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报告,菁选3篇

时间:2023-02-17 15:50:07 来源:网友投稿

统计分析报告1  一、实习目的:  1)学会空间数据的处理;  2)综合利用各类数据,进行相关的空间分析;  二、实习内容:  (1)矢量数据的拓扑差错,多幅专题地图的拼接和边缘匹配;  (2)基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计分析报告,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统计分析报告,菁选3篇

统计分析报告1

  一、实习目的:

  1)学会空间数据的处理;

  2)综合利用各类数据,进行相关的空间分析;

  二、实习内容:

  (1)矢量数据的拓扑差错,多幅专题地图的拼接和边缘匹配;

  (2)基于道路缓冲区分析和基于面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

  (3)基于线状和面状数据的空间分析,包括线段长度、多边形面积和路径分析等内容;

  三、实习方案:

  (1)根据分组情况以及各组专题数字化内容,在arcgis下多幅具有统一坐标体系的数据,进行边缘匹配,完成南昌市的多幅专题地图的拼接。内容包括南昌市区的道路交通图、南昌市区绿地分布图、南昌市区的建筑物专题图、南昌市区大小湖泊水体分布图等;

  (2)针对不同道路关系,设置相关拓扑关系,利用拓扑关系进行差错,如道路的相较不相交等;

  四、实习心得:

  在图幅拼接时,相邻的两个人所做的同一个道路或是建筑都很不一样,对拼接造成很大的问题。但利用拓扑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很方便。同时也体现不同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所以就算同一地区,每个人做出来的效果都很不一样。

统计分析报告2

  根据《省*办公室关于做好20**年度粮食仓储设施统计工作的通知》(粮办(20**)100号)要求,我委组织相关业务人员,认真统计调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州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计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统计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统计共对我州13个县和1个省级直属国家粮食储备公司进行统计。主要数据指标有:仓储设施占地面积376677*方米,库区数53个,从业人员188个,粮油保管员76人,粮油质检员11人,有效仓容合计92898吨,需大修仓容4694吨,待报废仓容11166吨。总体来讲,我州仓容相对紧张。20**年度粮食仓储项目建设完工后,将新增仓容1、17万吨,仓容紧张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二、全州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我州汶、理县、茂县、小金、黑水、九寨沟、松潘县的粮食流通仓储设施在灾后重建后,各项目实施县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其新建的粮食仓储设施均配备了无线数字式粮情测控系统、移动式环流熏蒸系统、机械通风系统等专用设备,各粮库功能日趋完善。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为缓解我州仓容紧张状况和确保我州粮食的安全储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未实施过灾后重建的县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三、努力提升我州粮食仓储标准化建设整体水*

  随着全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为切实确保粮食储备安全,真正实现“保好粮、管好粮、用好仓”的粮食仓储管理目的。近年来,我州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取得长足进步,但我州未实施过灾后重建的县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为加大对未实施过灾后重建县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20**年,我州在藏区跨域式发展项目中安排资金4319万元对红原、金、壤塘县进行标准化的粮食仓库及附属配套设施设备和粮食检验检测系统建设。建设完工后,将新增仓容1、3万吨;在全省粮食简建费项目中安排资金157万元用于壤塘、若尔盖、九寨沟、金县五县粮食仓库维修;争取州财政粮食风险基金仓库维修补助资金100万元用于若尔盖、马尔康、红原、、金县五县粮食仓库维修。

  今后,在各级领导和省局的继续关心支持下,继续加大对这些县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力度。我委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促和检查,加强对全州仓储设施设备使用情况的常态监管,确保国有仓储设施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我委将继续加强培训力度,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提升全州粮食仓储标准化建设整体水*。

统计分析报告3

  近年来,巴州区委在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用好的作风和好的制度保障《干部任用工作条例》和各项干部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并在干部制度和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全区干部选任、教育、管理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根据2006年干部统计年报,现将我区干部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一、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

