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的象征还是未来的利剑纵论世界战略轰炸机发展之路

时间:2022-11-04 14:4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世界上最为主要的三个军事强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都在研发大型远程轰炸机。不过,轰炸机的问题比战斗机还要复杂一些。战斗机是每一个军事强国都必然要装备的,夺取制空权是战场上生死攸关的第一要务。轰炸机则不同,就近距离来讲,扔炸弹的平台还可以有各种战斗机和攻击机,就远距离来讲,各种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也是有力的竞争者,而轰炸机本身的生存力又容易被人们所怀疑。再加上大型轰炸机的成本十分惊人,因此到底搞不搞大型轰炸机就远不像战斗机问题那样答案明确,而是必须经过审慎的评估和计划。

第一次核打击的利器

大型轰炸机在出现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一直是专职于战略打击层面,这是基于基本的技术约束。首先,飞机要造得大,那么荷载受力方面就会成几何指数增长,而金属材料性能等基础条件是不会变的,也不可能把结构件都做的太粗壮,因为那样会太重而使得飞机根本就飞不起来。因此,实际上大飞机都是比较“虚”的,能飞基本的飞行动作这样的要求就并非那么容易达到。所以,大型轰炸机从来都是采用水平轰炸模式,而这种模式恰恰是投弹精度较低的。我们可以注意到二战中大型轰炸机很少介入反舰这样的任务,因为即使是大如航母和战列舰,对于中高空水平轰炸的大型轰炸机而言,也是一个机动的点目标,想打中太费力了。当时,可以确保一定打击精度的方式是俯冲攻击,如德军“斯图卡”或者美军F4U。所以,大型轰炸机要么是以大编队对大面积目标进行覆盖性轰炸,要么就是二战后以大威力的核武器执行打击任务。

二战后,随着各种核武器的发展完善,对于大型轰炸机在现代核战争中的定位问题开始出现诸多误解。比如,很多人认为轰炸机是核战争中生存力最弱的一个工具,陆基核导弹则部署在加固的抗超压发射井内——这些发射井可以抵抗至少100兆帕以上(后期可以超过300兆帕)的压力。除非核弹命中到百米级的范围内,否则无法有效摧毁它。虽然随着核导弹的命中精度越来越高,单纯依靠发射井的结构强度已经无法确保安全,但美国人将发射井密集部署后却产生了另一个效果:先期命中和爆炸的核弹会对后来的核导弹产生干扰,从而使得同时摧毁几百个发射井变成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有一些陆基核导弹采取机动部署的方式,典型例子是俄罗斯“白杨”-M,装载于多轴起竖发射车上,离开保障基地后游弋在荒原林地,也可以显著增强生存力。

至于海基核力量就更不用说,其可以长期隐藏在深海大洋中再也不露面,民众自然认为这就是最安全的核力量。虽然实际上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比如,由于美军一直在核潜艇技术上保持领先态势的同时,还保持了核潜艇部队的高战备水平。因此,苏联战略核潜艇一旦出港,就有可能被对手的攻击性核潜艇盯梢。于是,虽然苏联战略核潜艇在大洋里游弋,但实际上却并没有脱离危险。这其实也正是苏联长期侧重发展陆基核力量的原因之一。但普通民众显然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不会关心。

相比之下,战略轰炸机显得相形见绌了。战略轰炸机的基地是固定的,因为大型飞机所需要的保障条件比较高,不可能随意部署在简易机场。其次,机场无法加固,战略轰炸机以其巨大的体积连建造合适的封闭机库都不容易,更不要说抗核加固了。而轰炸机本身又很脆弱,只要被对方核弹爆炸冲击波扫到,必然被撕成碎片。冷战高峰期的1962年古巴危机期间,美国人为了防备苏联发起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将战略空军司令部的183架轰炸机疏散到33个民用机场和军事基地,同时让57架轰炸机和61架加油机在空中待命。当然,这种方式太危险,成本也太高,是注定无法长期维持的。因此当危机稍有缓解后,美国战略轰炸机部队就以地面戒备的模式保持生存力。在1958—1968年,一部分B-52专门执行战斗值班,每个单位一般装备15架B-52。其中, 1/3 连同配属的机组24小时待命,人员每周进行一次轮换。每架B-52的轮换时间为 30 天,然后解除战斗值班,恢复正常飞行训练。处于待命状态的B-52加满燃料、挂载核武器,所有系统调试停当,一旦接警15分钟内便可升空。

这个方式虽然没有空中待命那么疯狂,但也相当累人,成本也仍然十分高昂。因为现代洲际弹道导弹从发射后到飞抵目标一般就是半个小时左右,抵近发射的潜射核导弹更短,也许只有约20分钟。因此,美国空军对15分钟的时间仍不满意。从1963年1月开始,每架B-52都安装了一对引擎启动器,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更快地发动引擎,发动机反应时间缩短到2分钟。这也使其能从缺少电源车和地勤设备的机场起飞,以便疏散到更多的机场。之后,1974年开始实施的“快速启动”计划则为B-52G/H的每台引擎都安装了独立的启动器,使接警拉动时间进一步缩短。极端状态下,B-52接警5分钟内即可升空。这种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态势直到1991才最终结束。在此之前的数十年时间里,B-52都日复一日地游走在核战争边缘,维持着恐怖的核威慑与核均势。

我们知道,战略核导弹发射预警有赖于天基战略防御卫星,而这些卫星是依靠红外传感器来采集信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可靠性是不太令人满意的,云层反射或其他因素都有可能引发警报。而一旦警报响起,你就不得不宁可信其有而立即做出反应。因此,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战备状态要非常之高。当然,对于这种状态而言,轰炸机的快速反应能力倒是可以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当面对一个暂时无法判断的虚警时,也许战略核导弹无法下达发射反击的决心,但战略轰炸机却是可以立即拉响警报放飞出去的。因为核导弹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但轰炸机可以随时召回——毕竟从美国飞向苏联有几千乃至上万千米的漫漫征程,飞个十几个小时也不奇怪,有足够的时间让后方搞清楚状况并发出明確的命令。 可以说,在战略预警系统达到一个很高的可靠度之前,战略轰炸机如果能保持高的战备水平,反而是最能实现快速核反击的力量,其他核力量往往只能等敌方核弹落地后才可以开始反击。

推荐访问:纵论 之路 轰炸机 利剑 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