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访问题及诉求9篇

时间:2022-10-31 19: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上访问题及诉求9篇上访问题及诉求 信访举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纪委领导关心帮助下,双河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举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访问题及诉求9篇,供大家参考。

上访问题及诉求9篇

篇一:上访问题及诉求

举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思考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纪委领导关心帮助下,双河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举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党委政府发扬民主、体察民情、接受监督、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落实“两学一做”和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重要举措。信访举报工作的全部内容归纳起来,就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服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双河乡在开展信访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使信访举报工作面临的环境、工作重点及任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如何做好当前信访举报工作,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现就双河乡认真分析当前信访举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产生的新特点,找准原因,积极研究相应的工作对策的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信访举报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乡正面临全面开展整乡“双推进”暨美丽家园建设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是矛盾凸显期,在各种利益躯使下,群众信访不信法,期望值过高,部分上访群众思想扭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思想较为严重。联名信、越级访和重复信访比例较大,一信多投现象较为普遍,信访内容遍及的领域更为广阔,反映情况错综复杂,处理难度进一步增大。这些都是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信访举报中的反映,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越级信访仍占居较高比重。部分信访人不按程序逐级反映问题,动则越级反映,错误地认为越向级别高的部门和领导反映,问题解决可能更快。

 ( 二) 多头举报时有存在。有些信访人为引起社会的重视,不论部门是否是有受理调查权限,都将举报的问题一一投递,这样即给纪检机关造成调查取证难,又不利于信访保密。

 ( 三) 重复举报较多。重复举报信件在近年来受理的信访来访中都占据一定的比率,尤其村级换届选举期间和落实重大项目工程中为最,大有不达目的信访不止的趋势。

 ( 四) 举报线索质量不高。从近年来的实践看,除少数举报的问题有可查性外,大部份的线索是听到或看到的表面现

 象,或仅凭个人猜测,没有实质性内容,线索逻辑不清淅,增强了工作量。

 (五)老上访户,纠 緾 户多的问题。大部分老上访户上访次数频繁,并听不进信访工作者的解释,他们在思想上存在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看法,以致出现上省进京反映的现象,妨碍了信访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是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广大干部职工自身利益的矛盾。改革是一次利益格局的调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配套措施相继出台,不可避免地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影响。

 二、新形势下信访举报工作呈现的主要特点 分析近几年我乡的信访举报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信访举报形式趋向多样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信访举报的形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了原来常用的写举报信、直接上访、打举报电话等形式外,通过现代化手段来反映问题的情况逐步增多去大部分都是单人信访,而目前联名信、集体访、越级信访和重复信访的比例有所增加,而且过去匿名举报较多,现在署名举报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二)、信访举报动机趋向复杂化。举报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群体,其举报的心理动机也各不相同。从我乡信访举报的总体情况看,大致可分为正义型、自卫型、报复型、等。真正出于维护党的形象、与腐败现象作斗争而检举反映问题的信访量所占的比例较少,大多数是控告类信访,其中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的信访举报占少部分,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较多的是在侵犯了群众切身利益的情况下才被举报。

 (三)、信访举报对象趋向集中化。在过去的信访中,一般举报对象面比较广,而近几年来在我乡的信访举报中,举报的对象比较集中,一是乡级党员领导干部,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与群众的利益有密切关联,群众关注度较高;二是基层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基层站所的负责人,这部分人在工作中长期与农村群众打交道,而且手中的权力也可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容易成为被举报的对象,成为被群众反映的热点。

 (四)举报者存在怕打击报复的心理。在处理来信来访和信访案件的调查中我们感到,大多数举报人最担心的是遭到打击报复,相对而言,调查取证的真实性不够。

 三、结合实际找出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根据信访举报工作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以下进一步加强信访举报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信访举报工作,把维护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反腐败工作的实践证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反腐败斗争中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工作水平和成效直接反映纪检监察机关的社会形象,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反腐败的看法和信心。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转型时期,腐败现象仍易发多发,群众反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信访举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任务也更加繁重。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从讲政治、顾全局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两学一做”和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加强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要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信访监督,依靠信访监督有效地促进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开展各种形式的信访监督,既是解决群众信访举报党员干部一般廉洁自律问题以及轻微违纪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一条群众监督与组织监督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要切实抓好对党员干部的信访监督,

 要采取信访谈话、预警谈话、诫勉谈话、发《信访反映通知书》等各种信访监督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约束,减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不断减少群众往这方面的信访举报,促进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推动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

 (三)、要进一步加大信访督办和直接查办力度。查处信访案件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认真查处信访案件,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落实,各类违纪问题得到处理,才能化解矛盾,减少重复、越级信访。我们要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直接查办信访案件手续简便、时效快的优势,进一步加大直接查办信访案件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成案率,及时查处一些线索清楚、案情清单,以取信于民。

 (四)、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有效对策,使信访举报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变 化的需要。从近年来的信访举报工作情况看,过去很少遇到的新的信访问题不断出现,我们信访举报部门要根据变化了的形势,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在把握政策、化解矛盾等方面多提出些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访举报工作的各项职能优势,确保各类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增强责任意识和群众观念。盯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这个方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监督执纪问责都冲着纪律去,各个环节和全过程都围绕纪律展开。把努力解决群众诉求作为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五级联动,切实解决群众诉求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群众诉求工作,用践行群众路线解决群众诉求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实现了教育实践活动与实际工作的双促进。

 (六)严格落实“ 两个责任” ,党委强抓主体责任,党政齐抓共管,强化纪委责任担当。坚持纪律从严方向,不断深化“三转”要求,实现中心任务聚焦, 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这一时代脉膊,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与本乡实际工作相结合,切实将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五级联动工作的正能量。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满腔热情地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往往是事关群众最迫切、最要紧的权益问题,切实把群众诉求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及时受理群众咨询、投诉、举报,以务实的作风提升服务效能,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建立了群众诉求信息登记制、诉求事件信息反馈制和诉求信息电子档案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责任。接待受理人接到诉求后,认真听取情况反映并作好记录,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再由纪委书记

 亲自带队安排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亲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确保纪检工作人员掌握每位群众的诉求全面透彻,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的问题,将相关部门的答复意见及时反馈给群众,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群众的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真正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总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涉及到工作机制、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在下一步工作,我们着力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高度重视信访举报工作,从健全工作机制出发,积极探索规范信访举报工作,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起,进一步提高信访办理质量和效率,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积极发挥信访举报工作职能,促进新时期信访举报工作进一步取得新的实效,进一步加强思想交流,做好相应的疏导稳控工作,通过相关部门积极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做到“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着力解决当前信访举报中反映出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

篇二:上访问题及诉求

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 1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我们的信访工作呈现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做好信访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尽管我们不断强化对信访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面对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愈来愈多的信访局面,我们很多时候都感到无可奈何。下面笔者就当前乡镇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简要分析。

  一、当前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统筹城乡、破除城乡二元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近几年,我们乡镇经济社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乡镇面貌日新月异。高速度的发展期,同样是矛盾纠纷集中爆发期,伴随高速度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矛盾纷繁复杂,不能及时调节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信访量。社会在发展,信访形势也与以前呈现出了一些不同的新问题。

  (一)信访工作任务繁重。

  现在信访人包括各个阶层,有党员、干部、职工、教师、军转干部、退伍军人、农民等,反映的问题也多种多样,一是劳动及社会保障问题;二是“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是涉法涉诉问题;四是拆迁安置问题;五是反映干部作风和违法乱纪问题;六是土地纠纷问题。甚至还有很多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信访问题,比如前段时间的尿毒症患者集体上访时间。诸多纷繁复杂的信访问题,最终都需要乡镇来一一化解,乡镇信访工作任务繁重。

  (二)群众上访向组织化、规模化发展,劝返难度大。

 在利益主体或集团利益等因素的作用下,一些上访为了向党和政府施加压力,跨地区、跨部门串联越级上访。还有少数上访人不按法定程序、不到法定机关反映问题,而是频繁到京省敏感地区和重要场所聚集甚至滋事。有的人采取一些极端方式,制造扩大社会影响,带来社会负面效应,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那些进京上访人员,他们作为上访代表赴京上访,反映的问题多而复杂,报警、求助和施压是他们进京上访的主要目的。他们一般都要求必须当场答复解决问题,必须见有一定权力的领导才肯回到地方,而责任单位的领导对这些上访人听见就烦,见着就更烦,并且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大部分解决难度较大,因此往往都不想去接,所以很难劝返。

  (三)老难信访、重复信访越来越多。

  政府在处理无理信访问题上手段的软弱,很多时候为了息事宁人,主动给予解决低保、救助资金,让信访人尝到了信访的甜头。造成了目前很多信访人并不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进行信访,而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信访,甚至出现了以信访谋生的职业信访人,导致目前老难信访、重复信访、无理信访越来越多。目前,基本每个乡镇都存在连续十多年信访的信访人。

  (四)乡镇责重权轻,缺乏实际权力,处理信访问题力不从心。

  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很多信访问题最终都将责任落实到了乡镇,但是随着乡镇政府职能的不断弱化,乡镇一级政府手中的权力越来越轻,在处理信访问题上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和实际权力,而信访反映的问题往往涉及各个层面的问题,却让缺乏权力的乡镇出面处理。这与乡镇政府担负的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很不适应,乡镇责重权轻,权责出现错位。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是信访人缺乏法律意识。个别信访人不能客观的看清自己所反映的问题,

 以为按照自己的利益及要求,在明知自己的要求不合理、不合法的情况下,仍提出过分要求,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大阻力和难度,甚至在问题得到解决后,又提出新的更高的无理要求,导致问题越解决越麻烦,重复上访现象严重。二是村组干部认识不到位。很多村组干部作风粗暴,处理问题缺乏思考,造成很多群众上访,同时少数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信访工作对下难做,对上做好无人知,没做好担责任,吃力不讨好。因此有的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意见置若罔闻,尽量回避,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有的不主动与群众沟通,方法简单粗暴,激化矛盾;有的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以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三是信访机制的缺失。首先是现行信访体制中的接劝返制度使一些信访人认为上访有理,上访成本低,即使上访不成,也可以异地免费观光旅游,这样助长一些信访人的重复持续上访、越级上访。其次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造成一些领导接访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把矛盾上交,造成群众越级上访。其三是村级调处作用发挥不够,少部分村组干部责任心不强,畏难情绪大,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低,给乡镇信访部门解决信访问题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和创新领导责任机制,夯实基础保障

