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讲党史故事7篇

时间:2022-08-14 16:15:02 来源:网友投稿

儿童讲党史故事7篇儿童讲党史故事 党史故事小学生集合99篇 Word文档可编辑 党史故事小学生集合99篇 言语也叫言语。这是在一个盛大的仪式上和一些公共场所发表的演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讲党史故事7篇,供大家参考。

儿童讲党史故事7篇

篇一:儿童讲党史故事

故事小学生集合 9 9 篇

 Word 文档可编辑

 党史故事小学生集合 9 9 篇

  言语也叫言语。这是在一个盛大的仪式上和一些公共场所发表的演讲。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故事小学生的文章 9 篇 ,欢迎品鉴!

 第 1 篇: 党史故事小学生

  敬重的老师们,敬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喜爱读红色色故事和革命诗。从这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国经验了艰难的风雨沧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成长的曲折历史,了解了中国人民前往英勇对抗的热血豪情。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熟识的名字让我们难忘,长征、抗战、解放、改革,每一段历史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的故事。从红色经典中,我读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卓越,读了林海雪原的孤独野心,感受到了一些风流人物,看到了现在的热忱豪迈,也感受到了百万雄

 师过大江的气概。长征路上的严峻阻碍,八年的抗战困难,白色恐怖的千次百转,南征北战的动荡回肠,动人的故事,宏伟的诗篇,是刻有中华民族自强的不朽丰碑,是目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画卷。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我们充溢信念。红旗飘飘,党旗狩猎,祖国蒸蒸而上,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家立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满怀喜悦,希望朝着现代化的雄伟目标前进。高山仰首,海洋扬起,大地充溢了新世纪的朝晖。我们不能遗忘历史,要感谢历史的选择 hellip;hellip;1921 年 7 月,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传着巨人的呼喊,春雷唤醒了长期睡着的东方狮子,拔出了数百年来覆盖在千万仁人志士心中的雾,呈现了共产主义的宏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的星星革命之火。从那以后,炎黄子孙们的志向有了依靠,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者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多数革命先烈抛头洒血,用鲜血和生命交换了中国革命的成功。解放后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共产党又带领我们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几代中华儿童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动银镰斩棘,奋勉进取,铺上强国之路,用实践巨笔描绘新画卷,充溢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东方。90 年的辉煌历史,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亚洲睡狮已经雄起,东方巨龙腾飞,回忆往事岁月,展示将来任重道远。还是少先队员的我们是党的接班人,无趣的双手要英勇地担

 当历史的重要性,我们是跨世纪的下一代,是 21 世纪的真正主子。革命的精神不行抛弃,它仍旧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法宝,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祖国、时代的命运联系起来,建立远大的志向,培育良好的道德,发扬创新的精神,驾驭实践实力,勤奋学习。

  感谢大家!

 第 2 篇: 党史故事小学生

  作家秦兆阳在《无题》诗的开头,有三个特殊好玩的悖论。第一个悖论是最应当记住的,最简单遗忘的,谁记得母乳的甜味?其次个悖论:最应当感谢的,最简单遗忘,谁亲吻过敬爱的土地?这第三个悖论,最感动的是最应当计算的,最简单遗忘,谁计算过先行者的多数血滴。

 过去常说党旗多数烈血染红。这句话过去常说,今日也要说,今后也要接着说。

 啊,在盛大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应当遗忘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先烈,他们流下的血滴决不能计算。仰视鲜红的党旗,我不能热血沸腾,激发多数红色的记忆。

 让我们先谈谈《阿坝党史》中感人的记录如今的四川阿坝地区是

 那般的美,雪山呈现银白色,天是那般的湛蓝,间或飘过的白云犹如雪白的哈达。草地上盛开着黄色人参果花、蓝色报春花,悬崖间充溢艳丽的格桑花,有时广袤的高山杜鹃花映在眼前。但是,70 多年前,这里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数万红军的尸骨。他们或战死在一个接一个的战斗中,或者被冻死,饿死在雪山上,陷入草坪。据一位老红军的回忆,那时落后的人能迷路,中途是牺牲的战友,他们生前是士兵,死后是路标阿坝党史还记载着从后面来的人不须要指导,沿途的尸体可以找到行进路途。

 听了这个资料,敬爱的挚友,你的心颤抖了吗?听了这个资料,我们更深刻地知道什么是踏着烈士的踪迹前进,什么是前进后继革命路上的路标是什么?

 假如你去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你可以在那里看到党的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的遗像,看到李慰农、郭隆真、刘谦初、李春亭等烈士的遗像。纪念馆内的一些挽联是英烈伟绩惊人,滨海名垂后世的万众长歌哀悼英烈,四化伟绩慰问忠魂。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 90 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要考虑革命烈士和革命先生,考虑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考虑感动中国的人物!

 来到这个漂亮的青岛,我想深化街道和小巷,找寻引起全国轰动

 的微尘。

 2006 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群体的名字微尘。其中有许多人是共产党员。微尘是青岛热心公益事业的集团,是表现爱的公益品牌,表现青岛社会精神风貌的缩影,也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红色路标!微尘精神凝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宏大的民族精神。正因为有微尘这样一个令人感动的人物和群体,中共党的党旗才能在今日接着保持鲜红色!正因为有微尘这样感人的人物和集团,滨海明珠青岛更加漂亮!更有魅力!更有国际影响!

