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7篇

时间:2022-08-17 1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7篇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 现代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历程[学习点拨]1、新中国建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7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7篇

篇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历程 [学习点拨] 1、 新中国建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建设、 外交领域建设、 科学文化建设。

 相关史实头绪多, 建议在复习中针对每个历史阶段, 整合政治、 经济、 理论、 外交、 科学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 掌握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失误、 总结经验教训, 其中又以经济现代化建和为重点内容。

 2、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 特别关注经济建设的内容。

 (1) 学会归纳每个历史阶段经济建设的得失, 总结经验教训。

 (2) 关注一些重要年份, 如 1956、 1958、 1978、 1992等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年份。

 3、 学习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一方面注意分析与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也要注意将中国现代化建设放在国际大环境中进行思考。

 如中国建设与苏联建设的比较、 中国在不同时期选择建设道路时面临的国际环境。

 4、 传统史学一般把共和国史分为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十年、“**” 十年、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等四个历史阶段, 学习时注意与本专题所划分的历史阶段的关系。

 [内容总论] 1、 以现代化为主题, 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1956~1976) ; 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8 年改革开放后)

 2、 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 政治上,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拨乱反正, 纠正冤假错案等; 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基层民主得到发展。

 经济上:

 建立了 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五计划完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实行改革开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思想文化上:

 1956 年提出双百方针, **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技成就上:

 两弹一星, 杂交水稻, 巨型计算机, 航天工程。

 第一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学习点拨] 理解“过渡时期” 这个历史概念, 掌握过渡时期中国政治、 经济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掌握重大历史概念, 如一五计划、 一化三改造、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 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与世界史内容结合, 如与苏联比较。

 [阶段特征] 本阶段处于过渡时期, 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 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五计划的开展, 奠定了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

 [知识梳理] 1、 1949 年, 新中国成立, 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 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

 2、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新中国建国初, 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953 年,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从 1953 年起, 国家开始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至 1956年, 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953 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到 1957 年, 一五计划的工业指标超额完成。

 ①全国工业总产值大增。

 ②新建了 一批大型工业项目, 初步建立了 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 合理的工业布局。

 ③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5、 两大阵营对立中的中国外交:

 新中国建立初期,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 中国与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标志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1954 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

 在亚非会议上, 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 的方针, 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重点透析] 1、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经济建设与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主要相似之处和存在的共同问题。

 主要相似之处:

 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时进行; 制订了五年计划; 重工业发展迅速, 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共同问题:

 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 导致农、 轻、 重比例严重失调) ;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2、 建国后的土地政策:

 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 1950 年土地改革,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内容: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保护富农的政策。

 意义:

 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农民翻了 身, 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 1953 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内容:

 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实行集体经营 意义: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 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

 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 公有化程度越高, 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内容:

 提高公有化程度, 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 改革开放后,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

 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 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 作出正确的决策 内容: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 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

 结果: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学案教学] 一、 主题:

 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以来, 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材料一:

 同盟会宣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敢有帝制自 卫者, 天下攻击之!” 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1) 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 (2 分) 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

 (2 分)

 答案:

 举措:

 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分)

 作用 :

 使民主政治、 共和政体成为历史潮流;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有利于社会进步。

 (2 分)

 材料二:

 1949 年 9 月 21 日 至 30 日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北平群众聚集在中南海新华门前, 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

 毛泽东指出:

 “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 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

 (2) 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我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

 (1 分) 20 世纪 50年代, 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何发展? (3 分)

 答案:

 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 分)

 发展: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协制度、 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

 (3 分)

 材料三:

 当前, 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3) 根据所学知识, 简述中国在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的正确探索。

 (3 分)

 答案:

 1982 宪法及全面立法:

 加强法制建设。

 民主政治体制恢复完善:

 国家领导体

 制、 人大、 政协、 基层民主。

 实行“依法治国”。

 创建特别行政区制度等。

 (3 分)

 材料四:

 《共同纲领》 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实行民族的区域自 治。

 1954年《宪法》 明确规定,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 治。

 1982 年《宪法》 规定:

 民族自 治地方的自 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 自 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

 ……196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 成立西藏自 治区。

 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 组成了 自 治区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 单, 在总共 301 位代表中, 藏族代表 226,汉族代表 59 人, 门巴族代表 5 人, 回族代表 4 人, 路巴族 3 人, 纳西族 1 人, 怒族 1 人,其他代表 2 人。

 (4) 依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

 (3 分)

 答案:

 法律保障; 广泛的民族性、 民主性; 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相统一。

 (3 分) 材料五:

 2009 年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 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 “公章” 而闻名 全国。

 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 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 村民代表和一名 党支部委员 保管, 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 盖了 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

