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由来最早出现

时间:2022-08-23 12:4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歇后语由来最早出现,供大家参考。

歇后语由来最早出现

 

 歇后语的由来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总的 歇后语分为两种。第一种叫 喻意歇后语 。这种歇后语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说明、解释。例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大海里丢针——无处寻”、“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等等,都是喻意歇后语。

 第二种叫 谐音歇后语 。这种歇后语的后部分借助其中某个词与另外事物的同音(或音近)现象表达意 思,造成一语两解的效果。例如“坐飞机放鞭炮——想(响)得高”、“一二三五六——没事(四)”、“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等等。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歇后语也分几种类形,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几种类型有写人的: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等等,请大家看一看。还有些写动物的,写动物的有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等等,请大家欣赏一下。现在请大家看一下写植物的,些植物的有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灯草打鼓---不想。

 (不响)。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等等等等。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谐音分为谐音笑话,谐音故事和谐音对联。

 谐音对联,郑板桥当县令时,长微服暗访,体察民情。有一年春节,有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幅古怪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横批是南北。过往行人看了不知是啥意思。郑板桥看后马上命人取来米和衣服送给这家人,主人磕头谢恩。随行人员不知其中原由。郑板桥笑着说了一句话众人听了恍然大悟。同学们,请问郑板桥会说些什么呢?

  附:故事

 一字毁千军

  1935 年 5 月,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展开大战。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联合讨伐蒋介石,商定双方部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以集中兵力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介石的军队。但是不幸的是,在拟订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阳”的“沁”多写了一笔,成了“泌阳”。碰巧河南南部就有

 个泌阳,不过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蒋军获得了主动权。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一字之差,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错别字有这么大的危害!为此,我们要进行班级同学错别字调查研究活动。这是我们的活动计划表:活动时间:2014 年 11 月 4 日。活动地点:本班。活动内容:(1)查找同学作业本中的错别字。(2)给错别字分类。(3)分析错别字产生的原因。(4)提出一些建议。

 做蚊香广告,叫“默默无蚊”;做女帽广告叫“一戴添娇”;做咳药广告叫“咳不容缓”,说不定哪天做香肠广告会冒出个“吃心不改”呢!

 

推荐访问:歇后语由来最早出现 歇后语 由来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