 是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演绎自己的故事,精彩或平坦,宏大或小,光明或暗淡,反映出不同的生命色调。其中,确定的要素之一是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华蜜观、苦痛乐观、生死观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向革命先辈和优秀的共产党员学习,向感动中国人物和集团学习,把崇高的意识融入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永恒的品行,不要感慨岁月,不要追求浮华和浮躁,不要艳羡追加的贪欲,只要不懊悔心灵,用好的品行写人生的篇章,为党旗争光!

  第 3 篇: 党史故事小学生

 中国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日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90 年风雨历程充溢艰辛与坎坷。

 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合着多数革命党人的才智和力气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对此我们有着不行推卸的责任。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将来。

 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

 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当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需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志向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

 志向信念简洁地说就是人们对将来的憧憬和追求。

 对于我们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志向信念。

 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员。

 志向信念是人的精神动力和志向源泉。

 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人都牢记党的志向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决不移的走下去建党 95 周年演讲稿--党史学习心得体会,更多原创请访问中国职业写作!二是牢记党的历史阅历。

 历史是一本肃穆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

 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中国带领人民创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阅历和才智无不凝聚于党的历史。

 学习党史,必需深刻领悟,专心思索。

 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

 党的历史虽然只有 90 年,但党的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每一个确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冷静权衡。

  假如只学其法、不究其义,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索和推断就很简单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寻求出路、解决问题就更无从谈起。

 学习党史,必需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珍贵阅历。

 今日,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胜利的阅历,总结失败的教训。

 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冲突。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日,把握今日才能创建明天。

 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成功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决地向着一个方向流淌。

 穿行在 90 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耀着刺眼的光辉。

 我们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决不移的跟党走。

  第 4 篇: 党史故事小学生

  1949 年 10 月 1 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伴下,来到**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突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觉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忽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拦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惊诧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生气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胆怯 ,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情鼓掌。

 第 5 篇: 党史故事小学生

  牛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人不知道去哪里了 hellip;hellip;唱两小放牛郎唱了好几年,美丽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河北涞源小山村,村头旧草房住着王二小一家。11 岁的两个小孩是放牛娃娃。

 1943 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子弹落入了两个小房子。在山上放牛的两小恐怖地看着遮天的浓烟火,他不敢信任,刚才暖和的家和敬爱的父母很快就消逝了。鬼子扫荡来袭,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搬到长城脚下。

 村外有一个大山坡。这是一片大草坪,绿草之间开着一点小花。二小在这个山坡上放牛,这里漂亮安静,二小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想,没有鬼子。

 二小参与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习了许多学问。他知道打死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鬼子大扫荡又要起先了,吴连长带队去山边,说要做围城等鬼子来钻。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村民们转移的方向,心里焦急,唱着放牛的歌出来了。鬼子看到山坡上的两个小人,两个小人要为他们带路。二小牵着壮牛,带着鬼子走了。两个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怀疑,鬼子

 的头拔出战刀威逼两个小人。二当心安静,却装出恐惊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套路,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骗人,你想骗皇军。即使是二小说,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信任了两个小时,就跟着他走了。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两小机智地从沟边跑到山上。吴连长一边喊着要跑两个小人,一边开枪杀死了瞄准两个小人的鬼子。但是,鬼子队长拿着大枪追上了两个小人,把刺刀刺进了两个小人的身体,把两个小人山坡上。两小像一片叶子一样落下,满山的叶子一起落下,血染红了全部的叶子和绿草。

 八路军发动进攻,歼灭鬼子。大壮牛好像要报仇,用尖角挑死鬼子队。

 村民们把两个小人放在担架上。吴连长喊了两个小,村民们喊了两个小,但两个小宁静地闭上了眼睛。他已经听不见了。

 太阳好像也染红了,山上飘着红叶,那景色很美。

 第 6 篇: 党史故事小学生

  大家好!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而进行的探究史、奋斗史、创业史,是全体中国人民才智的结

 晶。仔细学习党史,能让我们从党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吸取养分和才智。通过学习党史,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段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

 一是锤炼肯定忠诚的政治品行。要从党史中吸取强大的真理力气、思想力气、实践力气,不断夯实肯定忠诚的思想根基,进一步增加四个意识、坚决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决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始终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步调一样、行动统一。

 二是矢志为人民群众谋利造福。要强化坚守初心的自觉,努力把群众期盼的事变成我们要干的事,把我们在干的事变成群众支持的事,把我们干成的事变成惠及群众的事,想方设法解决好群众的急难事、揪心事、烦心事,不断满意人民群众对美妙生活的憧憬。

 三是强化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要进一步深刻相识一代人有一代人担当的本质内涵,把组织的重托、人民的信任看得比泰山还重,以事业为重、以担当为荣,自觉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担起自己该担的那份责,答好时代之问,创建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更大业绩。

  四是吸取继往开来的精神力气。要从党史中吸取敢闯敢试、拼搏进取的才智力气,继承我们党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用革命先烈先辈的感人事迹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鼓舞士气、激励自己,不断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浩然正气,把工作干得更好。

 感谢大家!

 第 7 篇: 党史故事小学生

  1929 年, 王二小诞生在涞源县上庄村一户贫苦农夫家里。11 岁沦为孤儿,不得不外出要饭。后来听说插箭岭南边靠近解放区,他便逃荒来到了南马庄地区的狼牙口村。在与抗日军民的接触中,他渐渐懂得了抗日道理,参与了抗日儿童团。

  狼牙...