 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

  ——《腾讯网》

 (5) 依据材料四分析说明“史上最牛公章” “牛” 在何处?(4 分)

 答案:

 将公章一分为五, 体现创新性; 暗含分权制衡原则; 尊重民意, 体现民主;发挥了 人民的监督作用 。

 (4 分, 每个点 2 分, 答出其中 2 点即可。

 )

  (6) 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在辛亥革命后、 建国初期、 过渡时期,我国不同政权曾颁布过三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 指出这三部法律文献的名称, 并概括说明这三部宪法颁布的背景、 意义或影响, (12 分) 据此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2 分)

 答案:

 (1) 1912 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分)

 背景:

 辛亥革命后,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 分)

 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限制袁世凯专权, 维护民主共和, 具有反对封建制度的进步意义。

 (2 分)

 (2) 1949 年的《共同纲领》。

 (1 分)

 背景:

 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 基本胜利。

 (1 分)

 影响: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巩固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

 (2分)

 (3) 1954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分)

 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进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 开; (1 分)

  影响: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是中国人民革命和胜利的经验总结,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

 (2 分)

 认识:

 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建立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 法制建设是实行政治民主化的根本保证; 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 需要长期努力。

 (2 分, 任答两点即可给分, 言之成理, 也可得分。

 )

 二、 主题:

 一化三改造

 材料一:

 59 个春秋弹指一挥间, 中国经历了 沧海桑田。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 规划, 富国强民的梦未变, 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

 变化的,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 益完善, 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

 《变迁:

 从“一五” 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 (1953-1957) :

 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 (1958-1962) :

 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 (1981-1985) :

 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 (1986—1990) :

 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八五” (1991-1995) :

 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九五” (1996-2000) :

 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五” (2001-2005) :

 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 (2006-2010) :

 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引 自 中国青年报 2006 年 3 月 20 日

 材料二:

 “一五”( 1953 年至 1957 年)

 到“二五”( 1958 年至 1962 年)

 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1) “一五” 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 ? (2 分)

 答案:

 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2 分)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从“一五” 到“二五”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了什么变化? (3 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变化的原因。(3 分)

 答案:

 变化: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下降,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幅度增加,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基本未变。

 ( 3 分)

 原因:

 国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1958 年开展了 以“大炼钢铁” 为中心的“大跃进” 运动; 党领导经济建设经验不足。( 3 分)

 (3)“六五” 计划期间,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六五” 计划期间, 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5 分)

 答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分) 扩大企业自 主权。

 (1 分) 搞活经济, 发展生产力。

 (1 分) 开放沿海 14 个城市、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2 分)

 (4)“八五” 计划期间, 邓小平南巡讲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 分)

 答案:

 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问题。

 (1 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分)

 (5) “九五” 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1 分)

 答案:

 进一步完善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 种经济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学生只要任意答出一条则得 1 分)

 [学习与检测]...

篇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

0卷第9期2014年9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of J i l i n Teachers Insti tute of En舀neefi ng and Technol ogyJ ournalV01.30 N o.9Sep.20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问题研究生忠军(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就是要实现制度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表现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动力来自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是要通过制度上的创新和完善,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关键词]改革;制度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D0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042( 2014) 09-0020-04Research on M oderni zati on of Soci al i stSystem 、订thChi neseCharacteri sti cs and Constructi on of N ati onal G overnance M oderni zati onSH EN GZhong-j un( Boda Col l ege,Ii l i nN orm alU ni 他rsi ty,Si pi ngJ i l i n 1360( 10,Chi na)Abstract:The devel opm entof the soci al i stsystemw i th Chi nese characteri sti cs i s to real i zesys—temm oderni zati on,w hi ch m ani fests the m oderni zati on ofgovernance systemandgovernancebi l i ty;i ts dynam i ci s fromthedeepeni nganddevel opm entof reform ,andonl y throughreformi tcan achi eve nati onalgovernancem oderni zati on andprom otethe m oderni zati ondevel opm entthe soci al i stsystemw i th Chi nese characteri sti cs.Thegoalof m oderni zati ondevel opm entofci al i stsystemw i th Chi nese characteri sti cs i s to transfer i nsti tuti onal advantageto nati onala—ofSO —gov—ernance effecti veness andcom prehensi vel y prom otethe l evel of nati onalti onthroughthe i nnovati on andi m provem entof the system .Key w ords:reform ;systemm oderni zati on;m oderni zati onof nati onalgovem ancegovernancem odem i z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更是一个实践创新。只有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永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谓国家治理体系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各方面具体的制度。治理能力指的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二者统一结合,相辅相成。通过治理体系的搭建以及治理能力的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条具体的、明确的、使人抓得住、摸得着的路径和方略。一、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十八届三中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的目标,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被摆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制度的建设成为其它方面得以推进的前提和基础,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题中之义。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康庄大道,这都是由于我们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符合我们国收稿日期:2014-06-08作者简介:生忠军( 1987一) ,男,辽宁丹东人,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万方数据

