等并获得相应的证书和奖励。这些活动的参与又促使了学生学习专业的主动积极性、增强提升专业技能自觉性,以便更好就业和为食品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4)毕业试验效果与毕业论文质量显著提升。很多学生早早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校企合作和创新基金项目,并将其中部分内容作为自己的论文试验,提前开展,避免了后面参加就业招聘会和毕业实习的影响,而且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到自己心仪的单位去实习,增进他们与企业和社会交流沟通。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可提供学生更多时间进行调研、构思、开展试验及毕业论文写作,极大地提升了研究效果和毕业论文质量。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成果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可充实课堂内容,而且鼓舞了后来者的研发激情。

(5)学生道德修养、人际交流能力、社会适应力、身体素质及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双重”培养模式在教导学生如何做事的同时引导怎么做人、如何做好人,既强化了学生专业理论掌握技能培养,又促进了学生品德、人际、心理和身体的发展,使得学生走出校门时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做事认真踏实,从而获得用人单位较高认可度。

4 结语

在强化专业教育过程中做好素质培养,在思想教育中结合专业的问题,化以往专业、思想2辆车为同一整体,学院领导、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一起研究解决专业教育的问题,增强了食品类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人才培养质量,稳定了食品生源数量、食品企业新人队伍,为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输送了高素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利于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艳,谢武.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分析[J]. 市场论坛,2010(5):40-41.

张广芝. 校企合作框架下高职食品类学生就业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7):93-95.

推荐访问:思想教育 并重 类专业 培养模式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