  从信访实践看,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构建新的信访工作机制,首先应建立信访工作领导责任机制。明确领导职责,落实责任,完善领导是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制度。把乡镇主要领导作为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而且作为信访工作的第一知情人和协调人,确保重要信访问题领导亲自关注,亲自过问,亲自解决。对玩忽职守酿成重大群体事件的,对主要领导实施问责,真正做到制度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避免责任虚化。同时建立健全基层信访网络,做到层层建立信访工作网络,级级配备信访专职干

 部或信访联络员,并注意通过培训等手段,及时提高信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基层网络作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排查信访动态。

  (二)完善和创新信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

  为及时有效地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应建立既符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制度。一是开门接访制度。严格实行领导“大接访”工作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值班接访。二是主动约访制度。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多年未得到妥善解决,信访人对相关责任单位的信任度降低,甚至怀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为切实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要主动开展约访,积极和信访人进行沟通,研究信访事项,通过开展约访活动,使信访事项得以尽快解决或实质性推进。三是带案下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是增进干群交流、化解矛盾的有效措施,通过干部下访活动,可融释信访群众心中的寒冰,疏导过激情绪,主动把过高要求降到合情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加速信访事项的解决进程。四是领导包案制度。对突出的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将责任明确落实到有关领导,实行包案处理,即包协调、包督办、包稳定,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增强信访问题处理的领导力度。

  (三)完善和创新宣传教育机制,规范信访举报

  宣传教育是导向,规范信访举报工作,必须加大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一是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规》、《条例》纳入普法计划,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引导群众按照正常渠道反映诉求,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纷争,抛弃信“访”不信“法”的不正常思维;引导干部树立执政为民意识、增强依法依纪办访能力。二是开展信访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活动,认真落实信访举报工作“分级管理,归口办理” 的原则,促进有序、规范、高效的信访工作秩序的形成,努力控制集体访、越级访和重复访。三是进一步宣传反腐败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阐明现阶段出

 现的腐败不是根本制度性的腐败,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三者关系,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自觉地揭露腐败,反对腐败,维护大局,维护稳定。

  (四)完善和创新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源头防范

  把内部监督与上级监督、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做到既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又积极探索治本之策,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群众上访。加大事前的监督力度,围绕上级中心工作开展监督活动,确保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各项规定,深入推进群众密切关注的政务、村务、事务、党务公开,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五)完善和创新办理机制,及时化解矛盾

  上访事项的受理范围和办理质量是解决信访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所在。首先,坚持逢访必理的观念,建立和完善《首问责任制》、《信访登记制》等制度,做到“六快”、“四早”,即快核实、快上报、快批示、快催办、快协调、快处理;做群众工作的人员早介入、群众急需的服务早开展、矛盾苗头早发现、问题早处理。努力做到及时、准确、有效。其次是建立督查回访制度。注重信访案件的处理落实情况,重点审核问题调查是否彻底,定性是否准确,运用法规是否到位,回访时群众是否满意,对落实不清、定性不准、处理不到位的一律要求重新处理,决不迁就凑合。

  篇 2

  近几年来,我市信访工作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及中、省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从维护全市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

 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及时解决了大量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和纠纷,全市信访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主要特点:

  从总体上看,上半年信访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市信访量呈现“一增长两下降”的态势。即集体上访量增长,信访总量下降。。。

  二是信访问题涉及的面不断扩大。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仅涉及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客运秩序、退耕还林、村务

  城镇信访比重增大。个别县区和市直单位没有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在企业改制、机构改革、资产出让、项目建设等工作中,政策落实不到位,保障措施不得力,资产出让没有公开挂牌拍卖,导致大量信访问题的发生。

  七是信访问题相对集中,处理难度较大。当前我市突出的信访问题集中在部分县区和少数市直单位,有的是政策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体制转型过程中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有的是人为造成的信访问题或无理要求,因此解决起来难度较大。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的信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全市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重复信访仍占很大比例。工作中还存在着地区和部门间的发展不平衡、配套制度不健全、工作措施不得力、落实责任不到位等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对初信初访重视不够。从前段群众来访的情况看,大部分是因为一些乡镇和单位对群众的初信初访重视不够,处理不及时造成的。

  二、案件办结质量不高。一些乡镇和部门对上级交办的案件不认真处理,不

 能按期结案,为了应付上级,草率结案,办案质量不高。有的一边查处,群众一边上访,县里催促督办拖而不结,致使群众反复越级上访。

  三、对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不彻底。当前诸如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企业改制、非法集资、涉法涉诉、高速公路占地赔偿等热点、难点问题,有的因为解决问题不彻底,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隐患。

  四、集体上访,尤其是重复越级集体访仍然居高不下。来市越级集体上访群众少则十几人、上百人,有时甚至多达数百人。更为严重的是对有的越级集体上访,其单位和主管部门事先不知晓,信息闭塞,造成工作被动。

  五、违法违规上访行为得不到有效治理,规范信访秩序任务艰巨。一是集资集体串联上访和雇人上访现象时有发生。上访群众跨地域、跨行业互相串联集体上访,有时雇佣社会闲杂人员和亲朋好友集体上访,甚至出现了召集傻、呆残疾人集体上访的现象。二是上访人员无序违法缠访。有的上访人员情绪激烈,行为偏激,出现了举状纸,打横幅标语,冲击党政机关,辱骂、拉扯信访工作人员和维持秩序的公安保卫人员的现象。对这些行为的处理,信访、公安如何建立有效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规范。

篇三:上访问题及诉求

信访举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及 对策建议思考

 近年来,XX 市纪委、监委创新信访举报工作理念、机制和方法,充分发挥信访举报部门作为办案工作头道工序和第一道关口、问题线索“主渠道”、反腐民意“晴雨表”、领导决策“情报部”的重要作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强化工作措施,通过信访举报线索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问题,维护了群众利益,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满意率和信任度不断提升。

  一、信访举报工作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提升了信访举报工作质量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找准职责定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分析上体现全面从严。对群众的举报,无论反映职级高低、问题大小,都及时受

 理、认真登记,切实督办。规范信访举报件办理方式和办理流程,严格把关信访举报件的接收、登记、存储、流转、办理环节,利用监督执纪问责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录入办理,对信访举报件统一登记、贴码编号、分流处理,建立台帐,做到流向清楚;严格审批程序,按照规定报批、处理信访举报件。严肃工作纪律,坚决杜绝泄密和不按规矩办事等情况的发生。加强对转交办件办理情况的跟踪督查,推动转交办件得到及时接收、规范办理。XX 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X件。市纪委信访室查办信访案件X件,开展信访谈话 X 人,办理上报省纪委督办件 X 件;对转交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办理的 X 件信访举报件(包括中央、省纪委转办件)进行了督办;对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线索 X 件作重点督办。

  (二)助力脱贫攻坚,快查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

  制定《XX 市纪检监察机关快查严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暂行办法》,提升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处置效率,推进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规范办理程序,严格督查督办,对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实行归口管理,由市纪委信访室按照工作规程录入系统,建立台账,分流转办,跟踪督查,推进问题快查严处。督促指导办理反映扶

 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 X 件,立案 X 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X 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X 人,通报问责 X 人,行政记过X 人。依托脱贫攻坚五级联动监督平台办理群众诉求 X 件,办结 X 件,群众满意率 X%。

  (三)强化信访举报信息分析研判,发挥了领导决策“ 情报部” 作用

  深入分析研判,把信访举报基本态势、主要特点和重要动向及时反映出来,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对每件信访举报认真登记、精准统计,确保数据客观、真实、准确。重点做好反映县处级干部重要问题举报件、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举报件登记录入和跟踪督办工作,切实做好信息素材日常积累和定期梳理,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对特定时期或一定时段内反映突出的信访举报进行梳理分析,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党风政风和腐败现象的基本态势、主要特点和变化趋势;加强专题分析,对信访举报反映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度挖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形成分析报告;加强对外宣传,把 XX 市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特点亮点和工作情况进行宣传,突出地方特色。

  (四)做好群众工作, 架通了纪检监察机关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

 采用网络、报纸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范围和信访举报方式,让群众明白哪些问题可以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如何依法依规进行有效举报。切实把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和贯彻群众路线结合起来,认真接待群众来访,规范接访工作程序,对业务范围内举报认真接谈,详细询问原因过程,积极收集有效线索,切实提高接谈质量。对线索明确、问题具体的举报加强跟踪督办。对业务范围外来访,认真听取反映情况,耐心细致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明工作,引导群众向有处理权的部门反映。对个别群众提出的不合理不合法诉求,耐心解答,并主动到群众家中面对面做好政策解释、心理疏导工作,引导群众息诉息访。对有缠访闹访、集体上访、进京上访趋势的,及时与当地主管部门沟通联系,督促责任部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加强与市信访局、政法委等有关单位的联系,定期排查问题隐患,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完善突发情况应急处置预案,健全快速反应和处理机制,科学果断的处置了一批集体访、异常访等突发情况。XX 年,市纪委信访室接待来访群众 X 批 X 人,受理业务范围内检举控告 X 件,业务范围外诉求 X 件。全市“五级联动”监督平台受理群众诉求 X 件,办结 X 件,办结率为 X%,满意 X 件,满意率为X%。

  (五)积极探索研究,提升了全市信访举报工作水平

 举办了 X 名县(区)信访干部参加的业务培训班。每周对县(区)信访举报工作进行询问,对存在问题给予解答。经常到县、乡、村对信访举报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基层信访部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解决。加强信访举报业务学习,营造学习业务、研究业务的浓厚氛围。坚持问题导向,对当前 XX 市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措施,发表了《当前信访举报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强化四大抓手,切实提升信访工作水平》《认真抓好“四个口”提升信访举报工作实效》等文章,强化学习交流,将 XX 市信访举报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当前信访举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缠访、闹访现象突出,接访工作压力大

  部分信访人信访观念出现偏差,“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访”,特别是极个别长期上访人员因上访得到好处后,在群众中形成了负面示范效应,认为“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近年来,市纪委信访室曾经妥善处理过几起非正常上访行为。工作中既要确保来访者安全,又要保障接访者安全,还要防止来访者上网炒作造成负面影响,接访工作压力大。