  巴州区于2006年8月和11月分别就乡镇领导班子和区级四大家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换届后,区、乡(镇)两级领导班子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领导职数减少。区级四大班子领导职数换届前共46名,换届后为44名,减少职数2名。乡镇领导班子的职数换届前共460名,换届后职数共218名,减少242名。

  (二)班子结构优化。一是年龄整体降低。换届后的区级四大班子领导*均年龄总体降低,区委常委班子换届前*均年龄44岁,换届后*均年龄40.50岁;区人大领导班子换届*均年龄53.86岁,换届后*均年龄51.71岁;区*领导班子换届前*均年龄41.29岁,换届后*均年龄39.88岁;区*领导班子换届前*均年龄50.80岁,换届后*均年龄49.50岁。二是班子成员学历普遍提升。换届前,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中,有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15人,专科27人,中专及以下2人;换届后有研究生学历8人,大学本科16人,专科19人,中专及以下1人。换届前,乡镇领导班子中,大学本科学历占10%,专科占60%,中专及以下占30%;换届后,大学本科学历占16%,专科占64%,中专及以下占20%。三是班子成员搭配更加合理。在换届后,区级四大班子及乡镇班子基本实现了老中青的合理搭配,形成了适度年龄梯次。

  (三)协调配合加强。换届后的各级领导班子*均年龄整体下降,学历普遍提高,更加具有朝气,理论素养、执政能力较换届前得到有效提升。由于领导职数减少,各级班子成员的分工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明晰,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从统计数据看,巴州区的各级领导班子在换届后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乡镇领导班子均由公推公选产生,在公推公选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本位主义在一定程度存在。由于基层干部和群众在行使民*利中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家族思想,对外地人在公选中造成不利的倾向。二是个别班子在团结上存在隐患。乡镇领导班子公推公选,虽然充分体现了民主,但同时也使原有的班子成员在竞争中产生了一些矛盾和摩擦。因此,乡镇的一些班子成员中存在不团结隐患,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当选领导和落选人员之间有相互拆台的现象。三是领导班子工作执行力有待加强。一些乡镇领导由于在竞选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干部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当选后有“报恩”思想,对一些工作在执行上有不愿逗硬的现象。有一些领导害怕工作过于逗硬而得罪人,在今后的竞选中失去支持,因而在工作中有得过且过、不敢逗硬的现象。

  针对这些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上级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作的目标考核力度,建立不胜任领导干部调整制度;另一方面,建议县区委应进一步加大对换届乡镇领导班子的组合搭配力度,可根据公推公选的实际情况,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在乡镇之间进行适度交流,既减少了干部之间的矛盾,又为一些领导干部大胆逗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环境。

  二、常委分工负责制取得明显成效

  巴州区在市委制定的总体原则和框架内,对常委分工负责制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制定了《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试行办法》、《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动行规则》等规范性文件,促进了新一届常委会班子正常运转。

  (一)新一届常委会的基本特征

  我区于2006年11月对区级四大班子进行了集中换届。换届后的区委常委会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常委职数减少。新当选的区委常委共11名,比换届前减少2名其岗位为:区委*、区委副*(区长),其他9名常委分别兼任区委办公室主任、常务副区长、纪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副区长、工会*(*部长)、人武部政委。二是副*职数减少。换届前区委共设5名副*,换届后仅设一名副*兼任区长,未设专职副*。三是党政交叉任职增多。有3名区委常委在*任正、副区长。四是年龄、学历结构更加优化。新一届区委常委男同志10人,女同志1人,*均年龄为40岁,年龄最大的44岁,年龄最小的37岁,较上届*均年龄44岁相比下降了4岁,研究生文化5人,大学文化6人。文化程度较之上届有普遍提高。