篇二:儿童讲党史故事

巾说党史故事 草原英雄小姐妹 大家好,我是来自石化一小 303 班的李业晨曦,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重温红色经典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在中国,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1964 年 2 月 9 日,一场罕见的暴风雪降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草原,正在放牧的蒙古族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了保护人民公社集体的羊群不受损失,她们与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用少年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2 月 9 日的早晨,11 岁的龙梅和 9 岁的玉荣赶着羊群出了门。草原上盖满了雪,草很少很少,羊因为吃不上草,就一直往前跑。姐妹俩跟着羊群顺风走,渐渐地看不见家了。

 中午时分,天气突变,低垂的云层洒下鹅毛大雪,怒吼着的西北风卷起大雪漫天狂舞。刹那间,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吞没了茫茫的草原。龙梅和玉荣,冒着刺骨的风雪,急忙拢住羊群,转身往回赶羊。但是狂风暴雪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着羊群的归路,羊群顺风乱窜。姐妹俩当时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别让集体的羊丢掉一只。也不知道跑了多长时间,姐妹俩总算把散乱的羊群聚拢在了一起。

 夜幕降临,积雪也越来越厚,极度的疲劳,一天的饥渴,零下 40度的严寒,折磨着年幼的姐妹俩。因为害怕走散,他们在黑暗中不停地喊着对方的名字:“玉荣——”,“唉,我在后面跟着呢——”就这样,她俩在暴风雪中奔跑了整整一夜,羊群在她们的呵护下,一直没有再跑散。

 20 多个小时里,姐妹俩在零下 37 度的寒冬里,迎着暴风雪走了70 多里路。当人们找到龙梅和玉荣时,她们已经冻昏过去了。集体的384只羊仅冻死了3只,而姐妹俩却因为冻伤严重,落下了终身残疾。

 在今天,姐妹俩正能量的故事依然以话剧、电影、动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演绎着,她们身上坚强勇敢的优异品质,可贵的集体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她们在风雪中驱赶羊群的小小身影,也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它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为了抗日而流血牺牲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就叫王二小。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29 年,王二小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参加了八路军,经常在最危险的环境中工作,为八路军获取大量的军事情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侦查员。1940 年,日本鬼子对王二小的家乡进行了疯狂的大扫荡,二小的妈妈也离开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没有了爸妈,二小孤苦伶仃,他便到了一个地主家给地主放牛,当了

 放牛郎。1942 年,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假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带着鬼子在山沟里绕道而行给八路军转移拖延了时间,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用自己的聪明机智成功的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明白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猛刺二小的胸膛,又把二小用枪尖高高地挑起来,摔在大石头上。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 13 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他的鲜血染红了大石头。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在烈火中永生 快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中国成立不久,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在抗美援朝中诞生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之一。

 1952 年,邱少云所在的军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 391 高地的敌军,因 391 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上级决定采取隐蔽的作战计划,调署几百个人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隐蔽十几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

 惧争相请战,出发前,部队首长指示: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我军一定要提高纪律性,在任何时候决不能暴露任何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坚定的回答:我们保证一定坚决完成任务。

 深夜,五百多名身披伪装草莽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草丛中埋伏了下来,第二天的中午,几枚燃烧弹突然落在了邱少云的身边,油液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怎么办啊,怎么办啊,战友们都为邱少云捏了一把汗,在这危急时刻,为了不暴露部队所潜伏的位置,邱少云同志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将双手深深的插进泥土中,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年仅 26 岁。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战友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般的向敌人冲去,“同志们冲啊,冲啊,为我们的战友报仇”经过激烈的战斗,敌人终于全部被消灭,易守难攻的 391 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来到邱少云所潜伏的位置上,他的面目已无法认清,全身被烧得如同黑炭,唯一没有烧尽的,是那双深深插进泥土的双手。战友王金成说,在邱少云所潜伏的位置不远处,有一条水沟,他只需翻滚到一旁,就可以扑灭身上的火焰,但是,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努力践行着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的,“为了祖国,为了国家,甘愿献出自己一切”的铮铮誓言。

 同学们,一寸山河一寸土,一杯热土一缕魂,我们伟大的邱少云同志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大好河山,换来了我们今天踩在

 脚下的寸寸热土,和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伟大的红色精神。

篇三:儿童讲党史故事

史故事稿件十岁抗日小英雄——郑振华

  故事发生在广东中山县(现中山市)的一个广场上。时间约在1943年。当时,一队日本兵驻扎在那里。一天,几个日本兵在喂马,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好奇地远远望着这些高大的马匹。日本兵拘捕了他,审问不出什么名堂,便对小孩说:“皇军写几个字,你照着写了,我们便放了你。”一个日本士兵蹲在地上写了“日本战胜中国”这六个字。

  小孩接过日本兵的石块,蹲在地上也写了六个字“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唧唧喳喳讨论了一会,估计小孩不明白他们的用意,一个日本兵又重新写了一遍“日本战胜中国”,指着这几个字朝小孩嚷道:“要按我们的意思去写,懂吗?否则,枪毙枪毙的!”