 (二)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外信访量大,反映涉法涉诉问题较多

  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案件查处量、媒体曝光度加大,特别是监察体制改革以后,人民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期望值进一步提高,把纪检监察机关看成是包打天下的“全能型”部门,不管什么问题都要求纪委解决。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外信访问题和利益诉求类问题不断增多,且问题复杂,涉及土地征用、拆迁安置、涉法涉诉、劳资纠纷、企业改制、落实各种待遇和历史遗留等问题。有的因职能部门工作流程、办理时限、处理结果与群众愿望存在一定差距,群众转向纪检监察机关投诉相关人员不作为等问题,且诉求范围也越来越广,涉及领域越来越多。有的因涉法涉诉问题引发,当事人因败诉不服,怀疑司法机关领导或工作人员收受了对方当事人贿赂,转而举报其执法不公、滥用职权,要求纪委调查司法机关办案人员。涉法涉诉类问题周期长,易反复,大多久拖不决,负面影响大,需要认真对待妥善处理。XX 年全市受理业务范围外信访件 X件(次),群众到市纪委反映业务范围外问题 X 批 X 人;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受理业务外信访件 X 件(次),群众到市纪委反映业务范围外问题 X 批 X 人、同比增长 X%。处理大量业务范围外信访问题,一方面分散了纪检监察机关的精力和人力,不利于聚焦主责主业工作;另一方面,

 过多地承担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威和形象。

  (三)重复访、集体访和越级访现象突出

 当前,重复访、集体访和越级访日趋增多,且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在干部考察、换届选举、巡视巡察等时间节点,重信重访现象十分突出。XX 年,市纪委信访室收到反映某处级干部的信访举报 X 件、反映某农村党员的信访举报 X 件,接待一批 X 群众集体来访,收到 X 多人联名举报信件。与初信初访相比,重信重访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反映的问题多数在基层。二是持续时间长,往往经历了多任领导和办事人员。三是处理问题难,有些上访问题的历史环境特别是政策法律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客观上给解决问题带来很大障碍。四是反映问题演变快,原来问题已经解决了,但由于时间、条件发生变化,又可能找出新的理由,提出新的要求,形成新的上访。五是负面影响大。重信重访对象及问题在群众中的“知名度”较高,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信访举报渠道不断完善畅通,很多信访举报根本不经过基层,直接向上级许多部门、许多领导反映,并采取电话、网络、信件、走访等多种方式举报同一问题,形

 成了大量的重复信访件。有的信访举报相关职能部门已经作出了处理,面复了信访人,由于信访人提出不合规不合法的诉求得不到解决,转而举报为其办理诉求的领导干部。有的信访问题如反映征地拆迁、移民补偿等,部分群众对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够、要求过高,因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矛盾没有及时消除或缓解,引发群体访、重复访及越级上访事件。

  (四)匿名举报较多

  因担心受到打击报复等原因,除非涉及信访人自身利益诉求,大多不愿意实名举报。近年来的署名举报仅占 16%,匿名举报、冒用他人名字举报较多。有的信访群众认为只要联合署名的人多,领导就会重视;上访的人多,党委、政府就会有压力。因此,有的信访个体有意拉拢、鼓动其他群众一起联名举报、联合上访;有的在信件中擅自将不愿或不明情况群众的姓名签上,以联名信形式举报。匿名举报调查难度大,查清后无法向举报人反馈,举报人由于不知道结果反复进行举报。

  (五)处理疑难信访问题力度不大

  信访问题反映在上面,根源在下面。有的乡(镇)和村(居)委会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对一

 些能够解决的问题长期拖着不解决;对一些民事纠纷不及时排查处置,推诿搪塞,上交矛盾;对上级交办的信访批示久拖不办或案结事不了,使群众将原来的诉求反映转化为信访举报。有的镇)纪委人员变动频繁,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一些信访件处理不及时不到位。比如,群众向上级纪委反映的一些信访问题,有的是乡(镇)纪委已经调查处理过,由于调查处理不到位或处理后没有及时反馈,群众认为基层不解决,又将同样的信访问题向上反映。

  (六)“ 五级联 动” 工作点多面广,工作质量难以提升

  目前,全市 X 个县(区)、X 个乡(镇)、X 个村(居)委会全部开通了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五级联动”平台,消除了录入空白,实现了“五级联动”平台工作全覆盖。“五级联动”工作重心在基层,关键要靠乡(镇)、村(居)委会两级推动。有的乡(镇)、村(居)委会干部对“五级联动”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形成通过“五级联动”监督平台录入群众诉求的意识,没有主动把“五级联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来抓,没有明确专人去做,还存在凑数录入、录入项目不齐全、录入内容简单、整改不到位、办理不及时等问题。

  (七)乱告状现象依然存在

 少数党员干部借检举揭发之名,公报私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恶意中伤。尤其是在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上,在换届选举、干部调整、民主评议等时间节点,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就告状,“提谁告谁,用谁告谁”,匿名举报较多,乱告诬告现象突出。乱告诬告不仅给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更重要的是挫伤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败坏了风气,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决纠正。提倡实名举报,始终支持正常反映问题,坚决反对和制止乱告诬告行为。

  三、进一步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探索

  结合监察体制改革后信访举报工作的职能职责,深入研究信访举报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取得信访举报工作的新成效、新进展。

  (一)严格落实信访举报归口受理制度

  厘清监察体制改革后信访举报工作的受理对象、受理范围、职责边界,归口受理反映市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监察对象涉嫌违纪、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检举控告。强化服务群众意识,结合来访群众身体状况、性格情绪、所反映问题等实际情况,热情高效、规范安全地做好群众来访

 接待工作。对受理范围内举报认真接谈、记录,既收集反映涉嫌违纪问题具体线索,又了解群众上访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对受理范围外来访耐心疏导,把“为什么不受理”讲清楚,把“到哪里反映”说明白。对缠访、闹访等非正常上访行为,积极协调配合公安机关依法处置,维护机关正常工作秩序。切实加强信访举报件条码管理,严格实行一信一条码,防止检举举报件遗失、私藏、隐匿、销毁等情况发生。突出受理、分流职责,及时受理、认真登记、细致筛选、准确摘录、迅速转送反映市管干部问题的检举控告。严格时限和程序,及时准确办理径送件。

  (二)认真分析研判问题线索

  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做好信访举报件的登记、录入等工作,确保要素齐全、客观全面。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梳理好信访举报中反映领导干部违纪问题线索,认真履行信访部门作为监督执纪第一道程序、第一个关口的职能职责。

  紧盯重点人员,突出“关键少数”,聚焦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领导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两面派;紧盯重点领域,聚焦选人用人、审批监管、资源开发、金融信贷、

 土地出让、房产开发、工程招标、公共财政支出、旅游发展等领域的腐败问题;紧盯重点问题,突出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特别是“七个有之”问题,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围猎”和甘于被“围猎”交织问题。关注群众反映的耍特权问题,注意发现和研判特权行为背后反映出来的违纪问题线索。

  (三)重要信访举报情况及时报告和反馈

  及时向市纪委书记、分管副书记报告市...

篇四:上访问题及诉求

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与对策

  一、信访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观其信访工作现状,由于我国正处于法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格局的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因土地承包、涉法涉诉、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企业改制、下岗职工、移民问题、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各种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诱发许多信访问题:一是信访人信访观念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信访人抓住领导不放,抱着领导好说话、说了算数的心态,明知不应解决的问题,也许能在领导那里开开绿灯。二是信访人滥用信访权利。信访人深谙信访渠道简便、快捷,相当一部分信访人明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就是不依法依规办事,认为找领导来的快,成本少,实惠多。三是信访人信访行为过于偏激。信访人摆出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无论是找领导还是信访部门,只要没有达到目的就死缠乱打。

  二、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个人利益主义意识加剧。信访人重权利、轻义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二是部分社会行为失范。一些公民公然践踏社会公德和法律而致富的现象。三是对信访工作不够重视。极少数部门和人员在对待上访人信访问题方面,无论是认识上还是措施上都存在较大差距。重治标、轻治本。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信访工作秩序。

  三、解决信访问题的对策

  群众利益无小事。正确处理好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如何更好地做好信访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拿在手上,信访部门必

 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治标和处理个案上,要在治标的同时,集中精力在治本上下功夫、做文章:

  (一)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从源头上和根本上减少和防止信访行为的发生的重要措施和根本途径,必须常抓不懈。二是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党的政策涉及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群众的根本利益。无论是政策宣传,还是政策执行,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诱发上访和引发各类矛盾,因此,各项工作一定要细,作风一定要实,尤其是在政策执行上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把信访行为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加大《信访条例》宣传教育力度。要保持《信访条例》宣传的持续性和经常性,信访部门要把《信访条例》的宣传融入信访活动的全过程,引导信访人依法信访。

  (二)进一步规范信访行为。一方面要在保证信访渠道畅通的前提下,重点在规范信访人信访行为上下功夫,对信访人合法、合理的诉求要依据政策及时解决。没有政策依据的,要尽力做好息访工作。对有极端行为的信访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以维护正常的信访工作秩序。另一方面,信访部门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一个信访人,尤其是信访承办单位,绝不能草率从事,对信访人反映的信访问题要全面深入地调查,客观、公正的处理。

  (三)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质量。信访工作部门及信访承办单位要以事要解决,人不回流为目标,以提高信访队伍业务素质为重点,以提高信访人满意率为标准,全面提高信访事项的办结质量,力求在每一件信访事项的处理上达到三性,即事实调查的客观真实性、适用政策法律的准确性、文书制作的规范性。避免重访、缠访行为的发生。

  (四)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机制。一是领导机制要有新突破。首先是在领导重

 视程度上、组织建设上、经费保障上要有新思维,其次在工作落实上、目标管理上、考核内容上要有新举措。二是运行机制要有新创举。在整合资源,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上要有新思路,在畅通渠道,整体联动上有新动作。三是处理机制要有新成效。在处理突发性问题上要有新方法,在消化积案上要有新作为,全面提升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与对策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行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地勘单位要高度重视本行业的信访工作,运用法制化的手段去引导和解决社会矛盾,确保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稳定。