 第30卷第9期生忠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问题研究· 21·家的国情,也符合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场深刻的制度革命。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邓小平曾经指出:“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制度的建设在整个政治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所以,今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继续推进制度现代化建设,改革现有制度中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 过去出现过的严重问题” 。今后不会再出现,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邓小平理论为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宝库,关于制度现代化建设方面,邓小平就曾提出过“ 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这一任务的实现,需要解决“ 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的问题” 。在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上,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这是需要在生产力水平极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 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 一下子’ 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挣脱出来的,所以,“ 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这就使得对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成为必然的趋势。制度的现代化与上个世纪提出的“ 四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一样都是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究,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制度现代化与“ 四化” 相比,内涵更丰富、地位更重要、作用更关键,它的实现是其他方面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至今已经30年有余,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腐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等,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之后,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以“ 四风” 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对党员干部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同时也是对现实制度中存在问题的一次深度地剖析和解决,使制度建设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成效,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改革是一场新的深刻的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但是,制度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改革不断进行才能实现。正如邓小平所说,“ 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也就是说,到2020年左右,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将逐步完善,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将更加的制度化、法制化。这一论断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 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的理论不谋而合,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邓小平关于制度改革的理论一脉相承,紧密联系,“ 是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创造性回归和发展” 。现阶段,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现代化。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建设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国家的治理现代化来实现,治理现代化问题要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主义的理论为依据。( 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基础关于国家的产生以及国家的职能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者都有过论述,恩格斯认为:“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摆脱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就是国家” 。列宁在恩格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其思想内容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理论的内涵。也就是说,国家的产生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建立的,同时也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消亡。资本主义社会万方数据

 · 22·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9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 三大差别” ,每个人都能够实现“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不过,“ 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必然会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过渡时期。向共产主义发展,必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 ,“ 无产阶级专政”邓小平称之为“ 人民民主专政”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以后,必然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制度,不过这一民主制度和阶级社会中的民主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阶级社会中,所谓的民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其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利益,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更大的剥削。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的是多数人的民主,是人民内部的民主。马克思指出:“ 公社必须由各区全民投票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 因为巴黎是公社的首倡者和楷模,我们应引为范例) ,这些市政委员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会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它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 也就是说,无产阶级作为社会治理的主导力量,一方面要制定出各种制度推进社会建设,另一方面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 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的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如何深入领会这一精神,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1956年三大改造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由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经济制度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又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商品经济注重的是自由竞争和自由买卖,这就要求市场上销售什么、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一系列问题都应该交给市场,由其自身进行调控。《决定》把市场由之前“ 基础性作用” 修改为“ 决定性作用”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经济制度的改革才能加快经济增长和转变方式,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三) 文化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障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加强我国治理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是实现制度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深渊影响。历史经验表明,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治理活动的推进必须要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引之下才能实现。制度的设计体现了价值观的要求,核心价值观构成了社会制度内在精神和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着党的政治主张,体现着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反映着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治理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 既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而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思想上的保障。三、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关键问题,它所取得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着我们改革的效果。同时,只有实现制度的现代化,才能保证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项事业和谐发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以及社会主义价值指向来说,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一) 加强党自身建设,推进党治理现代化水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和核心,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

篇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

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 第6课 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易错警示1. . 一次会议:中共八大。2. . 两个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 . 三个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4. .四个标志:“左”的错误的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四个标志:“左”的错误的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5. . ***: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

 ◆释疑解难1.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2.你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失误中得到什么启示?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第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脱离实际。

 ◆易混辨析新中国模范人物

 ◆易错警示1. . 农业生产合作社与人民公社的区别?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 ,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的标志;而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的标志;而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实际上追求的是平均主义实际上追求的是平均主义 , 它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失误 ,其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其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2. . “ 左 ” 倾错误泛滥的原因是什么?“左”倾错误泛滥的原因:①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③急于求成“左”倾错误泛滥的原因:①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③急于求成 ,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 . “ ***** ” 的危害和教训。(1)危害:①政治上危害:①政治上 , 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②经济上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②经济上 , 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 ,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③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③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 , 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国民素质下降。国民素质下降。

 (2)教训:①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④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教训:①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④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 . 中共八大:1956年 年 ,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________________。

 。2. .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 年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________ 、________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先进的工业国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先进的工业国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3. . 曲折:

 全国掀起了“______ ”的高潮和___________运动。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运动。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但 但_______,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 ,1959 年至1961年 年 ,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__________。