  小孩拿起小石块,重写:“中国战胜日本“。

  日本兵暴怒,用马鞭抽打小孩,还把他捆绑在木住上。过了一夜,日本兵把小孩放了。可第三天又把他抓了回去。原因之一是小孩的家人“顽固不化”,家长没带孩子向皇军“认罪”。于是又在木住上将小孩捆绑了一天,然后押送到了监狱。经过近一个月的关押折磨,小孩已经气息奄奄,但他就不向日本兵求饶,不将“中国战胜日本”这几个字颠倒过来。日本兵眼看小孩快要死了,便假装仁慈放了他。回家不到七天,小孩就离开了人间。

  小孩的名字叫郑振华——假如他还活着——现在应该是七十多岁的老伯伯了……

 小英雄——李爱民

  1943年,李爱民的家乡白家庄被鬼子占领了,他们村的百姓都转移到了东沟。

 又到麦收的时候了,白家庄的群众夜里到他们的地里收割麦子。这真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抢粮食啊!

 天快亮的时候,人们背的背,挑的挑,急急往东沟走去。

 爱民背着一小口袋麦穗走在前面,和大伙拉开了一段距离,为的是一但被鬼子发现,就赶紧给大家报信,好迅速转移。他想,不能让到手的粮食让敌人抢去。

 眼看就要走出敌占区了,已经能看到东沟了。忽然,右面山上响了一枪,接着,出现了几个人影。爱民判断,这是遇上了敌人的游动哨╠╠鬼子发现了他们。爱民转身想往回走,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鬼子从路边钻了出来,挡住爱民的去路,大喊道:“干什么的?” 爱民沉着地应道:“自己人!” “口令!” 什么口令?爱民被问住了,可他一点没有慌。只听他大声咳嗽了三声,这是暗号,告诉后面的人有情况。大家伙迅速疏散到路边的庄家地里了。

 鬼子的机枪响了,子弹打中了爱民的腿,他倒下了。

 爱民被带到了河滩上,翻译官问道:“你是哪个村的?” “白家庄的。” “干什么来了?” “收粮食啊!” 鬼子军官一听说是白家庄的,问道:“你们庄上的老百姓都躲到哪去了?” “太行山里呗!” “你们村的村长是谁?” “我不知道。” 那个狗翻译不耐烦了,恶狠狠地说:“你听着,今天你要是说实话,就放你回家,如果不说实话,就一枪嘣了你!”说着,就用手枪冲爱民晃了晃。

 爱民毫不畏惧地说:“嘣了我也不知道!” 敌人没办法了,把爱民用绳子吊在一棵小树上用皮带使劲抽,但是,爱民还是那句话:“不知道!” 硬的不行,鬼子军官又把爱民放下来改用软的办法。鬼子军官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日本糖,引诱爱民说:“小孩,你的说实话,皇军大大的赏!” 爱民接过糖,使劲朝鬼子军官的脸上砸过去,说道:“谁稀罕你的臭糖!” 鬼子军官大发脾气,用脚踹向爱民,一脚又一脚,爱民倒在了地上。爱民忍着疼痛,心想,打吧,打死我也不说,死就死我一个,不能对不起八路军。

 鬼子军官踢了半天,见爱民死活不屈服,恼羞成怒,抽出大刀向爱民刺去。为反抗日本鬼子,13岁的爱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鸡毛信

  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头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逼迫他带路去龙门村。

  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雨来喜欢游泳,他的游泳本领可高了。后来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知道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鬼子又开始扫荡,一天雨来趴在炕上念识字课本,忽然听到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来把书塞在怀里往外跑,他刚迈出门槛,却进来一个人.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随后听见鬼子呜哩哇啦地叫。李大叔忙把缸搬开,跑进洞里,小雨来忙把缸搬回原处,雨来刚到堂屋,鬼子硬闯了进来,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敌人抓住。他在敌人严刑拷打下,他坚强不屈把敌人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拉出去枪毙。这时河边响起几声枪响。敌人走后,乡亲们来到河边寻找雨来,雨来的朋友铁头等几人都哭了,老人们都说:“有志不在年高。”铁头说,我们沿着河沿往下找雨来的尸体吧!就在这时突然水面上露出了一个小脑袋,向岸上说道:“鬼子走了吗?”大家高

 兴的叫起来“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小英雄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从河底游到远处。

 刘胡兰

  1946年秋,国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石佩怀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道:“一个样”。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游击队员活捉敌人翻译官

 1943年春夏相交的一天下午,鬼子的翻译官潘××身穿鬼子军装,头戴鬼子牛皮帽,脚下一双黑色牛皮大马靴,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到麻峪村,到保公所找到保长王××,带他到一家吸鸦片的人家吸足鸦片后,又骑车回保公所。游击队安排的老乡发现了潘××的行踪,立刻报游击队的炼星海同志。

 当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日本翻译官骑车走出东街要过大影壁时,被藏在影壁后的游击队员用河流石打了来,潘××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游击队员抓住,并夺下了他的手枪,带回了“安全户”,换了农民的衣服押送到河西去了。第二天,日本鬼子来麻峪村,把人们都集中到西街一个

 叫“西口儿”的地方,临时找来北街杨某人的姑爷当翻译,说明翻译官失踪之事,让大家举报,众人全说不认识那个翻译官,也不知道他来之事,敌伪保长说他在下午太阳下山时已经回去了。敌人无法只得作罢。

 小英雄——王朴生

 王朴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一次,村里的乡亲们被日寇赶到村子,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王朴怎么也不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威胁王朴.朴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红星闪闪

