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报家门”开端方式之

时间:2022-11-06 18:3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自报家门”是京剧念白的程式之一。所谓“自报家门”,是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中,由专人在开戏以前向观众介绍创作原委、剧情梗概。下面,本文就元杂剧中“自报家门”开端方式进行论述。

【关键词】自报家门;开端方式;元杂剧

一、自报家门开端方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以“自报家门”开端的作品首先表现在文学中,最早的代表作是两千二百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i,“帝高阳之苗裔兮,正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摄提贞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自愉悦灵均。”文章在篇首便交代了自己的家世和名字,为接下来文章的抒发情感奠定了基础。而后这种方式逐渐被衍化过渡到影视剧中,以其集中反映矛盾冲突来提升剧中。“戏剧如果没有尖锐剧烈的矛盾冲突,舞台上必然会出现“冷场”,不能唤起观众的审美注意力。”所以,集中反映矛盾冲突是戏剧的重要特征。

二、自报家门的外在特点

以顾学颉《元人杂剧选》,为例的自报家门特点:

(一)《元曲选》的16篇作品中中,九篇有楔子,七篇没有,元杂剧的开端不管其有无楔子,开端总要有登场人物“自报家门”。《感天动地窦娥冤》在楔子中蔡婆婆做了自我介绍,“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和《鲁大夫秋胡戏妻》无楔子,都是在第一折中分别介绍了周舍的玩世不恭和为儿子操劳的秋胡之母。

(二)一般情况,除正末正旦外,其他的登场人物自报家门的基本模式是“诗+自我介绍+情况说明+行动预告”。如: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楔子》:

诗:酒肉场中三十载,花星整照二十年;一生不识柴米价,只少花钱共酒钱。

自我介绍:自家郑州人氏,周同知的孩儿周舍是也。

情况说明:这汴梁城中,有一歌者,乃是宋引章。他一心待嫁我,我一心待娶他,争奈他妈儿不肯。我今做买卖回来,今日特到他家去,一来去望妈儿,二来就题这门亲事,多少是好。

(三)上场人物如是年长老旦,冲末,大都会感慨岁月不饶人。如《窦娥冤》、《秋胡戏妻》、《倩女离魂》都以老旦的形式开场,“上场诗”都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无名氏(或作武汉臣)《生金阁》的冲末同样感叹“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阴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三、自报家门的内在特点

同是自报家门,但戏剧内在的冲突形式各不相同。或者以正面的冲突形式彰显,或者采取微波漪澜的冲突形式呈现。

(一)侧重于外在冲突

《鲁斋郎》全名《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作品,目的在于揭露特权人物鲁斋郎,可从惊心动魄的开端看出他的恶贯满盈。

(冲末扮鲁斋郎引张龙上)(诗云)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再没双。街市小民闻吾怕,则我是权豪势要鲁斋郎。小官鲁斋郎是也。随朝数载,谢圣恩可怜,除授今职。……我是个本分的人。自离了汴梁,来到许州,因街上骑着马闲行,我见个银匠铺里一个好女子,我正要看他,那马走的快,不曾得仔细看。张龙,你曾见来么?

一上场诗为“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再没双。街市小民闻吾怕,则我是权豪势要鲁斋郎。”见了别人有的玩器,骏马雕鞍,自己没有,便要“借”来,“牵”来,三、四日便归还,实际上归为己有。当得知银匠的妻室“生的风流,长的可喜”。以要修银壶为由,闯进银匠的铺子,主仆二人把张氏抢到郑州,银匠随从到郑州,恰巧碰到张珪,是“郑州六案都孔目,是专管民刑案件拟搞定罪的人”,自夸在郑州,无论谁欺负他的兄弟,“我便着人拿去,谁不知我张珪的名儿”!可当李四说欺负自己的是鲁斋郎时,张珪赶紧捂住嘴巴,“哎呦,唬杀我也!早是在我这里,若在别处,性命也送了你的。我与你些盘缠,你回许州去罢。这言语你再也休提”!好一个六案都孔目,好一个“这言语你再也休提”,可见,连一个中级官吏都拿他没办法,,恶霸不过如此。

如上所诉,《鲁斋郎》的开端采用是正面冲突,由恶霸权豪自爆家门,紧接着出现人物间尖锐的矛盾冲突,观众看得窝火不说,并且紧紧抓住观看者的心。

(二)侧重于内在冲突

王实甫《西厢记》vii的老夫人自报家门的笔墨侧重于人物心灵。

(外扮老夫人上开)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这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长子郑恒——为妻。……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这寺是先夫相国修造的,是则天娘娘香火院,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梯度的和尚;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一壁书写附京师去,唤郑恒来相扶回博陵去。

1.相国夫人是《西厢记》viii中第一个和观众见面的。自我介绍中的“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其实,它暗藏机密。崔、卢、李、郑、王,六朝以来一直是豪门家族姓氏,相传,南北朝时期,崔巨伦姐姐因瞎了一只眼睛,家人不得不把她许配给寻常百姓家,姑母哭泣到“岂令此女屈事卑族”。可见,儿女婚事更在意家世的显赫。相国夫人不愿像崔巨伦的姑母那样感慨,于是,一退再退,嘴上的“烈女不事二夫”全是骗人的,她一心想把自己尊贵的姓氏之女,崔莺莺,许给尊贵之氏——郑氏——郑恒。为全剧的冲突奠定了基调。

2.自报家门中的“只生得这个小姐,小字莺莺”可见,是老夫人的唯一之子,之前的《莺莺传》提到相“命其子欢郎“、“命其女莺莺”、“崔之婢曰红娘”相比较,《西厢记》把莺莺位列第一,提高了莺莺的地位,而欢郎地位还不如一个随从丫鬟,是老夫人爱女心切的表现。爱女理应赞成其女和张生的爱情,但是作者笔锋一转,为的是更突出表现维护封建礼教的老夫人和对抗封建思想的小姐之间的冲突的主题。

3.老夫人自报家门中交代,交代了莺莺还在为父服丧期并且已是郑恒的未过门的媳妇。但是,在佛殿,众目睽睽之下,莺莺竟敢与温文尔雅书生张生暗送秋波,与她当时的身份相违背,是追求追求爱情的主动行为,是莺莺青春唤醒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封建礼教的反驳。

综合以上论述,便形成了针对封建礼教是否维护的一对矛盾体,楔子便完成了“垫脚戏”的作用。

当今,京剧也继承了“自报家门”传统方式,“说明‘自报家门’有其可取之处,能使开端开门见山地介绍人物、提出矛盾,这一点恐怕是其他开端方式难以媲美的。可见它的重要性,我们应对与它持有肯定的态度。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顾学颉.《元人杂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3]关汉卿张友鸾、顾肇仓.《关汉卿杂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4]张燕瑾、弥松顾.《西厢记》.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5][日]长松纯子《中日古典戏剧中登场人物自报家门的程式比较》.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04年第4期.

[6]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71169.aspx.

推荐访问:自报家门 开端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