 。4. . 调整后前进:

 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八字方针”的八字方针 ,于 于1961 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 年 ,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急于求成严重困难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急于求成严重困难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二、 “ ***** ”5. . 起止时间:1966 年夏—_______10月 月6. . 目的:

 毛泽东想发动“*****”来防止_______________。

 。7. . 表现:

 学校____厂 、工厂 ____ “闹革命” , 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1976年资本主义复辟停课 停工年资本主义复辟停课 停工

 8.后果:____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9.斗争:老一辈革命家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等“________”,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10.认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____________。民主与法律***走了弯路

 三、建设成就11.工业方面:两大钢铁基地:____和包头;三大油田:___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12.交通方面:修建了_____、兰青、包兰等铁路。武汉大庆油田兰新

 13.模范人物:“铁人” ,党的好干部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14.科技方面: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_________;1967年6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______;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__________水稻。王进喜 焦裕禄雷锋牛胰岛素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

 1.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请你根据大会的主要内容推断此次大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为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目标C.讨论和确定新形势下全党的主要任务D.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

 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C

 4.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这些严重失误的原因是( )①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自然灾害的影响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③A

 5.某电视台想拍摄一部反映“*****”时期的一部纪录片,如果请你当导演,以下情景你不会选择使用的是( )A.农民喜分地主土地 B.学生停课闹革命C.红卫兵大串连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6.“*****”中,身为国家**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 ”,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期间( )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AC

 7.“*****”现在被广泛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阶段,常常被称为“十年浩劫”。这次给国家造成严重灾难的浩劫结束的标志是(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B.“四五运动”的爆发C.毛泽东逝世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D

 8.1966年2月,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号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C.雷锋 D.邓稼先9.“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句话出自“人民的好战士”( )A.雷锋 B.王进喜C.邓稼先 D.焦裕禄BA

 10.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镇压反革命D.开展*****B

 11.1959—1961年,我国面临着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造成此次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连续的自然灾害的影响B.“*****”十年动乱的影响C.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D

 12.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①艰苦创业 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B

 13.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全面反映其历史阶段特征的是(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D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材料二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发展社会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经济文化的需要。

 (2)材料二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有什么积极作用?又存在什么问题?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容易产生不良影响。(3)这个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又发动的两大运动是什么?“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篇四: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

44 -周雯雯,寇清杰(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两个概念的提出与内涵确定是一个不断演进和深化的过程。系统考察两个概念的形成逻辑,深入解读其具体内涵,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现代化;辩证关系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21)02-0044-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缘起、内涵及关系[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21.02.0072021年第2期(总第308期)收稿日期:2020-12-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18VZT004)作者简介:周雯雯(1992—),女,山东泰安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市高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特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寇清杰(1962—),男,山东昌邑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课题组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 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修改为“坚持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总目标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着重研究,提出“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2] 的论断。质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有着深刻的辩证统一关系。考察两个概念的形成逻辑,解读其深刻内涵,厘清二者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深刻把握这一治国理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缘起及内涵演进(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缘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萌芽、提出到确立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一种有力回应,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对比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后的伟大创举。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的起缘,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指出,社会主义与其他主义一样,具有理想与实用两面,把理想应用到实际政治上会因时间、场所和事情的性质情形而有所不同。因此,社会主义“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3]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在学苏联、依国情的基础上探索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