  1931 年,红军解放了柳溪乡。潘东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而潘东子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叫作仇与爱。1934 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撤退,临别时,父亲留下冬子一颗红五星。柳溪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亲为掩护乡亲,被捕后从容就义。在党和前辈们的照顾下,冬子迅速成长起来。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断敌人退路,迫使“靖卫团”向游击队投降。在游击队筹盐活动中,他机智地躲过敌人搜查。在搞情报时,他沉着地应付恶霸地主胡汉三的多次试探与盘问,最后勇敢地砍死了胡汉三。1938 年,红军游击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冬子的父亲前来迎接。冬子终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他带上了那颗心爱的红五星,光荣地加入到红军的行列中来。

 《李大钊的故事》

 李大钊的故事(一):

  专心学习

  李大钊在少年求学期间,就养成了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他家里有一只花猫,天真活泼,很惹人喜爱,他在空闲时常常逗它玩。但是当李大钊做作业时,任凭小花猫在他身边喵、喵、喵直叫,甚至有时还伸出小爪子抓他,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做他的作业。之后时间一长,小猫也习惯了,只要看到李大钊俯下身子看书或做作业,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打扰他。还有一次,李大钊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时,突然从窗外飞来两只麻雀,唧喳、唧喳地叫着,在窗台上打起架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不时在窗台上打起滚。此时,如果李大钊急忙伸手去抓,便可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逮住。但是他动也不动,就像根本没看见似的,始终埋头写自己的作业。由于刻苦学习,李大钊 15 岁时就中了秀才。18 岁时又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 年冬,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1916 年回国后,用心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的故事(二):

  四岁认字

  李大钊出生前 7 个月,父亲李任荣就病逝。出生后 16 个月,母亲周氏因感伤过度也相继去世,襁褓中的李大钊只能由年近七旬的大祖父李茹珍悉心抚养。李大钊 4 岁时,李茹珍就教他背诗、认字。他用硬纸做成二寸见方的认字卡,让李大钊在玩耍中,学得语言和文字知识。开始,每一天有计划地让李大钊认一两个字,再到五六个字,之后发展到一二十个字。由于严格的家教和早期的智力开发,李大钊到了五六岁时,就能熟读和背诵私塾里的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了。6 岁就能在门口的老母庙前读布告,被村里人喻为神童。(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是否也应有计划?)

  李大钊的故事(三):

  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在李大钊故居,悬挂着他亲手书写的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这副对联最早出自明代杨继盛之手。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而惨遭杀害。临刑前,他慷慨地写下这副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请大家注意,杨继盛当初的原作,是辣手着文章。1916 年 9 月的一天,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

 联。他想起了这副楹联,于是奋笔疾书: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只是在这副对联中,李大钊地将辣字改成妙字。一字之差,李大钊为人谨慎和为文严谨的特点,就都表现了出来。

  我十分喜欢李大钊的一句名言:人生最搞笑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李大钊虽然被反动派杀害了,但他的故事、他的精神、他的业绩,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李大钊的故事(四):

  李大钊从容就义

  1926 年 3 月,日本帝国主义侵犯天津大沽口,国民党被迫还击,击中了日本军舰。日本政府不但不对侵略行为认罪,还公然要求中国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腐败的段祺瑞军阀政府竟然全部理解了日本政府的无理要求。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领导下,北京五千名群众在天安门召开了抗议大会。会后,李大钊亲自举着一面红旗,走在队伍中间,到铁狮子胡同军阀政府门前示威。游行队伍来到军阀政府门口,段祺瑞反动政府开枪扫射示威群众。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史家胡同小学学生周正铭等四十六人惨遭杀害。应对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李大钊为了使革命群众减少损失,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指挥示威群众疏散。当他看到几个受了重伤的青年倒在地上时,便一个个地把他们搀扶起来,织力量把他们背走。直到绝大部分群众脱离险境,李大钊才随着群众朝胡同东李大钊口走去。兵警见到他,用枪口对着他的胸膛,厉声喝道:

  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做买卖的。李大钊从容不迫地回答。

  当时李大钊穿着长袍马褂,微胖的脸庞留着八字胡,并戴着一副眼镜,很像个商人的样貌。兵警信以为真,便用力搡了一下他的肩膀说:做买卖到这儿来,找死呀!还不快走!

  李大钊机智地透过了敌人的检查。

  当天夜里,李大钊召集了北京党组织的紧急会议,研究部署了新的战斗计划。

  1927 年 4 月 6 日,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逮捕了,关在京师警察厅拘留所里。敌人对他软硬兼施,妄图逼他供出党的机密。李大钊坚贞不屈,不仅仅没有透露一点党的机密,他的供词却成了一篇宣传马克思主义必胜的宣言书。敌人对他施用了种种酷刑,并用竹签扎他的十指。十指连心啊,剧烈的疼痛折磨着他,手指骨都碎

 裂了。酷刑折磨得他死去活来,敌人却没有得到一点东西,只得把他押回牢房。

  在拘留所里,李大钊不放过一切斗争机会,他领导被捕的难友进行狱中斗争;他向监狱的看守进行革命宣传。一个看守同情革命,李大钊争取了他,让他帮忙传送消息。一天傍晚,这个看守悄悄地塞给李木钊一封信。他打开一看,是党组织写来的。信里说,北方铁路工人明白他被捕后受了毒刑,义愤填膺,强烈...