  二、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上访者文化水平较低,不理解或片面理解政策及法律规定,不愿接受接待人员的答复和解释,长期坚持无理访、诉,在利己思想的驱使下,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产生“谁的官大就找谁”,“人治”要比“法治”管用的错误想法,将个人问题的解决寄托于高层领导机关,不满足就走上缠诉、缠访之路,严重造成了单位精力的分散。

  2、对于地勘单位而言,无序性上访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在上访的过程中,由于上访者对所反映的问题处理结果不满意,因此,对处理单位失去信任感,双方的矛盾有时呈胶着状态。

  3、无序性上访也是对我国司法制度的一大挑衅。法律规定:公民对其不服的行政行为可以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解决,犯罪行为可以在由国家或者自诉人启动的刑事诉讼中解决,民事纠纷可以在民事诉讼中解决。从理论上讲,依照宪法以及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等法律均能予以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及新《信访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绝大都能为法律和法规所调整和制约,那些一切凭主观意愿办事,有理无理先上访的作法,其本身就是对我国提出的“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的伟大方略的一大挑衅。

  三、处理信访工作之对策

  我们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的战略高度,转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现实需要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复杂的信访现象。

  (一)依托司法程序,将处理信访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

  信访工作的这种无序状态,同机构设置及运作的不科学不合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多年来中国社会矛盾处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矛盾的积累。而针对地勘系统大部分基层单位而言,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弊端。因此,我们应在新《信访条例》的框架内去寻求、重塑、舒缓社会矛盾的通道。要整合职能、调整机构,建立起企业律师制度,设立法律顾问室。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上,以工会、纪检为主导,其它部门予以配合,充分发挥工会及职代会的职能作用。在处理信访案件的过程中,要将信访问题的处理纳入正常的法制化轨道内妥善解决,要建立起单位长治久安的社会矛盾处理体系,要充分发挥企业律师及法律顾问的能动作用,合理规范,引导预测。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上,要综合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评价,依法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律化和专业化。

  (二)创新工作思维,切实化解单位内部不稳定因素。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稳定与发展,是基层工作永不松懈的一根弦。在以往的信访工作机制中,其机构运作的不规范性及司法行政机构设置的不科学性,是

 导致信访潮现象的最直接原因。可以说,我国社会矛盾疏导机制结构设置的不科学性,尤其是政府司法行政运作系统的断裂并缺乏之协调,才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在新的《信访条例》颁布的同时,我们要积极调整机制,大胆创新工作思维,要切实把信访问题的排查与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评估预警机制、排查疏解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信访受理登记制度、报送转送交办制度、督办查办制度、听证终结制度和监督保障制度。并要积极推行领导接待日制度、跟踪督查制度、定期研究制度和相关部门的会访制度。要大力宣传和贯彻新《条例》,依法主动接访。要切实抓好本系统、本单位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要树立攻坚克难意识,推动建立“畅通、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要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防止敷衍推诿、酿成大事的发生。要重点排查调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可能转化成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切实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相结合。要超前防患,标本兼治,切实化解不稳定因素。

  (三)夯实基础硬件建设,提升地勘行政公信力度。

  社会改革以促进地勘经济主体及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行业单一性管理,现向社会经济多元化转变。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以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原计划经济时代的一整套规章制度,现已极不适应于当前改革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不及时修改和废除陈旧的规章制度,势必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据笔者调查,大部分信访案件的源头均出现在原有的规范性文件的纰漏上。笔者建议,地勘各行政单位,要站在发展的高度,以严谨的态度,彻底清理不适时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文件。进一步严明制度,规范操作,从源头堵塞漏洞,夯实基础硬件建设,规范执政行为。要大力推进政务制度改革,在行政执法及政务管理中,要加大政务、财务公开力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要切实贯彻依法行

 政的法治理念,实施诚信透明原则,切实提升地勘行政的公信力度。

  (四)正确对待信访,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所谓“正确对待”就是要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信访。我们既不能害怕信访,或者谈“访”色变,或为达到息访的目的而置国家法律和政策于不顾,任意采取办法进行处理;也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过小估计信访的危害性,决不能犯“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错误;要“善待信访”,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要不断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切实抓好信访工作主要角色的合理定位。信访工作人员,要深入调查研究,善做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要找准病因,辨证施治。接访人员要提高综合素质,情暖信访者。要加强信访信息的收集工作,掌握主动权。要增强忧患意识,主动化解矛盾与纠纷。

  (五)加大普法宣教力度,全面提升行业人员守法素养。

  要加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家属的政策法规的教育,进一步扩大普法的广度与深度。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养。要进一步推进法治化建设,加大全民普法的工作力度和效果,促进社会的基本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切实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综治委、办的作用,狠抓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深入落实。切实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全民法律知识的进一步提升。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信访工作是确保稳定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快速、健康、稳健发展的基石。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敏锐性,多做“雨中送伞”、“雪中送炭”的工作,强化政策宣传和职工教育的责任。规范信访程序,

 化解内部矛盾,推进地勘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稳定。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一些企业也进入了发展的严峻时期,一些历史上存留下来的与劳务相关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我们只有做好相关的信访工作,有效维护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此才能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的突飞猛涨,为各个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信访矛盾突出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竞争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社会与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导致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显著增多,社会矛盾日渐激化。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着生产资金不到位、基层管理制度不健全、基层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再加之原有的社会矛盾的激化,以至于信访矛盾突出难以有效解决。

  1.2 信访人员认知存在问题

  部分信访人员对已经解决了的信访问题心存不满,或对已被认定为不受理的信访事件不认同,存在有“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思想,从而采取反复多次集访的形式,以期可以扩大影响力,引起相关领导部门的重视;从地点上来看,信访群众具有非常明显的信访动机,一般都选择在企业重要项目的施工地点或是行政机关门口,通过制造不良影响,阻碍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从而向企业施压,达到自己的目的。

  1.3 处理难度增大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形式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在积极进行转型升级,放缓发展步伐,以至于一些信访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强化,以至于信访的组织化程度与激烈化程度不断上升,企业

 过去存留的问题与当前的实际问题相互影响,进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以至于信访工作的处理难度不断加大。

  2 信访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基层群众基础薄弱

  信访工作的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是引发群众信访的主要原因。从近年来的信访情况看,有**%都发生在基层,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县市对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访部门人员少,经费也得不到保障,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二是基层信访工作网络不健全,存在设施简陋、人员配备不齐、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没有把问题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信访系统统一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信访人因为一个问题可能同时找县、市、省几级信访部门,由于没有统一口径,得到的答复可能就不一致,甚至引发信访人进京上访。

  2.2 信访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信访制度还存在着一些缺陷,设计不科学、不规范、不完善。存在程序不健全、受理范围过广、组织体系分散、工作机构功能錯位、信访程序缺失、职责不清等问题,这就容易造成...

篇五:上访问题及诉求

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整改措施10 篇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整改措施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整改措施 1 今年以来,乡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做好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高度重视和加强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强化基层信访基础工作,聚力化解各类信访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畅通了信访渠道,有效维护了全乡社会秩序。全乡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 X 个村 X 起,化解 X 起,有效杜绝了重大群体性的事件的发生。现就全年的信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责任到人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成立了专门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信访接待和矛盾排调工作。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疑难问题不出乡”的原则。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群众反映比较突的问题、案件认真分析,做好梳理分类,达到底数清、情况明,研究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另外,专门设立村庄法庭,为各村聘请了法律顾问,努力化解群众矛盾在基层。

 二、深入排查,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化解矛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把信访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作为维护我乡安定、稳定的有力抓手,积极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首先注重源头治理,从根本上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建立预防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工作中,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发生情况、特点和规律,积极预测,超前防范,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预防与化解纠纷相结合。其次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困难。认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事项,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而且能够解决的,落实责任单位,限期督办解决。对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可以逐步变通解决的,做好面向群众的沟通工作,取得理解和信任。

 三、依法办事,维护良好的信访工作秩序 解决信访问题,保持良好的信访秩序,关键是要依法按政策办事。一是依法按政策解决信访问题。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有条件能够解决的,限期解决到位,决不留尾巴。对暂不具备解决条件,需逐步给予解决的,给群众解释说明政策情况,尽快按政策规定逐步予以解决。二是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对行为过激、无理取闹、扰乱信访秩序的上访群众,及时通知公安机关介入,采取必要措施,依法予以处置,维护了正常的信访秩序。三是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引导群众通过仲裁、诉讼和行政复议等途径依法公正解

 决问题,有效地维护了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坚持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信访值班制度。

 针对今年各种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较多的实际,乡上在搞好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同时,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在重要会议召开和重大活动举办期间,均由主要领导亲自带班值班,确保信访工作不出问题。

 四、强化举措,形成防控结合良好局面 乡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准确摸清底数,及时掌握事态的发生、发展进程,全面了解信访当事人的合法诉求,做到事事有记录,件件有答复。

 2020 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加强对信访稳定工作的领导,努力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 二是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努力畅通信访工作诉求表达渠道; 三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依法处置信访工作的不正之举。确保我乡信访、稳定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稳定。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整改措施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整改措施 2

  1、主要承担受理人民来信、来电、接待人民群众来访。

 2、承办上级交办、转办的信访案件。

 3、向有关部门交办、转办、督办信访案件。

 4、调查处理重大信访案件和信访老户工作。

 5、开展《信访条例》的宣传工作,做好信访人员的法规政策咨询、思想疏导、矛盾化解等工作。

 6、完成党工委、办事处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整改措施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整改措施 3 去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领导班子以** 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狠抓信访工作任务落实,切实发挥为民办事,为党委、政府分忧的职能作用,为构建“平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班子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班子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去年来,我局始终把深化理论武装工作作为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全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在党员干部中扎实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完成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开展了学习张云泉等全国先进信访干部和牛玉儒等

 先进事迹,进一步树立了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的为民服务宗旨。据统计,局党组集中学习 12 次,每人都在学习讨论会上作中心发言,作学习笔记。通过学习,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局党组不断把学习实践的成果转化成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断提高,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强化作风建设,班子成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不断增强。去年来,局党组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信访工作为民服务、为民办事的理念,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信访工作职能得到整体发挥。去年来,我局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相结合,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大胆创新自选动作,组织干部“三进三访”,即:“进农民庭院、进困难家庭、进信访老户”,坚持做到重信重访户必访、信访老户必访、困难群众必访,搞服务、办实事、促发展,切实提高了信访工作服务水平。年底,局安排 3 万元用于困难信访户的帮扶救助。