 - 45 -主义制度。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概念,但是他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思想。他指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4]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建立了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1987年,他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5] ,首次用“中国特色”来修饰“社会主义制度”。在此之后,在党的文献资料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概念并没有被广泛使用,而是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概念名词,直到201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概念才被正式提出。此后,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不断上升。党的十八大报告3次使用这一概念,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5次使用这一概念,不仅强调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重要性,还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有一个强大的领导核心,即中国共产党。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概念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话语表达,但却有着一以贯之的价值原则,即制度建设要适应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的萌芽、提出和确认过程,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建设规律的掌握逐渐深化,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与成熟。(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演进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重要文献资料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渐进明确的过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召开之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并未被系统概括、完全明确。一方面,在重要文献资料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只是被简单提及。例如,1987年,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6]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7] 。另一方面,在该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被隐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体系等概念中。党的十四大报告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明确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9] 。党的十五大报告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提出新的建设要求,指出“在经济领域,既要坚持和完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又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领域,既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 。这里提到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只是尚未被明确提取、概括。201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被正式明确。讲话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法律体系四个方面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重申了这一具体内涵。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正式明确。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演进是一个由简单走向丰富,由模糊走向明确,逐渐制度化、体系化的过程。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缘起及内涵解读(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缘起“国家治理现代化”概念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由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理念的升华,另一方面是对“现代化”概念的进一步丰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以及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打破传统封建统治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治国思想,开始探索自己的治【中共治国理政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缘起、内涵及关系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No.2.2021(Cumulatively,No.308)- 46 -国之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历届领导人在探索治国道路的过程中虽并未直接提出“国家治理”的概念,但却间接提出了与“国家治理”概念相近或相似的概念,并从中可以看到国家治理理念的萌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探索治国道路过程中主要出现的是“管理”这个名词,在毛泽东的著作和这一时期党的重要文献资料中,出现了“财政管理”“企业管理”“公社管理”“文化教育管理”“海关管理”“民主管理”“市场管理”“农业管理”“劳动管理”“工业管理”“商业管理”等概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移。邓小平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重强调社会管理,他说:“管理好不好大不一样”[11] ,“你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就要比人家管理得更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很重要”[12] 。为此,他针对“军队管理、企业管理、科学技术管理、经济管理、民主管理”等领域提出一系列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1989年,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围绕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和基本措施,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治理”一词开始出现在党的文件中。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治理整顿”提出了一系列措施。1991年,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工作措施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治理”主要针对的是社会治安治理,还并未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3] 。在此之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重申了法治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4] ,“国家治理”一词首次正式出现,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从“社会”到“国家”,从“管理”到“治理”,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升华与成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科学性、执政理念的先进性和执政思维的整体性。“现代化”一词并不陌生,20世纪20年代,胡适就在《文化冲突》一文中使用过“现代化”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在报刊上使用。但当时的“现代化”一词主要是“工业化”的意思。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逐步确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摆脱贫困和落后,必须建设起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之后,经过反复研究,在1964年底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向全国人民宣告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成“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5] 。至此,“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基本形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党的工作重点的决定。此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文献中的高频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现代化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四个现代化”,于是不断丰富和拓展现代化的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出现的有关现代化的提法主要有“现代化道路”“经济现代化”“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社会”“农村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等。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标志着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与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概念的缘起与演变,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认识的深化,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二)“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解读解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首先要剖析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和现代化三个概念的内涵。***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详细解读了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他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16]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17] 。“现代化”一词的内涵,目前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解读,但并未达成共识。从现代化内涵的演进史来看,“现代化”一词最初仅被限制在经济领域,被定义为工业化,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后来,现代化的内涵逐渐被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当前学术界较为权威的定义是北京大学罗荣渠和中国科学院何传启对现代化内涵的解释。罗荣渠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定义了现代化的内涵。他认为从广义的角度看,现代化是一个“世

 - 47 -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以工业化为推动力所发生的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从狭义的角度看,现代化是一个人为的、主动的、有计划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主动“采取高效率的途径”,有计划地进行经济技术方面的改造,积极学习先进国家,以带动社会发生广泛和深远的变革,使社会取得巨大进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以“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18] 。何传启在罗荣渠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理论。他认为现代化的进程不会终结,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

篇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 、英国宪章运动 时间:1836——1858

   意义: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局限: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2 、《共产党宣言》 发表时间:1848 年2月 月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内容: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纲领(思想武器)。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纲领(思想武器)。 继承和发展: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 、巴黎公社 时间:1871 地点:法国巴黎 性质: 无产阶级政权 结果:五月流血周,失败 意义: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意义: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

 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 、俄国的“十月革命”: 时间:1917 年11 月; 领导人: 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政权:世界上第一个胜利的无产阶级政权; 特点: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性质: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 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社会主义革命,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影响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社会主义革命,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影响20 世纪历史进程。

 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农 , 实 ; 工  内容 :

 农业方面 , 实行余粮收集制 ; 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贸易方面,取消自由贸易。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贸易方面,取消自由贸易。 作用:这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帮助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作用:这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帮助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

 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日益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 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 退还 一 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 , 让国内3 3 、新经济政策:(九下 P5)

 )—— 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上自由买卖 ; 退还 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 , 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新”的特点)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新”的特点) 作用: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作用: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4、斯大林模式 :(九下、斯大林模式 :(九下P8—9 、图片和材料) 形成标志:1936 年新宪法的制定。 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内容:政治上;经济上 评价: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弊端。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评价: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弊端。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1 、赫鲁晓夫改革(九下P71—72)

 )经济上:把农业作为突破点;政治上:反对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评价:从总体上讲,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经济上:把农业作为突破点;政治上:反对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评价:从总体上讲,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2 2 、戈尔巴乔夫改革:(九下 P97— 98)

 )背景: 与美国的争霸,片面发展重工业,综合国力逐渐下降,社会矛盾不断积聚。内容:全面改革,提出了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市场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况。政治领域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导致了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主张由“一党制”向“多党政治”过渡。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了。与美国的争霸,片面发展重工业,综合国力逐渐下降,社会矛盾不断积聚。内容:全面改革,提出了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市场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况。政治领域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导致了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主张由“一党制”向“多党政治”过渡。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了。直接 致