篇四:儿童讲党史故事

生讲 党史故事 《 南昌起义 》

 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 1927年 8 月 1 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 年 7 月 11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6 月 30 日的建议,决定 8月 1 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 月 1 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1927 年 4 月和 7 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

 国人民从 1924 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 1927 年 7 月 12 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八一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起义”。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 11 军第 24、第 10 师,第 20 军全部,第 4军第 25 师第 73、第 75 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 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 2 万余人。从 7 月 25 日起,第 11、第 20 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 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 3 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 9 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 6 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 3、第 6、第 9 军各一部共 3000 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 8 月 1 日举行起义。

篇五:儿童讲党史故事

军史感人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简短 党史军史感人小故事一 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 年 10 月 25 日(农历 9 月 16 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非常生气和惊恐。

 又看见王二小正准备逃走,就在王二小快要安全的一刹那,鬼子用枪打中了他,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

 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扑向流着鲜血的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

 党史军史感人小故事二 詹天佑 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爱国小故事。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 500 万元、4 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 900 万元、需时 7 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党史军史感人小故事三 张自忠 1940 年 5 月, 军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军在湖北襄樊一带抗战。大洪山一战,他们消灭了 1000 多名日寇。日军疯狂报复,派重兵包围过来。

 张自忠和士兵们坚决抵抗,他手举步枪高喊:“弟兄们,一定把敌人消灭!”一天过去了,阵地还在,他们却一天没吃东西。第二天,敌人用飞机大炮轰炸。

 张自忠几次率军反击,没有成功。部下劝他突围,他说:“我要撤了,这一带就保不住了。我要用身体来保卫湖北西部河山!”后来他们被困在杏儿山上,无法冲出去。

 张自忠左肩受了伤,他说:“我是不打败仗的,败只有死,我不能对不起部下。只有誓死不退,才能抗敌保国。” 日军冲了上来,张自忠身中数弹,仍然立在山头,坚持抵抗。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血喷不止。他倒在地上对副官说:“我这样死得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心里平安。” 说完,他又顽强地站起来,向敌人扑过去,敌人的子弹又射中他的腹部和头部。张自忠为国尽忠了,他是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军人中职务最高的一个。

 党史军史感人小故事四 杨靖宇 杨靖宇 21 岁参加革命,1940 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 35 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

 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党史军史感人小故事五 董存瑞 1948 年 5 月 25 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 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 4 座炮楼、5 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 19 岁。

 党史军史感人小故事六 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 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

 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 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 ,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

 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 40 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 600 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

 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

篇六:儿童讲党史故事

党史天天学 红色精神记心间

 前 言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党史小故事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良的作风,体现了他们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甚至生命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他们始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家国大义,体现了他们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情怀。党史是丰富的营养剂,只有学习党史、悟透党史,我们党的大树在新时代才能更加枝繁叶茂,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加辉煌。

 目 录CONTENT1、李先念借马帮助老百姓娶老婆2、要像“苦瓜”一样做人3、开国上将陈再道“被改姓”不改回4、何耀榜司令为战斗拒绝高位截肢保守治疗5、王新亭将军的家规6、不为一台照相机搞特殊7、刘华清力劝弟弟在家种田8、叶挺将军宁肯饿肚子也不吃嗟来之食9、不做“红墙里的贵族10、王必成将军下部队的“罢宴风波”

 目 录CONTENT11、刘华清上将为何两次“走后门”12、宛希先坚决跟着毛委员干革命13、官兵要有盐同咸14、李先念下连队检查工作自称是通讯员15、5位战士渡乌江16、6只木船过金沙17、在休整中扩军18、坐筐过绳桥会师19、红军女战士“接受检查”20王宏坤将军觉得自己不行

 目 录CONTENT20、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公开出版的政治机关报21、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史22、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23、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24、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校25、王宏坤将军觉得自己不行

 党史小故事李先念借马帮助老百姓娶老婆

 党史小故事要像“苦瓜”一样做人

 党史小故事开国上将陈再道“被改姓”不改回

 党史小故事何耀榜司令为战斗拒绝高位截肢保守治疗

 党史小故事王新亭将军的家规

 党史小故事不为一台照相机搞特殊

 党史小故事刘华清力劝弟弟在家种田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叶挺将军宁肯饿肚子也不吃嗟来之食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不做“红墙里的贵族”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王必成将军下部队的“罢宴风波”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刘华清上将为何两次“走后门”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宛希先坚决跟着毛委员干革命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官兵要有盐同咸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李先念下连队检查工作自称是通讯员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5位战士渡乌江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6只木船过金沙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在休整中扩军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坐筐过绳桥会师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红军女战士“接受检查”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王宏坤将军觉得自己不行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公开出版的政治机关报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史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党史小故事

 百年党史天天学 红色精神记心间

篇七:儿童讲党史故事

小故事简短【9 9 篇】

 Word 文档可编辑

 党史小故事简短【9 9 篇】

  对党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洁概括,就是中国共产党自 1921年 7 月 23 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历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小故事简短的文章 9 篇 ,欢迎品鉴!