  (二)常委负责制试行的方式方法

  我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有关要求,科学设置党政工作机构,适当增加全委会委员名额,进一步完善了区委常委会的组织结构,有效地避免了体制外循环,避免了非正常因素对决策事项的干扰和影响,减少了决策的`中间环节。

  我区实行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一是坚持了六大原则:集体领导、常委负责的原则,合理分工、权责统一的原则,民主*等、规范议事的原则,依法办事、科学决策的原则,总揽全局、协调高效的原则,授权充分、各负其责的原则。二是在功能定位上,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强化统揽作用的同时,重视探索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协调运行机制。三是在工作机制上,构建和完善统分适度、运行协调的工作机制,党委决策、*落实、人大监督、*参与的领导机制,扩大民主、科学集中的决策机制,责任细化、工作量化的目标管理机制,重大情况通报、重大事项报告的监督机制以及自身能力建设机制。四是在制度建设上,力求管用、实用,出台了《常委分工负责制试行办法》、《常委分工负责制运行规则》、《重要会议开放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新一届常委会提供了制度保障。

  区委规定,一是地方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工作,集体对全委会负责。在分工上,既考虑决策参数齐全的问题,又解决决策主体模糊的问题,按照“不交叉、不重叠、不缺失”的原则,合理调整常委分工,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常委分工负责制度。二是在决策改革方面,实行会议决定、严格票决。建立决策调研、咨询、征询意见、协商、风险防范和信息反馈、评估机制。凡涉及区委常委会职责范围内决定的重大事项,必须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与分管、联系常委充分酝酿或与其他常委通气、协商并提出成熟意见后,方能召开常委会议集体讨论票决。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必要的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对干部任免或其他一些重大事项,实行预案优选,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三是从制度层面规范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运行机制,制定了试行的运行规则和办法,提出了决策运行“八项制度”,即集体领导制度、分工负责制度、民主*等制度、科学决策制度、协调配合制度、工作报告制度、日常工作制度、监督激励制度。同时,按照省委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区委常委会议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行了全面规范。

  (三)试行常委分工责任制的初步成效

  对巴州区来讲,常委分责任制是一个新鲜事物,建立运行以来情况良好。

  第一,*直接面对常委,减少了领导层级。换届前的区委班子设有五名副*(含区长),其他常委和副区长分管的工作都有一名副*分管,从*到常委,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经过了两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换届后,区委未设专职副*,*直接面对常委,减少了“中间层”和“缓冲带”,更有利于发挥每一位常委的工作自主性,有利于促进常委会高效运转。

  第二,常委会集体决策,提升了班子权威。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取消了原来的*办公会制度,重大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决策,真正体现了党委常委会作为法定决策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提高常委会领导班子的权威。

  第三,常委各负其责,激发了工作活力。常委分工责任制明确了常委的权力和责任,常委的职责一般都比过去增加许多,如宣传部长除分管宣传文化等传统领域外,还联系教育、卫生等工作,组织部长、工会*等上面不再有分管副*,常委独立开展工作的空间大了许多,有利于充分调动常委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党政领导分工不交叉,理顺了党政关系。过去一项工作党委*都有一名领导分管,很多事情要党委的分管领导拍板,*分管领导成了“配角”,但其中一些事情属于*行为,变成了党委“大包大揽”。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凡属于*职责范围的工作由*领导分管,不是常委的副区长分管的工作,区委确定一名常委进行联系,由分管领导负主要责任。这样,即确保了党委对各项工作的全覆盖,又避免了分工上的交叉和重叠,使党委、*的工作各有侧重,理顺了关系,减少了磨擦和扯皮。

  第五,重要会议对外开放,加快了民主进程。为实现常委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透明化,区委制定了《重要会议开放暂行办法》,规定区委常委会议、全委会议,包括*常务会议和人大常委会议等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时,都要对群众开放。区委换届后的第一次常委会议,就邀请了区委委员、党代表、普通党员列席,使常委会的决策更加合乎民意、顺应民心,为建立阳光党务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需要探讨和完善的几个问题