 4 、苏联解体:(九下P99-100)

 )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 政治改革的失败。 外部原因:西方资产阶级的和平演变(或美国的冷战)。 催化剂:1991 年的“八一九”事件——阻止苏联解体的事件。阻止苏联解体的事件。 :

 《 阿 》 的 。

 时 时 间:

 :1991 年底 《 阿拉木图宣言 》 的签署 。 影响:标志着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以美苏两极格局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的结束。影响:标志着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以美苏两极格局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的结束。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成功和失误:八大、两弹一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成功和失误:八大、两弹一星、70 年代外交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1 1 、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八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八下 P59)

 )内容: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发展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意义:从此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意义:从此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 、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八下60 、77 页)①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②城市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②城市改革:——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3 3 、对外开放:(八下 61-63 页)①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②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③初步形成经济特区(①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②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③初步形成经济特区(5 5 个)—— 沿海开放城市( 14 个)—— 沿海经济开放区(4 4 个)——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 、邓小平理论 提出:中共“十五大”(1997 年) 实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地位: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5 、“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八下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八下70 页) ①提出: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 ” 的 造性提出了 “ 一 国两制 ” 的伟大构想 。 ②前提:“一个中国”的原则 ③运用: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④作用:此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成功完成香港、澳门的回归。④作用:此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成功完成香港、澳门的回归。

 启示 1、中俄社会主义运动经济、理论和思想建设的实践证明,要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中俄社会主义运动经济、理论和思想建设的实践证明,要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国国情相结合。 2、 、 社会主义运动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3、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积极发展经济和开展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积极发展经济和开展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篇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

;甘肃省首届多媒体教学课件甘肃省首届多媒体教学课件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址:

 甘肃省靖远县平堡中学教师姓名:

 陈 自 励电话:

 13830037429电子邮箱hili 12@163电子邮箱:

 chenzili.12@163.com邮编:

 730605参赛内容:

 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下)》 (人教版)第八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地

 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 中国, 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 中国, 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一、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二、 对外开放三、 成就

 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一、 经济体制改革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根本目的:实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农村内容原因生产管理过于集中忽视经济运行规律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何进行改革?城市改革革改革步骤结果安徽、 四川全国包 产 到 组包产到户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向专业化、 商品化、 社会化发展。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

 城市原因内容所有制形式单一管理体制高度集中①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②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结果高度集中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宏观调控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城市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返回首页

 二、 对外开放过深圳、 珠海、 厦门、 汕头(1980)

 、 海南岛(1988)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大连 秦皇岛 天津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南通点程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上海 宁 波温州 福州 广州 湛 江北海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意义:

 引进设备、 技术、 资金、 人才, 促进现代化建设发展返回首页线面

 三、 成就农 业: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乡 镇企业异军突起工 业: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工程项目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 体系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 体系人 民 生活:外 贸:进出口总额成倍增长科教、 文卫: 蓬勃发展显著提高

 小结回顾小结回顾经济体制改革目的: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 发展乡 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城市城市:

 扩大企业自主权,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 发展多种经济成份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计划管理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成就:目的: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资金四个经济特区内容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农业、 工业、 外贸和人民生活水平等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论述, 下列正确的有(

 )A ①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改革的根本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④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进展B. ②③ A. ①②③④C. ①④D.①②③

 2 2. . 19791979年、 ,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年、 ,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这两省的有利条件是策。

 这两省的有利条件是(

  )(

  )A AA A. 是革命的老区. 是革命的老区B B. 交通方便、 自然条优越. 交通方便、 自然条优越C C. 物产丰富、 人均产值高. 物产丰富、 人均产值高D D. 靠近港澳、 华侨众多. 靠近港澳、 华侨众多是革命的老区是革命的老区D

 3 3、 下列哪些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下列哪些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③宝山钢铁公司建成 ④ 大亚湾核电站兴建A. ①②③④B. ①② C. ①② ④D. ③④

 4 4. 新时期以来. 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 新时期以来. 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志是A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 B. 农村改革深入发展. 农村改革深入发展C C. 乡 镇企业异军突起. 乡 镇企业异军突起D D.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 (

 ) C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C. 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D. 消除过去在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上的不合理现象(

 )A

 6 6、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20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 三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 三次历史性巨变。

 这三次巨变指的是(次历史性巨变。

 这三次巨变指的是(20)

 )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A ③抗战胜利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⑤ 改革开放,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⑤D.③④⑤

 谢 谢谢 谢谢 谢谢 谢思考与探究:思考与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为什么要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为什么要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是如何展开的?体制改革? 改革是如何展开的? 80工业、 农业和各个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又是如何昂工业、 农业和各个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又是如何昂首迈向新时代的首迈向新时代的? ?80年代以来, 我国为什么能在年代以来, 我国为什么能在

 材料:材料:现代化建设, 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 也就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 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因而它本身是一场广泛、 深刻方式和思想方法, 因而它本身是的革命。场广泛、 深刻——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材料:材料:大锅饭, 真“稀罕” ,干不干, 照吃饭,干多干少, 平均摊,工人可以不上班,农民地里闲乱转。材料反映了 当时我国农村怎样的经济体制? 有何弊端?