 (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班子整体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局党组不断完善班子议事制度,强化了民主集中制建设,保证了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每半年开展一次民主生活会,会上领导成员互相沟通思想、党内外互相监督和定期通报情况等项制度,并坚持不懈地抓落实,使党内生活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班子成员之间增强团结,通

 过开展谈心活动,班子成员互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增进理解。并且坚持每半年向离退休老干部通报工作,虚心接受监督。

 (四)开展“廉洁从政、秉公用权”专题活动,班子成员带头树立了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不断强化制度约束,进一步完善了领导班子及成员重大事项报告、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建立和完善了群众监督、民主监督制度。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化管理工作,限期对暴露出的问题自查自纠。

 二、强化职能作用,圆满完成各项信访工作任务 (一)强化基础工作,办信、接访、复查工作成效显著。20**年来,县信访局受理信访总量件(次),同比下降 4%。受理群众来信件,与同期相比增加%。接待来访批 2206 人次,同比批次下降%,人次下降%。其中集体访发生 72 批人次,同比批次人次均下降%。受理初信 8 件,报结率%。受理初访件,报结率 1%。受理上级督办要信件,报结件。申请复查件,做出复查件。群众越级上访逐年减少,信访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信访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扬和肯定。

 (二)强化督查督办,信访积案问题的化解力度加大。去年来,我局将信访积案的化解工作作为主线来抓,开展了以集中治理越级访、集体访和异常访为主的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我局通过排查梳理了个信访积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集中交办。这些信访积案均是老大难问题,大多属跨部门、跨乡镇、涉群体的疑难信访件。我局多次召集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动态督导案件办理和化解情况。针对一些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局进行实地督办、跟踪督查,提请县领导集中会诊、三堂会审。同时,县财政也专门划拨了万元,作为这次信访积案的化解经费。通过县乡两级共同努力,个县领导包案信访件现已化解个,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市联席会议交办的个重点信访件化解件,正在调处件。列入省级督办的信访积案件,已化解个,三级结终件。

 (三)突出重点任务,全力打好安保攻坚战。信访维稳工作是去年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当时信访形势十分复杂,信访态势十分严峻。我局以稳定为第一责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落实各项有效措施,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提早部署,重点突出。在国庆安保期间,每天召开一次碰头会,每周召开研判会。在国庆信访进入关键时,我县对排查出的重点件,一件一件的落实工作责任。同时,县委组织部专门抽调了副科级干部来信访局担任信访督查专员,组成专门信访维稳力量,全力投入国庆安保信访稳定工作。二是渠道畅通,措施得力。8 月份以来,组织开展大范围、多层次的县委书记大接访、下访系列活动,通过县乡两级领导大规模的接访、约访、下访活动,进一步化解矛盾、掌握动态、疏导情绪,取得明显成效。县委、县政府

 领导多人次在信访局参与接访、约访多人次,接待群众人次,推动多个问题的解决。三是重点掌握,劝返及时。在进入国庆信访临战状态后,我县派了强有力的驻京工作组,加强了驻京工作。先后派余人到京劝返,成功阻止人次上访,安全带回人次。在做好北京劝返工作的同时,我县还强化了本地稳控工作和处置力度。对无理上访、闹访人员建立了三道防控线,确保了视线内的所有对象没有出现进京上访。国庆期间,我县共办3 个学习班,对重点对象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转化。

 三、夯实基础,健全机制,信访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 (一)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着眼信访工作薄弱。下发了 “信访工程五个一”活动文件,结合农村综治八大员建设,我局分阶段实施了“信访工程五个一”工程,镇一级做到乡镇、村(社区)要有一个完善的信访工作组织网络、一支健全的信访员队伍、一套完整的信访工作机制、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一笔专门的信访工作经费。

 (二)实行领导接待预登记制度。去年来,我县全面实行县领导接待日预登记制度,引导群众对应对口接访。年初,对县领导接访日程安排向社会公布,引导来访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与参与接访的县领导分管工作对口。在平时信访登记时,接访人员详细记录来访群众个人资料,以便及时向来访群众反馈信访答复。对于初访情况比较复杂的,上访人要求见县领导的,

 信访局要求其预留电话,每月 14 日电话告知,引导其与对口的分管领导接访。通过切实发挥对口分管领导接访和督查,进一步提高处访效果和责任落实,进一步改善信访秩序。去年来,我县领导接访日还没出现过以上的集体上访。去年来,县领导接访日接待群众来访批人次,比往年都有大幅度减少。

 (三)信访部门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县信访局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信访接待、登记、受理、告知、回复、回访等程序进一步完善。在年底办信考核中,我县做到不失分。在要信要访督查工作中,全面推广实行信访事项报结“三见面”制度,严格把好信访事项报结关。注重信访事项的排查、分析和报告。开展了每月一排查,每季一分析,及时发现、协调、处置重大信访访问题和初信初访。全年来发出《信访通报》12期,《****x 信访》16 期,上报信访信息 26 次。

 总之,去年来,我局领导班子的工作是富有成效的,能坚决执行上级交办各项任务,创造性的开展信访工作,在维护我县社会安定团结局面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从全年的信访总体运行来看,相对比较平稳,但也出现一些不正常本文来源:文秘现象,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群众择机访较为严重。二是来县集体上访多。三是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乡镇信访力量较为薄弱,信访调解工作仍需加强。原因有四个:一是上访人“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不断通过信访渠道

 来解决问题。二是对信访的期望值非常高,出现相互攀比现象,抱着“小闹不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给政府施加压力。三是责任追究还不到位。特别是许多事权单位对自身引发的信访问题化解却重视不够、力度不大,致许多信访问题化解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今年,我局领导班子一定会以坚定不移的态度、坚强有力的措施、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力以赴抓好信访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为不断开创我县信访工作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整改措施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整改措施 4

  问:《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中央对加强问责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紧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把问责作为从严治党利器,强化问责成为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2016 年 7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正式施行,党内问责工作更加精细化、系统化和法治化。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需要树立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鲜明导向,着力构建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二是预防和解决信访问题需要进一步压实信访工作责任。从实际情况看,很多信访问题之所以产生或久拖不决,根本原因是信访工作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而一些地方和部门责任追究失之

 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这就需要严明责任、严肃问责,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经验...

篇六:上访问题及诉求

又称上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政治表达形式,主要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信访材料范文及写法,供大家参考选择。

 信访材料范文及写法 1

 如果是实名反映问题,需要以下几点:

 1、收信人,也就是抬头“XXXX 局(政府)”,是投诉、举报、反映问题的机关或部门。

 2、事实,具体诉求的事实。

 3、诉求,信访人要求,比如要求查处,要求补偿(赔偿)等。

 4、信访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群众通过书信向信访部门反映问题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写信人自己不会写或写不好时,可以找人代写,有条件的最好打印,这是信访工作人员搞清楚信中反映问题的基础。

 2、反映问题应事实求是,不夸大,也不缩小。语言表达要简捷清楚,让人看了一目了然,一页纸能写明白的,绝不用两页,这样既节约写信人的成本,也节约工作人员的时间。

 3、反映问题或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倡一信一事,就是一封信只反映一个问题或一类问题,且这些问题应属于纪检监察部门的受理范围,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应直接向司法机关反映,这样便于来信的办理和问题的处理。

 4、一定要写清楚联系地址和联系人,有电话的,最好留下联系电话,有工作单位的,应写清楚本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名称,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情况,同时也便于反馈问题的处理结果。

 信访材料范文及写法 2

 明白要表达的诉求和要反映的事情,诉求和事情要有代表性,自己做有困难,或者自己无法做。材料标题要直观,一目了然。标题要反映出信访的问题,有关人员可以直接看出信访的目的。正文开头要反映出要信访的机关或领导,顶格写。不要用你好或您好等敬语。正文要开门见山的信访事情列出,对事件、问题不浮夸也不缩小。结尾词要用词恳切,并要有请领导或者党政机关重视的意思,如以上问题完全属实,恳求有关领导明察。落款要清除醒目,日期记载要写具体,正文结束直接写落款,日期卸载信访人名字的下面,具体到年月日。信访热名称和信访日期写在纸张右下方。

 信访材料范文及写法 3

 以用几个字概括事件,”关于 XXX 的上访信“2、称呼。

 尊敬的省(市、区、县)XX 领导。上访是为了解决问题,上访之前要清楚上访对象的行政职能。

 3、正文。陈述事件的时间、地点、发展,以及不能得到解决的直接原因,损害的具体利益。

 用词要实事求是,简单准确,客观真实,不可用可能、大概、也许这样的模糊字眼。所写内容尽量详细,要把关键的想反映的事实叙述清楚。

 4、结尾。主要写上访人的诉求。

 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具体要求( 信访材料范文及写法 3 篇)。5、落款,写上访人的身份,名字。

 如果是多人上访,要有每个人的亲自签名( 信访材料范文及写法 3 篇)。扩展资料信访,是指公民个人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电话、传真等多种参与形式与国家的政党、政府、社团、人大、司法、政协、社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接触,以反映情况,表达自身意见,吁请解决问题,有关信访工作机构或人员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种制度。

 除法律以外的又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利益表达形式。但是,由于信访的有关信息一般要经过信访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筛选,然后递交给有关领导、有关机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间接的利益表达方式。

篇七:上访问题及诉求

060501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公共管理指导教师:冯开文页码,2/2农民上访问题及其组织化对策——以邢台市. . .03/15/2007fi l e: //D: \王孟孟\PDF\fm . htm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总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农村在经过改革开放初期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繁荣与发展后,好景难继,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了一个比较困难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干群矛盾和社会冲突大量增加,农民与基层政府组织和乡村干部及各种强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导致农民大规模的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向更高层申诉自己的权利和权益,表明了农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利益维护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的增长。这是新时期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邢台农民上访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在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制度和环境的影响下,农民上访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案例地区研究了农民与乡村干部、基层政府和其它利益群体的关系。指出建立农民的经济和政治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是化解农民上访的关键性措施;通过对比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省农民利益的实现机制,探讨了我国农民上访问题的解决途径,并提出建立农民组织化之对策。关键词:农民上访,农民组织化