  一是常委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换届之后,除*和区长(副*)之外,其他常委都处在同一层级,协调常委之间的关系这一任务就落到*、副*两人身上,没有专职副*分担,实际上增加了*“集中”常委决策意志的难度。

  二是常委如何分工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两种理解,一种是应该“全覆盖”,即常委的分工要覆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这样容易交叉重叠;另一种则是不应该重叠,即*已有领导分管的工作,不再确定常委分管,但这可能导致常委会对某些领域的领导和指导出现“空档”,不利于常委会的领导和决策。我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个“中间路线”,即*已有领导分管的工作,区委确定常委联系,但这样也形成了实际上的重叠,在执行决策和责任追究时不好认定责任主体。

  三是如何减轻*工作负担的问题。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常委直接对*的负责,同时也有更多的具体工作需要*拍板,可能会影响*谋全局、抓大事的精力。另一方面群众来信来访也更多地直接面对*,增加了*的工作负担。

  四是区委办主任职权如何定位的问题。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在常委班子中排名第三,但究竟应该履行哪些职责尚不明确,虽然分工明确其协助*处理日常事务、搞好协调,但每项工作都有其他常委分管或联系,一般不好主动介入。在未设专职副*的情况下,党委办主任的职责和权力有待进一步明确。

  五是党委办公室如何服务的问题。区委常委都兼任其他职务,也都有对应的工作单位,一些服务工作自然由这些单位承担,区委办公室没有安排专门人员联系其工作,因此,办公室对其他常委分管联系的工作情况不能及时知晓,容易造成信息、督查、服务方面的脱节。

  三、“女、少、非”干部培养和使用力度进一步加大

  换届前,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中有女干部3人,占7%;配备有女干部的区级部门班子29个,占班子总数51%;配备有女干部的乡镇领导班子36个,占班子总数72%;全区共有女干部498人,占干部总数17%。换届后,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中有女干部4人,占10%;配备有女干部的区级部门班子30个,占班子总数55%;配备有女干部的乡镇领导班子47个,占班子总数94%,全区有女干部506人,占干部总数的18%。

  换届前,全区各级班子中有少数民族领导干部1人,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干部3人;换届后,全区各级班子中有少数民族领导干部1人,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干部3人。

  换届前,全区各级班子中有非*党员领导干部19人,全区共有非*党员干部403人,占干部总数的13%;换届后,全区各级领导班子中有非*党员领导干部22人,全区共有非*党员干部412人,占干部总数的14%。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全区“女、少、非”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不断加强,但“女、少、非”干部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比较低,还有进一步强化的空间。在今后干部工作中,可建立“女、少、非”干部后备库,对这些干部进行跟踪培养。

  四、干部考录、晋升、交流、培训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区委切实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监督,形成了干部选、用、育、管的综合机制。针对当前干部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全区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刚性执行了“五必考”制度,即“凡进(新进入公务员队伍)必考、凡晋(职)必考、凡入(城)必考、凡转(非财拨或差额财拨转财拨、非财拨转差额财拨)必考、凡聘(事业单位新聘人员)必考”,使干部考录、晋升、交流、培训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群众中反响良好。2006年,全区各级机关干部中晋升职务的48人,交流55人,参加培训人员合计645人,培训总人数909人次(其中党校培训809人次)。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全区干部交流的渠道比较单一,干部培训的形式还有待多样化。建议在干部交流中进一步加强区级部门中层干部的竞争轮岗,既能加大干部交流、锻炼干部能力、增强干部活力,又能使关键岗位的干部得到有效监管。在干部培训中,应进一步加大培训渠道和方式的拓展,构建干部内轮外派、上挂下派、政企交流的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

推荐访问:分析报告 统计 菁选 统计分析报告 菁选3篇 统计分析报告1 统计分析报告10篇 统计分析报告怎么写 统计分析报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