 第 1 篇: 党史小故事简短

  我向大家介绍了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同志、龚全珍、女性、汉族、1923 年 12 月诞生、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西北高校教化系毕业。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江西省萍乡市南陂小学原校长。

  1957 年 8 月,龚全珍和甘祖昌一起回到江西省莲花县务农,从事乡村老师的工作。退休后,扶贫补助学,开设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大众。纪实作品《我和妻子甘祖昌》。******相继两次亲切地见到龚全珍,亲切地称她为老阿姨。2013 年 9 月,龚全珍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014 年 2 月,荣获感动中国 2013 年度十大人物。同年 10 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6 年,龚全珍被评为江西省第一个感动江西十大教化年度人物。12 月,龚全珍家庭被评为第一个全国文明家庭。2017 年 11 月,龚全珍获得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工作者奖。2019 年 7 月 26 日,龚全珍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2019 年 9 月 25 日,被授予最漂亮的奋斗者荣誉称号。

  (2013 年 9 月 26 日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

  她是老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太太。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主见回农村当农夫,龚全珍同志也和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农村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的同志始终保持着艰苦的奋斗精神,当选了全国的道德模范,出席了我们今日的会议,我很兴奋。我向龚全珍同志致敬。我们必需继承艰苦奋斗精神的一代。

 第 2 篇: 党史小故事简短

  1921 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这也标记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虽然期间共产党遭受过许多困难,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可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打响了共产党武装反对国民党的第一枪。然后经过我党不断的探究最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路途、由此我党便不断的发展壮大给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美妙的今日。

 第 3 篇: 党史小故事简短

  背景故事链接:

  1957 年 8 月,被授予少将军衔不到两年,甘祖昌自愿辞去**军区物流部长职务,带着妻子龚全珍回到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乡沿背村务农。缘由很简洁:为了带领村民们建设家乡,让平民过上富有华蜜的生活。妻子龚全珍也全力协作丈夫,去当地学校当老师,把自己的工资大部分花在支持农村建设上。1986 年,甘祖昌因病去世,他留给妻

 子和孩子的唯一遗产是铁箱,里面用红布包着三张闪闪发光的勋章,那是 1955 年他获得的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第 4 篇: 党史小故事简短

  毛泽东一生酷爱山水,工作之余,登山是他的一大爱好。拐杖,成为他晚年登山必不行少的用品。他对拐杖没有什么讲究,不管木制的还是竹制的,只要合用就行。在众多拐杖中,他特殊喜爱一根竹拐杖,这根拐杖来自杭州丁家山。

  毛泽东喜爱杭州,称杭州为其次家乡,生前先后 40 多次来杭州。20 世纪 60 年头初,有一次毛泽东登丁家山,上山前,随行人员没有带拐杖,就到旁边农家砍了一根竹子,简洁处理了一下,当作拐杖,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散发着清爽竹香的拐杖上山。途中,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突然停住了,慎重地问工作人员:这根竹子有没有付钱?工作人员回答说:老乡原来不收钱,但我们还是付了。毛泽东很兴奋,赞扬工作人员做得对。毛泽东对这根拐杖宠爱有加,上山后叮嘱工作人员不要丢掉,要带回北京去。

  后来,无论是在中南海漫步,还是外出视察,毛泽东始终运用这根未经雕琢的拐杖。作为国家领导人,也曾有人给毛泽东送精致的拐杖,但是他却从不留用。对于从野外带回来的这根竹拐杖,他却敝帚自珍,视为珍宝。

  有一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考察,随身带着的就是在杭州丁家山上用过的竹拐杖。其间,越南**胡志明来中国访问,到长沙拜见毛

 泽东。毛泽东与胡志明交情很深,两人相见甚欢。有一天漫步时,胡志明突然向毛泽东提出交换拐杖,以资纪念。毛泽东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精致的拐杖,扬起自己手中的竹拐杖,风趣地说:就这根打狗棍跟你换?换不得,你的太美丽了。胡志明拗不过毛泽东,只好带着缺憾回去了。

  生活作风绝不仅仅是一己的好恶问题,还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精神品行的详细反映。生活俭朴是毛泽东的一贯本色,他不太注意物质享受,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拒奢侈崇俭朴。他的拐杖就是最好的说明。

  毛泽东喜爱拐杖,宁可拄杖徒步,也不愿坐担架,更不愿坐轿子。

  1947 年 3 月,胡宗南重兵进逼延安,毛泽东率中心机关部分人员离开延安转战陕北。其时,他肺炎初愈,身体虚弱。卫士们考虑到他行军困难,为他打算了一副担架,可他坚决不坐,非与大家一起徒步行军。毛泽东不坐担架,这让大家很伤脑筋。警卫员孙振国找了根柳木棍,送给毛泽东说:您就用这根柳木棍做拐杖吧,这样走起路来或许会省力一些。毛泽东拄着木棍,试走了几步,很是满足。此后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木棍转战陕北。

  晚年,毛泽东的登山爱好没有变更,但他有一个原则即上山不坐轿。有一次,毛泽东邀张治中同乘专列外出考察。火车到了安徽,张治中建议毛泽东上黄山看一看,毛泽东心有所动,但是,当他得知不能开车上山,只能坐轿登山时,就毅然放弃了,那我就不去了,我不坐轿。

  许多人对毛泽东不坐担架、不坐轿子感到不解,对此,他曾对身

 边工作人员说明说:坐轿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我毛泽东不能坐!