 独创性声明Y 939739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繇碡沈历云帆州年,叫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I弼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躲砖∑焉戋耀哥丈帆w 乏Ⅲ弘日帆砌占年r月加导师签名:

 1.1研究的意义第一章引言在集权式的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推行“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的农村工作政策,村庄按照一定组织形式被牢牢地控制在人民公社系统之下,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完全的垂直管理领导,经济上强调农民为国家工业化积累做出牺牲,利用工农产品价格“ 剪刀差” 这只无形的手强制转移农村剩余,政治上时刻“ 以阶级斗争为纲” ,否定个人利益,追求“ 一大二公” ,农民只有绝对服从国家的利益,从而在根本上被杜绝了利益诉求。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农业生产力得到迅速恢复和提高,农民从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进入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地方政府、基层政权组织、农村杜区和农民都成为了具有独立利益的行动主体,而且都有各自的利益所在和利益取向。处于强势地位的群体( 国家、地方政府、基层政权组织等)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这个群体权益的侵害和剥夺日益突出并显现出来。一是农民承受负担的主体由集体转嫁到农户,个人承受负担明显且越来越严重;=是农村地区的权势阶层趋于形成,对农民利益和农村资源呈现出暴力性掠夺的特点;三是国家在农村的控制能力相对减弱,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不力甚至瘫痪,黑恶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侵入农村基层政权;四是随着物质利益的不断增长,农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日益增强,而农民的民主愿望不能实现。这些问题和矛盾导致农村社会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致使农民走上漫漫上访路。实际上,农民有了不平和冤屈,通过上访的渠道寻求解决,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农民上访反映的问题国家都有明确的政策界限,只要各级干部秉公办事,脚踏实地的去调查、去处理,解决起来并非十分困难。但是。我们有些干部并没有正确地看待农民,没有把农民的问题放在心上,农民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恰恰是因为地方有关部门和领导推诿、扯皮、久拖不决,或者解决的有失公允,要么就是不负责任等原因造成的,这些可以从执政者的政策角度来解释。而反观其它利益群体同样存在着矛盾甚或冲突.但我们所见所闻其上访乃至大规模集体上访,与农民上访的人数、次数及受害程度相比,则更显得寥若晨星。因此,农民上访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农民上访不能单纯地从政策性角度去看,因为农民的问题并不是农民本身的问题。而是透过农民上访反映问题难、告状难、利益表达不顺畅、利益诉求不被重视等问蘑,要真切地看到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分化和重组,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新的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正逐步形成,并分化组合为各种各样的代表各自利益需求的利益集团。而人数众多、政治地位低F、经济力量弱小的农民俨然马克思笔F的法国小农“ 好像一袋马铃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 ( 马克思恩格斯,1972,中译本) “ 一盘散沙” ,没有一个真止意义上能为自己说话、争取自身权利和权益的组织,在这个利益分化且多样的社会架构中难以同强势的其它利益群体相抗衡。所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将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组织或曰综合性的组织。其意义在于:

 第一,有利于农民与政府的关系互动。一是农民组织可以起到中介的作用。农民组织代表农民与政府展开对话,在农民与政府之间做一些沟通、协调工作,政府也可以借助农民组织倾昕农民的意见,而且通过农民组织,还能够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这样,农民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减轻了政府的压力。二是有利于在农民与政府间构建起信息交流与反馈的机制,使国家的农业政策更好地得到贯彻和落实。我们知道农民的上访,往往是由于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施政过程中对农民利益有恃无恐的侵害,对中央政策变相执行,用老百姓的话就是“ 上面的好经让下面的和尚念歪了” 。这种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政府高层与农民之间信息交流不畅或者说是信息不对称,高层政府难以对下进行监督,也很难听到农民的心声。如果有了农民组织。那么各级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农民组织就会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和“ 杠杆” 的调节作用,能以其高度的灵敏性不断反映出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以其固有的压力特性促使行政机关对政策做出调整,确保中央政策在基层执行中不走样,避免地方政府只执行那些易于量化、符合地方官员政治升迁与经济利益的政策,而对那些不好量化且上级不易考核的政策则不予落实( 欧博文、李连江,2002) 。第二,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在当今这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里,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没有自己的利益“ 代言人” ,他们时常受到各方强势利益群体的侵害和剥夺,导致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发生,是造成农民持续上访的根本原因,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果通过建立农民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就会有利于疏导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为矛盾各方提供更大的协商和斡旋余地,可以为矛盾各方提供一个缓和直接冲突的机制和渠道,避免农民以极端、激烈的方式表达其保护自身利益的要求,同时也避免另一方的蛮横、粗暴的态度和行为有所收敛甚至就不可能出现。因为农民组织对内可以安抚过激的成员。约束他们的不法或违法行为,对外以农民“ 代言人” 的身份与对方进行磋商,调解和谈判,为农民争取利益。这样,就会使矛盾双方问的直接交锋转化为组织之间的对话,将大大增加矛盾解决的可能性,也使解决方式更趋理性化和法制化,减少或抑制农村社会危机的发生,从而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第三,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政府日益成为异质性日渐增强的社会协调机构,农民被推向了市场。在参与市场的过程中,势单力薄的农民无法同其它强势的利益集团相抗衡——在农用生产资料的供给上存在着卖方垄断,在农产品销售上又存在着买方垄断,分散的农民在这两方面的交易中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加之面对变化无常的市场,由于农民的信息、资本和谈判能力的缺陷,也无法参与市场的平等竞争。农民因假种子、假农药等事件而上访就是明证a同时,中国加入W TO 以后,农业必然直面国际市场的严酷竞争。这种竞争既是资源、技术的竞争,更是农业经营主体的竞争,是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组织之间的竞争· 面对这场竞争,中国分散的小农户结构很难适应入世后的冲击和挑战。因为我们面l 临的竞争对手,是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大农场主及其组成的合作社联盟、大公司企业、跨国公司,甚至是由农产品出口国组成的国际性垄断集团,而我们不具备任何优势,竞争基础十分薄弱。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新环境下,单纯地依靠传统的组织结构不能完成中国农业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农民的合理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而农民组织恰巧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和空白· 因此,让农民组织起来,组建农民经济组织,以此保护农民的利益,并争取和实现他们的更大经济利益势所必然。2

 1.2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揭示农民为何而上访,农民上访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与国外农业组织的运作比较,指出解决农民上访问题的对镱,鄢就是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加强农民的利益表达、维护和协商机制建设,增强农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农民的组织化去解决农民的上访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方向性的探讨,也就是说农民组织化仅仅是属于解决农民上访问题的一个关键而不是根本,更不是说能够解决问题的全部。农民上访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情况多种多样,它属于社会主义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属于深层次的、体制性的、综合性的问题。农民建立起自己的组织,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并不意味着它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农民和农村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它只是解决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之~,而不是构成的充分条件。它还需要政府进一步提升行政作为,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付倾斜力度,在农民的经济增收、法律保护以及农民文化教育的普及等方面下功夫。1.3国内外研究综述农民上访是~个沉重的话题,它也是当今世界唯有中国才出现的事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农民上访为主要形式的抗议活动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并且数量在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地方各级政府将如何减少农民的上访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但收效甚微。农民的社会冲突近年来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冲突的方式、冲突的原因作了种种分析.有的还对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于建嵘在湖南某县针对农民与基层政府对抗的群体性事件进行了三年的跟踪调查,他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农村特别是中部地区,发生的一系列针对性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有的由于处理不当,各种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并逐渐产生了一些以“ 减负上访代表“ 、“ 减负代表” 名义出现的所谓“ 农民利益代言人” 。在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下。部分农民与基层政府进行着长期的抗争。结果是农村群体性事件在数量、规模和对抗程度等方面都在增长。与此同时,农民的政治诉求也发生了重大升级,在内容上变得更有进取性,并提出了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就是自发筹建农民协会。他认为,农民有组织的抗争的发生及持续性,农民的利益集团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长以及农民政治诉求的提高,暴露了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向执政者提出新的挑战,那就是必须从政治上重新认识农民,当务之急是调整和摆正国家同农民的政治关系,承认和尊重农民作为政治人的公民权利,与广大农民开展协商对话。重建农民自己的真正组织——农民协会。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于建嵘,2003)。贺雪峰在制度安排与具体乡村社会的相关关系研究中认为,农民上访特别是群体性上访与农民的组织程度存在密切关系。作者以中央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在不同农村地区实施的效果为例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在农民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农村,农L‘ 会凭借强有力的内生性力量抵制县乡歧府各种不合理的摊派,而在农民组织能力比较弱的农村,县乡政府凭借自身的强力,将各种不合理的负担加诸在农民头上。作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同样的农村政策下,涉及农民的一切农村事务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存在着相关关系( 贺雪峰,2003) 。阿占智子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内蒙占臼治区柳凌市绿望旗燕山乡的赤Ii 村为研究对象,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多次深入村庄,对村民的上访过程、事由及上级政府对上访群众所使用的办法和策略进行了全程调查和走访。作者认为,参加“ 上访” 的村民们并不仅仅是追究腐败干部们的责任,同时也是通过“ 上访” ,自身学习“ 民主” 和“ 法治” 并进行实践的过程。村民通过“ 上访” 变得更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处境,并更明确地开始确立自己的身份。同时,也发现作为制度的“ 上访” ,其申诉的道路漫长,问题的处...