 材料:材料:凤阳花鼓词 其一:

 说凤阳, 到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 朱皇帝, 十年就有九年荒。——明朝磙子 其二:

 说凤阳, 到凤阳,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其说凤阳到凤阳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凤阳多不打粮住——**时期 其三:

 说凤阳, 到凤阳, 凤阳就是好地方, 自从包产到户后,家家户户梁满仓, 不见凤阳女出嫁, 只见新娘来凤阳,生产热情多高涨, 人民心里喜洋洋。——80年代

 304050百分分比1978年- 1998年中 国 主要农产品占 世界的比重变化示意图01020谷物(%)棉花(%)油料(%)肉类(%)禽蛋(%)水产品(%)1978年1980年1995年1998年

 1500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500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农村改革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00025001978年- 1998年农民人均 纯收入增长情况示意图01000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材料:材料:对过去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必须进行改革, 国家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从政策、 措施上积极鼓励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发展。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成为自主经营、 自 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 我改造和自 我发展的能力, 成为具有一定权利的法人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成为自返回

 材料:材料:1978年和198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材料反映出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 怎样的22.434 634.6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私营经济及其它变化?5.777.659.71978年1987年

 思考:

 画了 一个圈是指什么? 这个圈后来又思考:

 画了个圈是指什么? 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大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在广东、 福建两省设立了 四个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政策落实到实践

 材料:材料:“我们建立特区, 实行开放政策, 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 就是不是收, 而是放” 。“除现在的特区外, 可以考虑再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不要象小脚女人增加几个港口城市。

 不要象小脚女人, 什么事都不敢做, 胆子要大一点, 步子要迈的更大一点。

 ”——1984年1月邓小平什么

 对外开放特点特点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多 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厦漳泉三角区珠江三角洲

 上海宝山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安太堡露天煤矿露天煤矿大亚湾核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篇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

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MPA 核心课程(学位必修课)

 主讲老师:马仁杰

 教授、博导

 第一讲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社会主义的历史,从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算起,距今已近 500 年;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算起,至今也已有 150 多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算起,距今已有近 100 年;在我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也已有 60 多年了。

 自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来,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遭遇了严重的失败;有凯歌行进的顺利发展,也有艰难曲折的改革探索。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脉络,是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大成果,是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朝鲜、蒙古、中国等十多个人民民主国家。尤其是新中国的诞生,对世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多时达到16 个。

 ( ( 一) ) 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国家挣脱资本主义世界的枷锁,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过去一个被资本主义世界包围着的 “ 孤岛 ” 变成了一个相当强大的世界体系。历史地看,社会主义国家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一个强大的国际势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1. 社会主义由单一国家向多国的发展,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大阵营长期共存与对峙的局面。

 (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2. 社会主义由单一国家向多国发展,彻底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神话,为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启示。但政府主导型现代化道路几乎成了战后落后国家现代化的共同选择,却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甚至西方国家也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看法,即国家采取行动是促进经济福利和社会正义的最佳途径,因而把国家干预当作对付社会与经济弊端的主要手段。这种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和做法的流行,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3. 社会主义由一国向多国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

 4. 社会主义由一国向多国的发展,以现实制度的形式为人类社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社会主义各国在建设本国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只是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一,各国所取得的成就也就表现各异且大小有别。

  但总体而言,这些成就而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1. 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有:

  (1 )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对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2 )在苏联、东欧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使多数国家实现了由农业国或农业工业国向工业国或工业农业国的转变。在中国等原来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经济文化也都有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3 )

 提高了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建立起了相当完善或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4 )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2. 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失误

  由于建设经验不足、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也普通存在着一些重大失误。概括起来,这些失误主要包括:

  (1)把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把这种体制凝固化、教条化。

 (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2)片面地追求高速度,忽视效益和质量,没有形成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3)重积累、轻消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4)出现了严重践踏社会主义民主、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现象,使社会主义形象受到极大的损害。

 (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失误

 3. 要注意两种倾向

  对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成就与失误,应当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无限夸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片面宣传成绩,掩盖矛盾,回避问题;