  作为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他比谁都更有权力和条件要求好的物质享受,可他从来不搞特别化。宁愿拄杖徒步,也不坐轿子,正是他公仆本色的体现。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勤务员,当**也不能比别人特别,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毛**之所以被人民爱戴和怀念,缘由也在于此。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今日,如何使广阔党员谨守朴实的生活作风,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牢记人民公仆的本色,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系到党的建设的重大命题。对此,或许可以从毛泽东的拐杖中得到一些启示吧! 第 5 篇: 党史小故事简短

  1、1949 年 10 月 1 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伴下,来到**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突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觉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忽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拦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惊诧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生气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胆怯 ,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情鼓掌。

  2、1980 年 1 月,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为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张才千,欢迎调来总参工作的张震,在京西宾馆请他们吃饭共花去 400元。事后有人举报他们公款吃喝,当时任中心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的黄克诚知道后,并没有因为杨勇、张震是老部下且事情不大而放宽要求。他肃穆指责了这一做法,指示:要查,不管涉及天王老子都要查,不仅要查,还要处理,谁出办法谁出钱。在旁人看来,黄克诚这种做法是撕破脸皮,不顾杨勇、张震和他当年共同浴血奋战结下的深厚战斗情意,其实不然。听说黄克诚要查这件事,杨勇当时认为这是在小题大做,心生不快。但当黄克诚给杨勇打电话说: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杨勇放下电话,立马就赶到黄克诚那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不用查了,是我的办法,随后杨勇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400 元补上饭钱。并作了检讨,了结了此事。

  3、1952 年 11 月的一天,江苏省吴江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明突然接到一封北京来信。信中写道:县长同志,中财委陈主任的姐姐陈星据说县政府对她很照看,感谢你们请你们查一下,每月接济陈星多少钱(或多少米),已经接济了多少次。陈主任讲,现在补贴增加了,干部家属不必再要公家接济。请你们于 12 月份起,即停发陈星的接济费用,不必客气。以后由陈主任自行帮助解决。盼你们即(及)早复一回信,至盼!信末署名为中财委办公室,时间是 1952 年 10 月 27 日。信

 中所说的陈主任,就是时任中共中心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心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主任的陈云。接到来信,杨明感到特别突然,他清晰当时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状况。而陈云一家七口,须要接济的亲戚又多,是当时中南海出名的困难户,其自行帮助解决,实在有点难。因此,杨明并没有照来信说的去刚好办理。不料,一个月后,北京的其次封信又来了。信上说:吴江县长同志,我们于上月 27 日寄去一信,请于 12 月份起停发陈主任之姐在你县所领的家属优待费,但至今尚未接到回信。因陈主任现在供应较前提高,所以提出应自己补助其姐。但原委过去由县政府补助多少,请即告知。并请即告处理状况,为盼!这次的署名是中财委秘书室,时间是 11 月 28 日。这两封信,虽然不是陈云亲笔所写,但很明显,表达的都是陈云本人的意思。原来,陈云自小家境贫寒,且两岁丧父,四岁丧母,尽管生活上有外婆和舅舅一家照看,但年幼的陈云始终由姐姐陈星照看。因此,陈云始终把照看好姐姐的事放在心上。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考虑到陈星当时年过半百、独自一人生活、又没有收入来源,陈云便托当时的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给陈星捎过一些钱接济她的生活。1950 年 4 月,又将陈星接到北京想更好地照看她,因陈星不习惯,在北京只住了 6 个月就回到了吴江。陈星重新回到吴江后,当地政府依据状况对陈星发放了肯定的家属优待费。

  4、1959 年,王树声在军事科学院上班时,他每天拿着饭盒到公共食堂排队买饭。接待外宾和出国访问时,外宾送他一些大小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国库。一次,新来的勤务员几次将小礼品拿到车上说:

 王部长,人家说了,这礼品是送给首长您个人的。王树声却肃穆地说:我这个国防部副部长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外宾打交道的,礼品怎么会是赠送我个人的呢?公私分明,是我们革命战士的一个至少准则,今后务必牢记啊。

  5、60 年头初,总军械部建制撤销,王树声的住房成了其他单位的属地,有关部门为了便利他的工作和生活,确定另选地点为他建立新居。他们先是为他选择了一处某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这里环境相当幽静,王树声看后感到也满足。但当他了解状况后摇起了头,连说:不妥,不妥,这有违我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几年以后,他们又在东城为他找到了一个旧院落,独门大院,相当志向,但当王树声得知这里原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机关,只因工作人员都被红卫兵赶跑了而空着时,又摇起了头:这是违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最终,他们又在五渊潭旁边为他选择了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宅基地,王树声先很满足,可当他留意到为自己建房要迁走几户老百姓的民房,还是摇起了头: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不要因为我建房而把老百姓赶走了就这样,王树声大将在他进京时修建的那座平房里,一住就是 18 年,直到他长辞人世。

  6、1935 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察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觉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马上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指责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

 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害怕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动身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旧是激烈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7、一生清廉的粟裕也曾走了一次后门。大儿子粟戎生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从一名一般士兵干起,在祖国的南陲驻扎了 4年。当这支部队调回内地的时候,恰逢中苏边疆形势惊慌,珍宝岛燃起战火,粟裕托关系走后门把粟戎生送到前线。次子粟寒生入伍后,始终在条件艰苦的海军舰艇上工作,因长期海上作业,寒生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

  8、1944 年秋,马口维持会会长梁某自当上会长后,勾结日寇,助敌作恶,拒交抗日税费,傅玉和奉命带领十余名队员化妆为马帮,通过了日军两道岗哨,进入马口镇内,把梁某抓了起来。傅玉和并没有枪毙这个汉奸,而是向他宣扬新四军政策,望其按规定上缴税款,随后将其释放。三日后,梁某尽然照实向新四军缴纳税款。此后,梁某还主动帮助新四军购买药材等军需物资。还有一次,傅玉和带队前往商户家征收税款时,却被告知已经收过了,并有字据为证。抗日税

 款竟然有人敢冒领,傅玉和当即下令,严查此事。事情很快查个水落石出,原来是傅玉和的堂弟带人来收税款,立了假冒的字...

推荐访问:儿童讲党史故事 党史 儿童 故事