篇八:上访问题及诉求

8LI LUN YU SHI JIAN理论与实践有的甚至实行“一票否决”责任追究制,只要信访稳定出了问题,就全盘否定其整体工作。这种考核机制使得一些地方或部门在解决信访事件时为了维护稳定,息事宁人,往往违背原则违背政策解决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上访人错误地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13.对违法上访打击不给力。

 《信访条例》虽有信访人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处理措施的规定,但实践中,多数信访人有违反信访条例规定,甚至已有构成犯罪之嫌疑,但被访单位或惮于矛盾激化、事态扩大,或迫于上级领导的压力,或囿于自身的责任难以摆脱,或苦于有关机关不予配合,在对一些无理违法上访的处理上失之过软,谨慎有余而打击不力。有关机关也因为事由信访而起,诚恐引火烧身,也以慎重之借口保全自己,不予积极配合。有时虽不得已对违法上访采取了一些处置措施,但不足以对其产生威慑之影响,反倒使之愈发增强了“抗药性”,更加猖獗、跋扈。被访单位及有关机关这种不敢打击、打击不力甚至不予打击的软弱心理,使违法上访更加有恃无恐,有的更是借着年老、体弱、多病而故意撒泼、放刁、耍赖,甚至心存讹诈,故意找茬,处理起来难度更大。近年来发现有非同一案件的信访人相互串通、结为一体联合对某一单位上访的情形,这是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若违法上访得不到有效打击,多人也便乘势而起,纷纷效法,处理起来更为棘手。2、违法上访形成的主观原因 2.1 陷入认识误区是导致违法上访的思想根源。信访人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突出表现为四种错误认识:一是信“闹”不信“理”。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凡事只要不停地闹,不停地缠,就会引起重视,就能得到解决。二是信“多”不信“少”。认为只要来的人多、造成的影响大,对基层政府压力就大,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三是信“上”不信“下”。总认为上级机关大、“官员”级别高,才会真正为群众着想,而错误地认为下级机关和基层干部“把一本好经念歪了”,在欺骗群众。四是信“访”不期间,不听劝阻,执意进京或到相关地方非信访接待场所上访的行为。二、违法上访形成的原因分析 信访工作中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违法上访案件,分析发现,既有信访制度不完善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违法上访户主观方面的原因。

 1、违法上访形成的客观原因 1.1 现行信访制度不完善。根据《信访条例》规定,信访部门对于群众的信访问题只承担受理权、交办权、转送权、协调权及督办权,而没有处理权。2005 年修订的《信访条例》中虽然赋予了信访工作机构三项全新的职权,即提出改进建议权、行政处分建议权、完善政策解决问题建议权,依然没有直接处理的权限。而信访工作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群众的信访问题大多涉及面广,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协调解决。但信访工作机构作为非职能部门,不具备行政职能和权力,不能解决本应由具有一定职能的国家机关办理的社会事务。加之在现实运行中,各部门之间为了自身利益,没有很好的协作意识,对于群众的信访问题相互推诿,致使有些问题久拖不决,初访者变成老信访户。

 1.2 信访工作不到位。首先,对初访问题重视不够。有些信访工作者在处理信访问题时大局意识不强,致使按政策规定应该解决的没有得到解决,需彻底解决的没有解决到位,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易解变难解,使上访逐步升级,情绪沉积逐步加深。

 其次,答复不统一。各部门、上下级由于掌握的政策尺度不一样,对信访人答复口径不统一,说话模棱两可,特别是一些上级信访部门由于工作量大,维稳压力重,在接待上访群众时,没有严格地按程序处理,致使信访人产生误解,对不合理的诉求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存在侥幸心理,造成不断信访。

   再次,考核机制不健全。目前,有的地方或部门在考核信访工作时,把进京上访、赴省上访数量的多少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上访多的地方或部门的相关干部,轻则通报批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重则免除职务。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深层次的矛盾不断出现,有些矛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出现了大量的上访案件。国家提倡公民依法、逐级、有序上访,但是,有些上访人采取违法方式上访,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形象。下面就违法上访的界定、形成原因及对策建议谈谈笔者粗浅认识。一、违法上访及表现形式1、违法上访的界定违法上访是指信访人不到指定的场所和按规定的逐级信访程序到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机关或组织提出诉求,而是采取恶意的、过激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限制或禁止的方式,以集体、闹访、缠访、越级形态出现的影响党政机关办公秩序,损害社会治安秩序,恶化地区建设发展环境,妨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2、违法上访的表现形式违法上访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 :1、围堵、冲击国家机关 ;2、在重点地区、国家机关办公场所或其他公共场所非法聚集 ;3、在重点地区、国家机关办公场所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弃留尸体、非法搭设灵堂 ;4、到国家机关和其他非信访接待场所违法上访 ;5、五人以上集体走访不按规定推选代表 ;6、在信访过程中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身自由 ;7、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将老人、病人、残疾人、婴幼儿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 ;8、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 ;9、阻挠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常工作和活动,危害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不听劝诫的行为;10、其他危害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的违法上访行为 ;11、非正常访。具体包括: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南海、中央领导人住地及周边地区上访,或到外国驻华使领馆区、驻华国际组织(机构)等信访接待场所以外的重点地区上访 ;或在党和国家重大会议、庆典,重大外交等国事活动对违法上访问题的几点思考◎ 赵成金【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深层次的矛盾不断出现,出现了大量的上访案件,其中有些上访人采取过激行为违法上访,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文章阐明了违法上访概念及表现形式,分析了违法上访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着重从解决违法上访问题的关键、保障、基础、前提等环节论述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违法上访 ;

 原因

 ; 对策万方数据

 169LI LUN YU SHI JIAN理论与实践自己的亲人,以真诚负责的态度,倾听群众的心声,以冷静温和的语气,解释相关的法律政策,帮助上访人分清是非曲直,打消顾虑,解决问题。如遇到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的上访者,则更要注意保持冷静的态度,平复上访人的情绪,然后再摆实事,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问题在平和友好的气氛中得以解决。

 其次,要用心。在面对信访群众时,可以换位思考,尝试站在信访群众的角度感受其心态,理解其感受。还可以尝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沟通技巧、危机干预及危机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将上访群众视为困境中的服务对象,与上访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他们保持解决问题的理性态度,清除其情感障碍、心理障碍,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再次,要依法。信访工作人员要想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切实加强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政策理解水平。只有吃透弄懂政策,面对信访群众才能做到有理有据,游刃有余,解决信访问题才能尺度统一,合理合法。让群众树立起依法按程序反映诉求合理、违法上访无理的信念。4、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是解决违法上访问题的前提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特别是要针对一些群众普遍关注或已在群众中产生误解甚至以讹传讹等问题,及时做好解疑释惑、以正视听的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上访人的信访行为。要加大对《信访条例》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个人诉求,维护自身权益。二是政法部门要结合普法教育活动,把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作为减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抓手,在农村及信访问题多发地区,创新宣传载体,突出宣传重点,讲解信访政策,弘扬法治观念,用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告知群众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引导人们走出信“访”不信“法”的误区。三是依法处理违法信访行为。对违反《信访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对非正常上访的,要按照“坚决处理极少数,警示教育大多数”的原则,依法从快进行处理。深刻领会贯彻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精神,正确区分正常信访与违法闹访,对动机不纯、缠访闹访等严重影响信访秩序的违法行为,注重收集证据,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处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总之,只要领导高度重视,相关制度健全,处理方法得当,一定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信访工作中的违法上访问题,构建起和谐融洽、健康发展的社会。作者 :赵成金,安徽省濉溪县委党校 校委委员、 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社会管理。灭在萌芽状态。再次,对于一些重大、疑难、复杂的信访案件,还可以实行领导包案制,相关领导亲自包案跟踪化解,限期终结。除此之外,平时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还应主动收集网上反映的矛盾纠纷,主动介入协调。对一些直接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群众特别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可以借助网络这个现代媒体,构建起民意表达、政府回应的双向互动机制,把可能引发的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2、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是解决违法上访问题的保障首先,建立和完善初访责任制。初访是信访工作的第一关,只有做好初访工作,把信访事项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中,才能有效防止重访、违法上访的产生。一要坚持首办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机关职能部门,防止“踢皮球”,防止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二要坚持“谁受理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专人负责,定期回访,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老户的产生。

 其次,建立和完善信访复查终结制度。严格执行《信访条例》,建立信访督查督办、复查复核制,做好信访问题终结工作。严格落实中政委印发涉法涉诉信访改革配套文件,解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入口”不顺、程序“空转”“出口”不畅的问题,终结“缠闹访”。我们要严格按照“保护合法上访”的要求,采取积极措施,建立和完善信访复查终结制度。对信访终结后上访人继续煽动、并闹事上访者,如果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就要由公安部门给予训诫、拘留,情节严重触犯刑法的,依法坚决予以打击,制止各种违法上访和无理违法上访行为的发生。

 第三,改革完善信访考核机制。目前,我们实行的信访考核机制一方面给地方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每年为了实现零上访的目标,不得不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同时,还给一些动机不良的上访人不恰当地利用提供了机会。改革完善信访考核机制,就是要改变以信访数量为主要指标的简单划一的考核机制,建立以信访问题解决程度为主要指标的核查制度,使信访考核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3、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素质是解决违法上访问题的基础信访工作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化解群众的怨气,从而减少违法上访。

 首先,要用情。不可否认,在信访案件中不乏一些违法上访无理取闹者,但也要看到,多数上访的群众,都是在某些问题上受了委屈,或是得不到公正待遇。所以,信访工作人员要用情去做信访工作,在接访中要设身处地站在上访群众的角度,把群众当成信“法”。有的信访问题本应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但上访人却偏要走上访之路,认为通过信访途径,采取行政手段解决问题更快也更好。于是,部分群众当眼前利益一时未得到解决就不断违法上访。2.2 偏执偏激是导致违法上访的性格因素。有些上访人员自身素质较差,性格偏执,对社会管理理解不到位,总认为社会“负我”,通过缠访闹访发泄情绪。还有些上访人对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理解或片面、或一知半解、或生搬硬套、或断章取义,只关注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而不考虑对自己不利的部分,错误理解,且固执己见,听不进解释,“生命不息,缠访不止”。受偏执心理的驱使而上访不已,他们片面地认为访级越高越能引起领导的重视,问题就会解决得快一点、好一点,试图通过不断的上访使自己所希望的得到实现、自己所不希望的得到解脱。一旦所提要求得不到上级接访机关的支持,或受到被访单位的劝阻、劝返,这种偏执心理便因之受到刺激,变得更为亢奋,从而形成违法上访。2.3 借访敛财是导致违法上访的心理因素。调查发现,违法上访者大都是因为长期信访荒废了生产,导致经济上并不富裕,甚至贫困潦倒。经济上的困窘,使之滋生借访敛财的心理,一旦得逞,或坐吃山空,而后重蹈覆辙;或资以继续信访,以期得之更多,有的甚至以信访为业,把自己的生计牢牢地绑定在信访上,其结果是愈访愈贫,愈贫愈访,借访敛财心理愈迫,违法上访愈烈,恶性循环。被访单位害怕因存在上访案件被一票否决从而影响到工作政绩的心理,给了信访人借访敛财以可乘之机。为了把信访人稳定在本地,不使其上访或防止其重新上访,有的被访单位对一些信访人提出的非分要求采取妥协、让步的方法,千方百计地对他们进行安抚,甚至无原则地答应他们的要求。违法上访者尝到了甜头,致使其愈发相信“会闹的孩子多吃奶”的信访哲学,从而更加助长了其违法上访的心理,时隔不久,这些信访者又重整旗鼓,利用被访单位这种害怕上访的心理,借机增加筹码,漫天要价,动辄以上访相威胁,向被访单位施加压力,讨价还价,如果非分要求得不到答应,便与被访单位长期纠缠下去,以致发展成违法上访。三、解决违法上访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大量的违法上访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