 另一种倾向是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看成是一种“历史的错误”或“历史的误会”,把社会主义的历史描绘得一团漆黑、一无是处。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1. 道路的曲折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事物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可能例外。

  2.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崭新事业,没有前人的直接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这样那样的挫折甚至失败都是可能的,在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3. 各国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要把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和共同的建设规律运用到具体某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事情。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4.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着更加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相对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后,国内普通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反封建任务;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普遍面临着学习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复杂任务;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相互间关系问题。

 三、 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改革探索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像其他任何社会形态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开始,不是也不可能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完结。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不仅旧社会的残余和痕迹需要逐步清理,而且新的社会制度本身也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健全。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离不开适时地、不断地改革和调整。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积弊日深,亟须改革。

 传统社会主义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只不过在战争与战争后恢复时期,这些弊病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甚至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掩盖起来了。但是,每当正常的社会建设时期来临的时候,这一体制的弊病就会有所暴露。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体制越出苏联一国范围,又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各社会主义国家国情不一,但是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源于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随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时间较快的经济增长时期以后,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发展缓慢或停滞现象,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在政治上,权利高度集中和个人专权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现象也不断出现。社会产生的矛盾不能及时化解,日积月累,甚至酿成社会动荡。事实表明,不改革原有体制,社会主义建设就不能健康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不能充分发挥。

 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专权;经济上管理过死,经济总体效益差;思想文化上控制过严,导致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3.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浪潮兴起的一个重要动力。

  4.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也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与时俱进,变革图强。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斯大林晚年压制改革,社会主义国家错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次改革机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1948年经济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后,苏联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苏联获得了新的历史机遇。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 从国际条件看,社会主义已越出一国范围,苏联不再是资本主义包围下的社会主义孤岛。

  从国内条件看,过去被备战和战争掩盖的弊病,在战争结束后日益暴露出来。

  同时,苏联的经济文化水平已比20世纪30年代有了很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也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苏联已经具有在正常与和平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环境。改革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党内外改革的呼声也愈来愈强烈。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当时,人民的改革呼声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在经济领域要求经济自主权,在政治领域要求政治民主,社会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明显的改革迹象。如库尔斯克州农村出现了“包产到组”的试验,工业领域开始尝试推行扩大企业权限、加强物质刺激的一些措施等等。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但是改革没有得到斯大林的支持。斯大林不仅全面肯定了战前实行的发展战略,而且把战前的建设经验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使之理想化、固定化、不愿意动摇、改变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也不允许别人怀疑、触动既定的建设模式。于是,一批主张或支持改革的领导人先后受到整肃,文艺、哲学、生物遗传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等领域也掀起了一场大批判运动。斯大林压制了党内外出现的改革倾向,苏联错过了战后第一次改革开放的时机。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东欧地区出现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本来一开始就具有不同于苏联的新特点。当时,东欧各国领导人都表示,要建立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新模式,通过人民民主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1945年12月,瓦·哥穆尔卡在波兰工人党一大上提出,要走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捷共领导人哥特瓦尔德提出,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寻找自己“特殊的道路”,苏联的道路并不是惟一可行的,保共领导人格·米·季米特洛夫也曾经强调各民族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不一定完全效法苏联。总之,东欧各国都有主张走不同于苏联的道路,建立符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愿望。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1948年,南斯拉夫因不接受苏联控制而被开除出局。于是,苏联发起声势浩大的批判南斯拉夫、批判铁托的运动。这个批判运动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南斯拉夫施加强大压力,企图迫使南斯拉夫就范;另一方面是力图控制其他东欧国家,强行推广苏联模式。东欧国家试图探索适合本国模式建设道路的尝试也被遏止。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苏南冲突使南斯拉夫受到了来自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巨大压力,国家几乎陷入了绝境。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被迫重新审视苏联模式的一些做法,开始坚定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自治社会主义”道路,试图开创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此后,南斯拉夫的改革始终保持着自身独立的特性和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

 不过,总体上看,虽然南斯拉夫的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并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和束缚。如在政治上仍然是固守斯大林的政治体制,搞个人集权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在所有制方面,用社会所有制代替国有制也不成功;在利用市场机制方面,南斯拉夫一直强调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但企业还是按照计划搞自治,而不是按照市场搞自治,实际上没有办法搞好。铁托的“自治社会主义”,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种探索和实验,实践证明并不成功。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集体领导,改革党政领导体制;加强法制,整顿改组内务部机构;调整农业政策,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组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建立干部更新制度;把党组织划分为工业党和农业党等等。

 赫鲁晓夫(图)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

  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第一次大规模改革。它不仅范围广,而且具有一定深度,对苏联模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但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现象,其中有些改革相当成功,效果显著;有些改革既有成绩,同时...

推荐访问: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建设 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