 1、领导重视是解决违法上访问题的关键首先,各级领导要亲自接待来访群众。如可以规定每年每个领导要在信访室坐镇一定的时间,现场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让群众访到最想访、最能解决问题的人。其次,各级领导还要主动“去下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每年开展集中下访活动,主动走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因素消万方数据

篇九:上访问题及诉求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 现状 及对策

 2018 年,XX 市涉法涉诉信访登记总量 2349 件次(包括 XX组交办的 151 件、XX 专项督导组转交 11 件),占全市信访总量30.11%,比 2017 年增长 65.55%,其中:受理 927 件次,受理率39.46%;重访 556 件,占全市 23.67%;进京非访 20 人次,占全市 55.56%。2018 年,全市各级政法部门、信访接待场所、责任主体单位等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1200 余件,占全市涉法涉诉信访总量的 50%,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看出,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维护全市信访秩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司法严肃公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意义。

 一、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

 (一)主体广泛,历史过程久远。涉法涉诉信访对象有工人、农民、教师、私营企业主、企业下岗职工、事业单位分流人员、残疾人、非法集资人、军转干部、复员退伍军人等涵盖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很多案件历时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得解决,信访人仍不断信访,涉法涉诉上访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但也有一些涉法涉诉问题特别是历史遗留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二)涉及面广,诉求呈多样性。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成因复杂,涉及部门多,牵扯人数多,跨度大,主体成分复杂,当事人诉求不尽相同,难以达成一致意见。问题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

 触及的层面不断加深,有家庭矛盾、邻里争端,社会管理、公共职责、经济利益、体制改革、执法不公,执行不彻底等,有的还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复合性矛盾。涉法涉诉信访诉求涉及城镇规划、社会保障、劳资纠纷、林地权属、合同纠纷、刑事判决、执行不到位等各种法律法规,且均与群众的自身利益、权益保障等方面息息相关。

 (三)行为过激,重复信访突出。许多信访人违犯国家信访法律法规。有的串联、聚集,拉横幅、穿状衣、下跪、静坐示威、围堵机关大门、拦截领导干部车辆、以自杀、爆炸等相威胁,也有的谩骂、攻击接访人员,有的甚至扬言自残、自杀威胁相关部门,多种形式给党委政府施压。在重复信访的案件中多为民事案件,如宅基地纠纷、劳动争议、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等。也有的就刑事案件的事实认定和证据运用提出申诉。

 (四)问题清析,解决工作困难。经过梳理发现,涉法院系统案件中,不服民事裁判和反映执行问题合计占比 73.3%;涉检察系统案件中,不服民事裁判申请监督和不符公安机关处理决定申请监督及其他诉求的占比 79.97%;涉公安系统案件中,要求立案、侦破案件和不服行政处理、民警执法问题合计占比 48.9%。可以看出,法院系统民商事领域、执行问题比较突出,公安系统立案侦破问题比较突出,扫黑除恶形势较为严峻,要求检察院申请监督的案件比例明显增加。

 二、产生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原因

 (一)新时代社会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发生在基层的一系列民生问题、民主管理问题、下岗失业问题,特别是反腐败问题、干群关系问题、邻里纠纷问题、司法不公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随着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社会不公现象的认可度降低,不满意度增加。这些问题特别是降临到个人头上时,很容易产生信访。

 (二)政法各机关方面的原因。一是责任不明,引发上访。某些政法人员遇到疑难复杂案件,不是主动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直接推给上级机关;而上级机关认为此类案件应由下级机关解决,使个别案件未能引起高度重视,造成当事人不信任,引发上访。二是工作简单,引发上访。某些政法人员缺乏大局意识,不考虑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处理案件时不耐心细致做好信访人的思想工作,简单地以法压人,造成当事人口服心不服,引发信访,甚至造成上访。

 (三)信访人自身方面 的原因。一是信访人法律意识薄弱。信访人中多数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素质低,而且大多数年龄大、收入低,缺乏现代诉讼程序意识,信访行为容易脱离理性轨道。二是信访人认识上有偏见。一些信访人存在“信上不信下”“ 信人不信法”,为满足一己私利或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

 的,故意歪曲事实,曲解法律,反复纠缠要挟等。

 (四)特殊和执行难方面的原因。一是由历史问题形成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因为这类案件由于受诉讼时效、法律溯及力、政策连续性、举证责任等众多因素影响,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二是征地拆迁案件。在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当事人双方往往在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上存在分歧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从而诉诸法律,双方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反悔,臵生效调解协议不顾,从而引起涉法涉诉信访。三是特殊困难群体案件。此类案件由于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牵涉面广,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政府机关和司法部门为确保办案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而顾此失彼,难以权衡取舍,稍有不慎,极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三、面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建议

 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不论诱因如何,情况怎样,结果好坏, 各行政人员、司法人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为群众答疑解惑;各党政部门、政法机关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

 (一)

 加强 组织领导,提高人民立场站位。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反映的都是基本民意。一是政法各机关成立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机关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全力加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各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司法工作人员加强宗旨意识,自觉把法律

 思维和底线思维相融合,切实从热情的接访态度、耐心的政策讲解、用心的案前调解、正确的思想疏通、真诚的解决办理等方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三是通报表扬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由 XXX 牵头,对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激励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者的信心和活力。

 (二)

 加强 能力建设,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一是加强政法队伍作风建设。从公开征集的“群众最不满意十大案件”中梳理出工作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和工作人员自身形象不好的问题。政法各机关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作风,动真格重点治理少数存在的“冷、横、硬、拖、推”的问题;开展自身清风行动,强力清理耍特权、故意刁难欺压群众、刑讯逼供、滥用警械和强制措施的问题。二是编制重点工作任务清单。XX 委牵头建立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清单,重点编制中央第四巡视组交办事项和中央扫黑除恶第 10 督导组转交事项清单,认真分系统分区域研判分析,帮助各系统和各地区摸清责任底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基层不知道做什么的问题。三是开展案件亮点打造工程。政法各部门坚持“N+1”工作思路,在全力推进整体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选择1个方面或1个案件打造好精品案例,做好示范推进工作,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全力夯实基层基础。XX 委牵头编撰《涉法涉诉典型案例丛书》,整理收集积案老案的经典案例,分律师参与化解、依法打击非访、多元化解息诉等模块,在全市政法系

 统内部发行,着力指导基层工作。

 (三)

 加强 法规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一是加强普法宣传。市依法治市办牵头继续和发扬“法律七进”活动思想,进一步做好普法宣传,突出对《民法》《刑法》《治安处罚条例》等涉及内容广泛的现行法律的宣传解读,全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二是开展专题宣传。市信访局牵头组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信访条例》和依法逐级走访、依法终结信访事项、依法治理信访秩序等内容法律、法规,广泛宣传涉及初信初访办理、信访事项处理流程等内容的法规政策,引导信访当事人理性信访、依法信访,正确维护合法权益。同时,各地做好典型宣传,发挥好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作用,加大对信访违法行为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进一步强化“无理不能取闹、有理也要依法理性反映诉求”的正确导向。三是做好释法明理。各地各部门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实施定期接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跟踪回访,借案向群众详细阐明法理。同时,政法各部门在接访时,无论是口头答复还是书面回复,不能简单回复“是非对错”,而是准确引用法律条款,做好逻辑推理严密性,努力让信访当事人心服口服。

 (四)

 加强 机制建立,提高非访治理 效果 。一是建立裁决案件风险评估机制。政法各部门结合各自的职能制定案件裁决风险评估办法,提高案件在侦查、起诉、审理、执行过程中涉稳因素

 的排查、预防和处臵能力,确保信访问题预防得早,发现得了,解决得好。二是建立案审终结退出机制。对已经穷尽法律程序的案件,依法作出的法律结论为终结结论,按照有关规定终结。已终结的案件退出信访程序,信访部门坚决执行不受理、不交办、不统计“三不”制度,直接由地方党委政府基层组织接手开展帮扶教育及稳控工作,确保信访案件终结后的工作衔接。三是建立“无理访”案件确认机制。对案件处理结果正确,或案件虽有部分瑕疵乃至错案,但已经依法得到纠正或补偿,上访人合理诉求已经得到解决,或息诉罢访协议内容得到落实后,上访人仍就同一事项上访的,应认定为“无理访”,以减少缠访、闹访及通过信访实现其无理诉求的现象。四是建立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全面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政法各部门认真总结专家、第三方参与案件处理的经验,由市司法局牵头修订完善《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实施办法》,全面实施“律师代理申诉制度”,坚持把调解工作始终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五是建立落实“诉访分离”制度机制。市信访局牵头完善信访与司法、司法行政的对接,加强信访工作与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的衔接配合。政法各部门用足、用好现行法律规定的执行制度和措施,依法运用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和手段,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

 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同时加大对拒执罪的打击力度,定期公开“老赖”名单,采取限制高消费、公安机关协查、异地委托执行等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防止因执行不到位引发当事人上访。六是修订完善司法救助机制。XX 委牵头修订完善《XX 市市级国家司法救助分类量化标准实施细则》,解决“类案不同助”“大闹大救助”问题。政法各部门用好用活救助资金,做到“能救助就救助”,特别是加大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力度,做好进京重访案件的稳定工作。

推荐访问:上访问题及诉求 上访 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